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闲识得东风面 郑老爷子今年80岁了,他本来并非此道中人。虽然是四世老北京,又在琉璃厂住了60多年,但家里不是玩珠宝行儿的世家。他的父亲在琉璃厂南开了一间小店鲜华斋,表面经营印刷刻印业务,实则是地下党的交通站。郑老也跟着父亲参加了革命,所以郑老如今算离休。离休前他是国家科委的干部,如果他不是人了翡翠行,也许今天会拿着离休工资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可是机缘偏偏让他与翡翠结缘,而且痴迷一生。  相似文献   

2.
母亲去世后不久,他把父亲接到了城里。父亲一开始不愿意,说城里太远,他一走,怕母亲在乡下孤单。他知道父母感情很好,母亲的去世让父亲很伤心。父亲的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太好,他说:“就到城里去散散心,过些日子再回来。”父亲这才没有坚持。他在家陪了父亲两天,然后就上班了。他很忙,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做着部门经理,事情千头万绪,烦杂缠人。他想请个保姆,但父亲没有同意,说又没有什么事,不必花那个钱,再说,自己还不习惯有人伺候。“要不你下班的时候带份报纸来。”父亲说。他上班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里看电视,有时也会下楼,到附近走走。他生…  相似文献   

3.
一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他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少年嘟嘴不理,脸上全是厌烦。列车快停靠站点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  相似文献   

4.
弟弟,不哭     
我上高三的那年,有一次学校一定要我们买一种高考复习资料,我只好回家问母亲要钱,恰巧碰到弟弟从工厂里回来。弟弟回来后笑嘻嘻地说:妈,我被工厂开除了。母亲以为自己听错了,被工厂开除了还没心没肺笑嘻嘻的?这是弟弟第二次被开除,他第一次被开除是在学校,那时弟弟上高一年级,因为在学校和几个地痞打架,被学校开除了。被学校开除后的弟弟成了父亲和母亲的一块心病,后来父亲用提前退休的代价,让弟弟顶他的班进了工厂。可进工厂上班不到一年,他就与车间主任又干上了,弟弟说那个车间主任又好色又坏,他看不惯。刚被工厂开除后的弟弟一点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解密苏哈托     
《东南亚纵横》2000,(11):9-12
苏哈托1921年6月8日出生在印尼中爪哇日惹市附近的一个贫农家庭.苏哈托幼年时,父母离异,父亲抛弃了他,他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他先随祖母生活了一段时间,4岁那年,母亲再婚后才把他接到身边.不久他母亲又与第二个丈夫闹翻分手,苏哈托只好寄居在姑母家.他一边念书,一边帮助姑母干家务.  相似文献   

6.
弟弟,不哭     
我上高三的那年,有一次学校一定要我们买一种高考复习资料,我只好回家问母亲要钱,恰巧碰到弟弟从工厂里回来.弟弟回来后笑嘻嘻地说:妈,我被工厂开除了.母亲以为自己听错了,被工厂开除了还没心没肺笑嘻嘻的?这是弟弟第二次被开除,他第一次被开除是在学校,那时弟弟上高一年级,因为在学校和几个地痞打架,被学校开除了.被学校开除后的弟弟成了父亲和母亲的一块心病,后来父亲用提前退休的代价,让弟弟顶他的班进了工厂.可进工厂上班不到一年,他就与车间主任又干上了,弟弟说那个车间主任又好色又坏,他看不惯.  相似文献   

7.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2007,(4)
我相信"一个父亲胜过100位校长"。我的父亲不是老师,不是官员,只是一个读过初小的农民,初小还跳了一级,只读了3年,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胜过100位校长"。稻子将要登场的时候,要做场,刨土、整平、浇湿,然后用碌碡压平。那次,父亲挑水浇场的时候,只见他身子扭了一下,没歇担,继续重担在肩,到夜里才听他说脚板有些疼。那是忙  相似文献   

9.
冷风呼啸的晚上,能有一间暖气十足的屋子,或拥被读书,或静坐默想,然后听着风在窗子外边尖利的呼号,以及风吹动窗扇的“咣当”声响,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人世间的幸福,其实并不需要你得到多少,拥有多少,一颗平和而又知足的心,可以让你感知并安享到世界的一切美好。●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不是黄金,而是人的尊严。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有一个赌徒父亲,他小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无论别人如何讥讽奚落甚至是谩骂父亲,父亲依旧满脸堆着笑,用一种哀求的神情,厚着脸皮向人家借钱。为此,母亲离家出走。而他呢,也流落他乡,靠给别人打工养活自己。长…  相似文献   

