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乘车记     
每天上班,有两个线路的公交车可直达单位:13路车和78258路车。13路车的终点站就在我的住所附近,一上车就有座,能免去挤车之苦,似乎乘坐13路车是我的首选,可是,恰恰相反,我很少坐这车,无奈,实在是因为它的车速!上班族都知道,早晨的时间用“寸时寸金”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可是“东风不与周郎便”,13路车像一个年久失修、忍辱负重的牛车,委屈上路消极殆工,永远是慢吞吞的举步维艰,似乎时刻在进行着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走,还是停,这是个问题”。车速慢也就罢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每个路口的红灯,这辆“牛车”恰好都能赶上,仿佛它之所以悠哉游…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朋友1999年去了美国,虽然我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有我喜欢的梁实秋的一句话“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但如果你回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会去接你”,我仍然忍不住去送她。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算起来相识了有20年了。她走了以后,这个城市会平白地空旷许多。她的妈妈还是忍不住眼泪,母女俩终于在上火车之前抱头痛哭,我们都笑笑地劝,又不是不回来了。朋友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们离开火车站时,她妈妈嘴里还在向我唠叨,去的这么远,轻易是回不来了。我笑着安慰她,你想她了就我叫她回来好了。心里想着要常去探望她,可是敷衍着琐碎…  相似文献   

3.
失踪的朋友     
我不怎么喜欢交际,朋友数量自然不是很多,于是格外珍视朋友(包括同学)之间的情谊。我常常叮嘱自己: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丢掉了朋友。茫茫尘世,有缘与人相契相阔成为朋友(同学),实在是一件值得祝福的事。朋友在我的生命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烦躁的时候,打个电话给朋友,一起喝喝茶、散散步、聊聊天,心情立即静如池水;高兴了,随意走进就近的朋友家,坐一坐他的书房,“视察”一下他最近做的工作,扯一些无边无际的废话、空话,便觉得幸福已被人分享……当然,偶尔有事,也会请朋友帮忙,不过,这样的时候是极少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一直坚守一种…  相似文献   

4.
去年八月我去德国参加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会议一完,我和朋友就借着会道儿自费去了荷兰。去荷兰是我在国内就计划好的。因为荷兰那儿有我先生的朋友毕传有接应。我先在德国拨通了毕先生的手机。我告诉他我和朋友一起坐火车去阿姆斯特丹,问他我怎么才能找到他开的那家“海上皇宫”。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热情、自信、中气十足,“出了火车站,向左看,就可以看到‘海上皇宫’,走五分钟,就到了。欢迎你啊,刘太太。”  从阿姆斯特丹火车站出来,已是夜晚。这座国际都市被各色灯光照亮着。猛地进到这样一个我不熟悉的氛围中,我和朋友决定…  相似文献   

5.
华静 《海内与海外》2013,(12):45-47
2004年7月,我去韩国参加一个文化交流活动。飞机在仁川落地,住了一晚就赶赴首尔。赶路的途中,我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出国”了。因为沿途中除了那些每隔一段就能看到的教堂外,我丝毫不敢确定我是走在国外的土地上了。  相似文献   

6.
朋友的母亲突患脑溢血去世了,他的生活马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先,他每天可以睡到8点,但现在必须6点起来,叫醒上学的孩子,给他穿好衣服,烧好早饭,在7点半之前送到学校。晚上,他5点半下班,他让孩子先在学校做作业,然后等他去接。每次去,孩子常常委屈地掉泪。于是,他买了一辆摩托车,不再乘坐公交车,可以节约半个小时的路程。第三天,驾驶摩托车,就撞了一个人,幸亏那人没大伤,赔了医药费。但那人表示“这事没完”。朋友对我诉苦:家中一个人都不能少。知道朋友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甚好,朋友总是责怪母亲对他的帮助不大。但现在,等到醒悟过来才发…  相似文献   

