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伟  戚伟 《求实》2017,(12):22-35
政治伦理思想是习近平政治思想中最富有特色、最有创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为:政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政治制度以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诉求;政治组织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伦理原则;政治主体以廉洁自律为伦理底线。习近平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志和政治愿望,内涵深刻、内容博大,体现了继承性与超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伦理观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我们贯彻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2.
战略思想或战略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张力的重要环节,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域看战略思想,我们可以更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时革命或建设问题的认识与理论创新成果看,既是锁定在战略层次与视域,也是特殊时代问题的哲学形态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在战略思想层次与平台上更是彰显着经济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梳理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系统地认识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发展逻辑以及自身脉络,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从伦理政治转换为专制主义有三种逻辑,孔子遵礼而肯认礼所体现的专制王权;孟子思想中潜含对专制王权的否定,但孟子将君主作为既成事实完成了统治价值向不忍人之政的转换;荀子从人性恶出发,逻辑完整地得出专制主义,成为后世专制王权的最好粉饰。不过,若将荀子思想中残存的理想主义拉回其思想的逻辑起点,或许可以迈向宪政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革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兴良 《求实》2004,1(5):24-27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 ,而不首先是“本体论”上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也不是“主客统一的生存论哲学” ,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改变世界”的革命哲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革命哲学 ,必须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为坐标 ,把它看成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 ,任何把马克思哲学纳入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路或概念系统的尝试 ,都可能离开了马克思 ,而不是“回到”或“走近”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治哲学又在我国重新兴起,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十多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政治哲学一般理论包括政治哲学的学科性质、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作用、功能及其主要讨论的具体理论问题做一简单的述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邓小平和江泽民政治伦理原则、政治伦理功能和政治伦理价值异同的比较研究,揭示了邓小平和江泽民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和深刻的理论内涵,使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傅小英 《湘潮》2013,(5):11+17
马克思在早年工作期间,曾"遇到了不得不对现实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了新的理论探索,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由于这时他还没有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其市民社会理论带有浓厚的政治哲学色彩,但其中体现出来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以及孕育人类解放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永光 《新视野》2015,(3):23-28
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哲学,也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是革命哲学与建设哲学的统一。随着无产阶级实践主题由革命转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实现由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展开,人们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但仅仅是"形式上无系统"的建设哲学。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然后再由实质上的系统上升为形式上的系统,形成由范畴、命题和原理所构成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政治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和阐释了政治哲学核心价值的内涵,澄清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认识失误,并就如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1.
政治哲学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哲学的内涵与定位问题一直是政治哲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这一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的流变。本文在综合各家之言并进行独立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了政治哲学作为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交叉综合性的应用哲学 ,既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同时也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姚士伟 《世纪桥》2010,(7):68-69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关注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领域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如新型国家、社会和个人良性关系的构建,公共治理、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以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的根本理论特征和品格。  相似文献   

13.
罗伯中  刘放桐 《探索》2006,1(2):174-178
国内学界通常错误地认为马克思早年先后经历了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三个阶段;他早年的政治哲学立场是卢梭式的民主主义立场;其哲学基础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主义命题。通过对马克思早年所有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真正民主制国家”意义上的政治批判才是马克思早年的理论活动的中心;而马克思的立场与卢梭等等近代哲学家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虽然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但在官僚制国家与真正民主制国家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4.
姜涌 《理论学刊》2013,(3):72-77
政治哲学在今天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门课题,规范性的政治哲学成了评价现实内外政治、批判地思考社会体制构建、设计未来政治走向的一面思想旗帜。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也引进了政治哲学的方法论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是讨论人的劳动的权利、劳动的自由、劳动的平等、劳动的分配正义等问题的形而上学基础。马克思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批判资本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联合体",它是建构在劳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5.
晏扩明 《新视野》2023,(2):35-42
从政治哲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三个理论渊源:一是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二是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在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中,城邦共同体的理性建构与个人对城邦的感性叛逃构成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中,契约共同体的理性缔结与“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感性挑战构成了处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两个派别;到了德国古典哲学这里,如何以理性或者感性的理论视域来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仍旧成为理解共同体问题的关键锁匙。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在辩证看待上述三种政治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既是对城邦共同体思想的反思,也是对契约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更是对伦理共同体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主题是:关于人类美好政治生活的哲学思考。围绕这一思想主题,古典政治哲人在理想与现实、哲学与政治之间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将两种层次的理想社会模式呈现于他们的政治哲学设计当中:最美好的政治生活,现实性的美好政治生活。认为古典政治哲学倡导与追求的是现实性的美好政治生活,而对于最美好的政治生活只将其定位于为人类政治生活的提供精神支撑,并不考虑其如何实现的问题。与现代政治哲学相比,这种建立在理想与现实、哲学与政治的张力性关系之上的古典政治哲学表现出了实践性、现实性、政治性与形而上学性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7.
王仕国 《求实》2012,(12):36-40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超越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着自己鲜明的理论特征和价值立场。马克思在政治伦理的方法论上实现了三大变革:从思辨理性史观转向唯物史论、从注重理论批判转向注重实践批判及从片面性转向总体性,从而开辟了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马俊峰 《唯实》2010,(8):64-70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也势在必行。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散见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还处在构建之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现成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对“是否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表示质疑。解决此问题,需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是否有一个政治哲学分支”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是乘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反映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与归宿,深入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政治哲学内涵,阐释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主体、共享的内容及其基本原则,将有助于推动探索建立一条内含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道路,发挥马克思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制度框架中的指导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鲜明表达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把握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宏大目标和曲折道路的矛盾关系,勇于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党要肩负新使命、解决新矛盾、破解新难题、化解新风险、迎接新挑战,迫切需要以自我革命精神开启以爬坡过坎闯关为本质特征的新的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