10.
刘德良 《新青年》2004,(2):20-21
事实上,父亲和母亲是没有爱情的,如果说有,那也只能算是一种亲情和责任,是一种自然而又质朴的情感流露。也许,父亲和母亲就像是两株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庄稼。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搀扶,然后,再一起走完那艰辛而又坎坷的一生。总之,父亲和母亲不会像现在的人那样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他们更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想得要死!”之类的话语。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够为他生儿育女和同葬在一个坟墓里的人。而在我母亲的眼里,父亲也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男人,一个能够与她共担风雨和同撑起一个家的人。父亲就像是一片天,能够让我的母亲活得踏实和知足,而我的母亲也会给我的父亲滋养和快乐。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爱情     
别人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出生时却给我的家庭带来了一样东西——耻辱。我母亲过门六个月生下了我,当然不是父亲造的孽。所以我出生后,爷爷奶奶就不再登我家的门儿,高傲美丽的母亲也成了众人指指点点的对象。而且父亲带我出门时,别人总跟他开这样的玩笑:大夏天,你怎么也戴帽子?我见他头上什么也没有,就反驳说:“我爸爸没戴帽子。”周围的人便哈哈大笑。父亲胀红了脸,也不说什么,拉起我就走,后面的人笑得更欢。  相似文献   

12.
利民 《新青年》2005,(4):10-11
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的,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只是默默地干活,更难得一见他的笑容,睡觉时呼噜打得震天响。别看父亲不认得几个字,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习却管得相当严,后来姐姐们先后中途辍学,他便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别人家的孩子像我这样大已经跟大人下田里干活了,可父亲却从不让我去,我知道他是怜惜我单薄的身板,更主要的是让我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我谎称学校补课,玩儿到天黑才回家,一进门父亲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上,原来天黑了他去学校接我才知道我撒了谎。那以后我再不敢对学习有所松懈。不是怕父亲的巴掌,而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3.
A.那年遇见他,我有了生日 我不是7月7日生的,但我的生日是7月7日。就如邵波不是我的父亲,但他养了我。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遗憾     
岳勇 《新青年》2004,(7):17
母亲看看父亲,又看看我,核桃壳般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傻孩子,你忘了你们小的时候,不是跟你爸说过,等他老了,你们要做他的拐杖,陪你爸到北京看天安门、看长城的吗?你爸的拐杖,就是你们兄妹3个呀!”  相似文献   

15.
阿冰 《新青年》2005,(8):17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了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了延…  相似文献   

16.
亲从工作到退休,在一个偏远小火车站整整干了42年。他从信号员、列车员,一直干到小站站长。母亲去世很早,我从小是伏在父亲背上,听着火车汽笛声长大的。父亲退休那年,我考上了省城的警察学校。离家那天早晨,他要亲自送我上火车,虽然我从小在车站上长大,但真要离开那曾记载我儿时梦想的铁路,真是有些舍不得。再看我身边的父亲,虽然离开小站刚几个月,但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父亲的话很少,基本没叮嘱我什么,只是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站在月台上的父亲仍然和从前一样立正敬礼。当警察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3年的警校生活结束后…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18.
“圣地” 在我们开车穿过仰光街道时,我对怀说:“老天一直在哭。”天空阴沉,烟雨茫茫,但至少我们又顺利地到了地上,正驱车前往旅馆。想起前天晚上毁灭性的可怕梦景,那架飞机把我吓死了。 父亲最信任的两位助手乍伦和披实是我们的保护人。乍伦曾是父亲和中国驻仰光使馆的信使,传送周思来和父亲之间的来往信件。作为一个名记者,他为父亲的报纸工作了好多年。 唯独仰光的庙宇和白塔使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妇女系着桶裙,但我不知道男人为什么也系桶裙,我想还是泰国好多了。 那天下午很晚时,我们才来到仰光一家豪华的新…  相似文献   

19.
“一个弑夫者的忏悔录”已择卷成文,再阅案卷,觉得此案文笔清晰,情发亦蹊跷,不由文嗜又发,便抑制不住再次捉笔,披露如下—— 我姓赵,叫桂子,今年36岁,已经是一个10岁女儿的母亲了。我自幼生性乖张、任性。溯其原,是由于我3岁时父亲就与母亲离异了。他们分手的因由倒不是我父亲或移情他爱或不务正业或偷鸡  相似文献   

20.
岳勇 《新青年》2002,(8):2-3
男孩的妈妈死得早,他是父亲一手带大的。男孩也争气,19岁那年高中毕业,考上了省城医科大学,成了村子里开天辟地以来惟一的大学生。全村人为此骄傲了好一阵子。父亲砸锅卖铁辛辛苦苦供儿子读完大学.原本希望他能分配到一份好工作,但由于缺少门路,儿子读完大学又回到村里,重新扛起了锄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