7.
缅甸有“四怪”:男子乘车站在外,妇女脸上涂两块,交通警察戴钢盔,人人背个花布袋。 在缅甸,无论是城市的大街上,还是乡镇的公路上,到处可以看到一种怪现象:一辆辆公交车的尾部“吊”着一堆男人,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几人。他们两手拉着车顶上的横木杆,脚踏一块吊在车尾部的木板,雪白的衬衫迎风飘舞。尽管车后“吊”得满满的,司机却照样把车开得飞快。  相似文献   

8.
到大理那天,恰好是平安夜,野夫说大理的平安夜很热闹,类似于西方的狂欢节和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我想象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韩国之游     
现在因公或因私出国都已司空见惯,不像在改革开放前被视为“高不可攀”了。 五月下旬,几位老朋友知道我已退休赋闲在家,就邀我“到韩国玩儿几天吧!”。我原以为不过说说而已。“这么短时间,能办成吗?”因为当时离出境日期只剩三四天时间了。谁知两天后,朋友通知我“后天就走了,准备行囊吧!”  相似文献   

10.
罗西 《新青年》2005,(1):42-43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上海男人,甚至对其攻击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常见一些北方人在小品或者相声里尖刻地夸大所谓上海“小男人”的莫须有的毛病,有些狭隘。我不是上海人,但是我接触过不少上海朋友,如果非得要给他们“一族”分类的话,他们是体面的绅士的时尚的顾家的。有不少洋人讨厌贝克汉姆,特别是一些英国本土记者对他很不感冒,认为他是“黑人偶像”,因为从他身上可以挖掘出许多黑人街头流行文化的元素。其实,在我看来,小贝更像个上海男人,现在比较流行“疑似”一词,所以我给他的称谓是“疑似上海男人”!不知为什么,太多凛然男女不…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位外国朋友曾对我说过:“我去过三十几个国家,去过巴黎、柏林、华盛顿等著名城市,但印象最深、最美丽的城市却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我说:“你能否形容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她稍作沉思后说:“很难形容,大概就是你们中国人所说的世外桃源吧!”文化人对世外桃源总有一种特别向往,我当然也不例外。也许是上帝怜爱濒临“绝种”的“文化人”,竟然让我在两年之后去比利时作文化交流访问。火车到达安特卫普时,我被车站内那种酱红色的氛围和奇特的建筑构思所感染,甚至不想走出火车站。在连续拍了三…  相似文献   

12.
街头无交警 南非的交通设施发达便利,这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南非公路的硬件设施固然很好,但更令人叫绝的是南非的“软件”,即人的交通文明程度。在南非任何一个城市,你都看不到警察在指挥交通和维持秩序,但交通畅达,井然有序。红绿灯就是交警,如果红绿灯出现故障,南非人的“绅士风度”便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十字路口上即使汽车排成长龙,也没有因为抢道而形成的堵车现象。只见四个方向的汽车按顺序驶过马路,这边开过一辆,对面也跟着开过一辆,十分规矩。这里不需交警指挥,全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文明行为。 南非人的道路文明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问陈初:“你的心像切开的蛋糕,一块给学生,一块给足球,一块给社会工作,一块给那些随时准备叫你为他们两肋插刀的朋友,给我的,还剩多少呢?”陈初简洁明了地回答我:“我的心不是蛋糕。”与陈初的恋情,始于大二的秋天,在电影院看《闻香识女人》。他们大队人马,我却形只影单,坐在最后一排。他频频回头,招呼我过去坐,我只是微微一笑。戏过半场,突然觉得有人碰我,我侧头一看,是陈初,他递过一罐饮料,怀里还抱着好几罐,我下意识地接过来,他对我笑一笑,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散场,经过我身边,他停一停:“一起走吧。”我不为…  相似文献   

