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8,(6):F0002-F0002,I0001,I0002,I0004,F0003,F0004
2007年,赣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运行好中求快。全年全县生产总值4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幅创历史新高。财政总收入4.36亿元,增长30.1%;财政收入总量跃居全省第21位,比上年前移7位。  相似文献   

2.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达到6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财  相似文献   

3.
李润林 《前进》2008,(3):23-25
近年来,柳林县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99年顺利摘掉了国家级贫刚县和财政补贴县的帽子。“十五”期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比“九五”期末翻了两番多,财政总收入比“九五”期末增长5.96倍。按照全省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评价,2006年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十二位。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4.18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6亿元。柳林县在吕梁山上率先进入全国中部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义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武义几届党委、政府的不懈探索和艰苦努力,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的排名从2000年的第407位上升到了2005年的第185位,整整前移了222位。至今年6月份,武义县人均GDP、人均财政总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连续3年列全省26个欠发达县市首位。武义的跨越式发展引起了多方关注,被誉为“武义现象”。  相似文献   

5.
郭强  陈毓珊 《半月谈》2021,(1):69-71
2020年12月16日,第二十届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前100名榜单发布,江西南昌县位列第21名,比上年排名再前移4位。自2008年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县”以来,南昌县在百强县排名中已连续12年进位,赶超速度引人注目。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地处中部内陆的南昌县持续向创新、改革、开放要动力,锻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6.
榜单     
《创造》2014,(6):8-8
全球竞争力排行出炉中国降至第23位被日本反超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5月22日公布了世界60个主要国家及地区2014年竞争力排行榜,结果显示,日本较去年上升3个位次,排在第21位。而中国则下降2个位次,排名23位。  相似文献   

7.
洛江区是1997年成立的新建区,当时全区财政总收入不到3000万元,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在倒数第2位,经济总量不及一个中等发达乡镇:面对新区发展的困难和挑战,区委、区政府以“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洛江精神凝聚全区力量,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实现了新区的跨越发展。到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都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实现四年翻两番,突破亿元大关,在全省县市区中的排名向前跃升了19个位次。  相似文献   

8.
报告     
《创造》2012,(9):7-7
全球竞争力最新排名出炉 9月5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连续四年拔得头筹,新加坡位居第二。香港特区排名第9位,日本排名第10位,仍属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列。中国的排名在经过数年稳定上升后,今年下降了三个位次,排在第29位,但在“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中,中国的表现仍最为出色。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南城县按照“主攻两区,推进三大建设.三年实现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在全省排名前移10位”的赶超发展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以及着力打造赣东南次中心城市和山水生态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不断增强“四力”。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08,(24):20-3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好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地反映全省科学发展进程和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工作业绩,在全省上下形成保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结合两年来的考评工作实践.经2008年省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定同意,对《“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方案(试行)》(晋政发[2007]35号)进行修订、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梁伟 《群众》2009,(9):35-36
近年来,我们丰县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全县组织工作“为民、求实、让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大力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能力,创新工作。组织工作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有了新的突破,在2008年度全县“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县委组织部排名第二,分别比2006年和2007年上升3个和2个位次。在今年年初开展的“千人问卷调查”活动中,群众满意度达94.6%。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10,(12):F0002-F0002,F0004
近年来,古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03年至2007年.在全市综合考评中史无前例地夺得“五连冠”。2007年综合考评跻身全省第12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2008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5.25万元.位居全省第4位1人均财政收入达1.08万元。位居全省第2位。  相似文献   

13.
《江西政报》2008,(2):26-2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各地培植财源和壮大财政的积极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进工作,省政府决定,对2007年财政总收入或地方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的分宜县等30个县(市、区)、对2007年财政总收入迈人亿元行列的乐安县等5个县(区)予以表彰奖励,并给予每个受表彰的县(市、区)一次性奖励30万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邹平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财政总收入30.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9.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6.4亿元、增加值211亿元、利税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39%和46.6%;三次产业比调整到5.5∶79.2∶15.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100强排名分别居第84位、第55位、第19位和第6位。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和30个经济强县中排名分别列第8位和第6…  相似文献   

15.
《山西政报》2010,(23):47-47
襄垣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4.66亿元,同比增长8.1%;财政总收入完成26.63亿元,同比增长26.76%: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在全省县级中排名第三,发展水平排名第五。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绿色名县”、“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政工师指南》2008,(1):27-27
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发表的(2007--2008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从2006年的第六位提升到第一位,成为世界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中国的排名由2006年的第54位上升至34位,在“金砖四国”中处于领先位置(印度排名第48位,俄罗斯排名第58位,巴西排名第72位)。这一排名比去年上升了整整20位。该报告同时指出中国三个明显需要注意的弱点,  相似文献   

17.
李亚隆 《政策》2010,(2):31-33
作为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宜都市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并不优越。2000年,该市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处于27位;200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十强: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2003--2009年,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区)”。一个山区县市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何以能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最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来到宜都进行深入调研,探寻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寻乌县按照省第十二次、市第三次党代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三产活县、聚资富县、环境立县、科教兴县”目标,致力推进“十大建设”,加快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在发展中构建和谐新寻乌。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一年成绩回顾●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14338.5亿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357.1亿元,增长15.2%。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2013年,江西省GDP总量的增速居全国第13位,较上年前移了6位,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二。洪礼和代表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江西的发展尚能取得如此成就,全省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放缓,但内生活力动力却在增强,这对江西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森 《协商论坛》2006,(11):54-54
近年来,长垣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中部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树正气,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速度、上项目、促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民营立县”不动摇,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目前,全县民营企业达到3836家,民营经济贡献率在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建投资中,分别达到75%、68%、85%和84%。2005年,长垣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名第33位,较1990年前移了59个位次。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务经济长垣地处黄河滩区,基础差,底子薄,自然灾害频繁。要摆脱贫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