14.
你快回来     
伍振 《新青年》2002,(12):30-31
遇见她,是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因为同情,想带她回家。她却站在那里不走。可能以为我是骗子,我想。于是我买来了一大堆她喜欢的食物,哄她开心。因为不是SOHO一族,不可能成天陪她在家或是逛街,于是大多时候,她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尽管觉得她太委屈,但是想到寄“我”篱下,心里也平衡许多。开始我很开心,为这位愿意和我同居的漂亮的异性朋友,但,我慢慢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一棵蓖麻     
朋友搬了新家,不知好歹地捧回许多品种不一的绿色植物。看过了名贵的铁树、棕榈、巴西木,她拉我进了阳台,明知我是个五谷不分的家伙,却偏指着陶盆里的植株,不怀好意地考我说:“这个,你认识吗?”那是一株生得十分美丽的蓖麻,植株高大,叶片挺秀,当细细的光线透过蓖麻叶掌间的缝隙筛在地上时,它有着滴水观音一样的美。看朋友瞪大了惊愕的眼睛,这蓖麻也触动了我久已不再翻起的往昔情怀。我轻轻坐下来,给她讲起了丽的故事。丽是我初中的同学,那时她个子与我差不多高,面色微黄,身体瘦削,喜欢把长发梳成两个麻花辫随意地搭在胸前…  相似文献   

16.
细雨 《新青年》2004,(2):40-41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个大二的女生,我看到你们的杂志上有个栏目叫“睡在我上铺的姐妹(有时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就特别羡慕她们,同一个宿舍,处得多好,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发生。我怎么就和宿舍的那些同学处不来呢?你要说我性格孤僻吧,我好像还不是那样的人,因为有不少朋友都说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领教日本人的“死板”是在刚到日本时。去年10月 ,我去所在的市政府办理外国人登录手续。登录时需要两张照片 ,要求规格为纵4.5cm×35cm。我拿出在国内照的护照照片递了过去。职员接过照片 ,毫不犹豫地拿出一把早已准备好的尺子仔细地量了量。然后说“Chodoyiyi相当于中文的‘一点不差’”我一听 ,心想 :“不就是一张照片吗?大点小点有什么关系 ,还用量吗?真死板”。我觉得挺新鲜 ,把这事对朋友说了 ,谁知这位朋友更“惨” ,他的照片正是因为差了一毫米左右 ,而被要求重照 ,白白花掉两千日元。看来 ,我还算幸运…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2003,(5)
细雨姐:我有一个怕人知道的秘密,正处在花季雨季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听听你的看法。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喝了一些酒,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后来,由于大家都没有尽兴,我们就又去一个朋友家接着玩。在那个朋友家,一个一直表示喜欢我的男孩对我说,他有点事要和我单独谈谈,把我叫到了一个房间里。因为我们平时的关系就很不错,我也以为他真的有事要对我说,于是我跟他进了房间。当时别的朋友都在客厅,而他进屋之后一把就抱住我,说爱我,而且还强吻了我。当时的我因为喝的酒太多,没有太大的力气挣扎,而他也因为外面有很…  相似文献   

19.
中秋月圆,遥望南天。我和几位旅澳华侨在墨尔本的一次聚会虽然过去几个月了,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交友之情,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他们每一位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如在目前。   我到悉尼的当天晚上,维多利亚州侨联副主席郑嘉乐先生由旅澳华侨黄先生陪同到宾馆来看我。我同郑先生本不熟悉,只是因为出版他的传记,通过一两次信。我对年高德劭的郑先生的来访十分感动。他说:“您是贵客,我们要在悉尼的唐人街举行华侨聚餐会,欢迎你和夫人的到来,一表我们华侨朋友的心意。”我当即婉谢,一是我在悉尼时间安排太紧,二是“无…  相似文献   

20.
早听说去青海的最佳季节是七八月,那时草青叶绿鸟语花香气候宜人,偏偏我们这个摄制组起程却在天寒地冻的季节。好客的青海朋友毫不掩饰他们的惊讶,接待过许多全国各地记者来青海的老李说,他还没见过一个大冬天跑到西北高原上来的摄制组呢。其实,冬天的青海有冬天的神奇,十天的紧张采访拍摄使我们收益丰盛。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的“一方水土”栏目,把青海冬天的那一方水土展现给了观众。青海潮的大天鹅由三十多条河流汇成的青海湖,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还因为它的动人传说和迷人景观而令人神往。每年的五月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