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花醉     
煮一壶好茶,不仅需要好水,还需要一双巧手.这是我在朋友家喝茶之后体会到的.朋友是一位品茶人.她喜欢煮茶、品茶.她最拿手的茶艺,不是普洱,也不是铁观音,却是地地道道的兰花茶.花是自己花盆里盛开的兰花,水是去野外的河里取回来的,茶壶是普通的紫砂壶,而煮茶人,别有一番情趣,长裙姗姗、长发飘飘、秀手纤纤.  相似文献   

2.
落花窗     
笔下已有倦意,人还不能入眠。窗口摆着一盆米兰花,清淡优雅,已是盛花期。窗外肆无忌惮的传来一两声鸣笛。划破寂静的夜,夜也清凉。感到稍稍寒意,随手可拿到的大衣,我迟迟没有伸手。我在写作的时候很是喜欢一袭寒冷,好像可以灌到脑子里,清醒。这时候还需要一杯咖啡,只是写到这无心去喝。笔底已没有波澜。我揉揉困倦的眼睛,指针滴滴答答,思绪有点  相似文献   

3.
千祺 《新青年》2005,(5):16-17
秋天快过去了,天气不是很冷,坐在阳台上可以闻到桂花的香味,淡淡的清甜。我披着一块咖啡色的大方格围巾坐在阳光下发呆,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微尘。有时候我会看着自己的围巾胡思乱想,其实纯正的咖啡应该是黑色的,所谓的咖啡色是咖啡加了奶以后的颜色。黑咖啡是苦涩的,加了奶的咖啡才有温暖的色调。我喜欢加奶加糖的咖啡,但鸿总是劝我,喝黑咖啡的感觉才是最纯正的。我与鸿从读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他坐在我后面,长得唇红齿白弱不禁风,听说好像有什么慢性病,体育课上很多考试都可以免考,只要做做广播体操就可以了。为此大家经常嘲笑他娘娘腔,但…  相似文献   

4.
我总觉得:在好茶的原产地品茶,是一种享受。不是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吗?那一方好山好水,也培育了一方的好茶。用这养了好茶树的水来沏茶,再看着这里的青山绿水,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自是别有一番情调。最近,在湖北省黄梅县,我又一次加深了这种体会。  相似文献   

5.
酒话连篇     
喜欢酒。有时老公晚归,眼睛格外亮,笑容格外多,话语格外亲,我就知道,他喝了。凑近些,他身边的空气,一点甜一点香一点辣,有米饭馒头羊肉茄子都无法比拟的味道,很独特。闻一闻,也会迷离。就想,酒,是个好东西。但我不喝。常听我妈抱怨:忙乎三四个小时,几分钟就撤退了。颇有点桌子摆的时间太短,作品被灭得太快的遗憾。妈是读过几遍《红楼梦》的人,我想,她大概是希望像大观园那样,大家边吃边饮,比才情比酒力,直将午饭吃到日落西山,每个人方尽兴而归,才不辜负了那些美食。可是,没办法,她嫁给我爹,一大半原因是因为姥爷看上这一家人少言寡语勤恳做…  相似文献   

6.
那天,F君问我:“喝咖啡,穿什么衣服?”好奇怪的问题。心里反而打了个问号,没想过。喝咖啡就喝咖啡嘛.跟穿什么衣服有何牵扯?  相似文献   

7.
撑开雨伞     
未名 《新青年》2005,(4):10
在工作上遇到很多烦心的事,为了防止外界的打扰,这几天,手机总是关着。正是雨季,喜欢雨。新买来的雨伞,样式很中意。总希望下一场大雨,把它撑开炫耀。雨下得很大,撑开雨伞在人行道上走着。街道上已没有行人,他们已经为自己找到一个避雨的地方。傻笑他们太俗气,这么浪漫的雨天,也不会去欣赏。走进一家咖啡屋,坐在靠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赏雨。窗户下面有人走动,不用说,这人在此避雨。这人也太傻了,花几元钱坐进来喝杯咖啡,也可以暖和暖和,我在庆幸自己的聪明。窗户下面的那个人不住地咳嗽,分明能听出他感冒了,感冒了更应该进…  相似文献   

8.
我与酒     
一我与酒为伴一生.我喜欢饮酒,也喜欢多多少少有一点“酒趣”的人。但我十分厌恶酗酒者,和整日泡在酒罐子里而别无它趣的人。酗酒者可称之为酒鬼,只有酒瘾而无任何另外之瘾(如书瘾、画瘾、写瘾、唱瘾等等)的人至多只能称之为酒徒。这样的人莫说大多无德,即使在饮酒的事上也是酒  相似文献   

9.
一 刚下班,米蓝便被同事拉去喝咖啡,坐下时才发现,自己落了单.腼腆型的眉儿正悄悄地跟拓展部的罗伟眉来眼去,闺蜜许俏则正将自己余下的咖啡递给大帅哥栾乐.米蓝在心里轻笑,若不是公司明文规定不许恋爱,这些人早就成双入对.  相似文献   

10.
人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话说得固然很经典,却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地方都适用。在美国城市洛杉矶,我和朋友就曾经享用过一次免费咖啡,而且,这次享用的过程还非常愉悦,至今想来,仍有一丝丝感动涌上我的心头。
  那是去年秋天,我因工作需要去了一趟美国。在洛杉矶,我专程去看望了大学时候的闺蜜小娥。小娥在洛杉矶已经居住了七八年,可以说对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比较熟悉了。在小娥的指引下,我充分地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宽容、典雅。其中,喝免费咖啡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1.
"岁寒三友"松、竹、梅,恐怕喜欢的人居多。上小学时,有位男同学特别喜欢用碳素铅笔画竹子。有一次期中测验,他在老师发还的试卷背面画了一幅竹子。可他没想到这试卷还要收回去,于是被老师表扬几句又批评一番,大意是说画得不错,可惜画错了地方云云。老师展示给大家看的那幅画,等于给这位同学做了广告。他被班干部举荐  相似文献   

12.
咖啡里的人     
很长的一段时间,成功地远离了咖啡。克制自己是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件已经上瘾以后的事。像喜欢上一种东西,如果你永远也没有机缘碰触它,那么不去想拥有它还是比较容易的。反正OUTOFSIGHT,OUTOFMIND。万一你常时都有机会看见它,甚至靠近它,摸着它,但是,每一次相见都得在心里提醒自己,限制自己,喂喂,不再是属于你的,放下,别动,眼睁睁看着别人在一口一口地啜饮,再看着别人那副满足的享受,等于是一种变相的锥心挑战。失落的心中出现两个自己,感性的那一个怂恿着:咖啡又不是吗啡,有那么可怕吗?何必就此远…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一个汉民,很多少数民族的食品我吃不惯。比如:羊杂碎、羊肉、马奶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汉民都不吃这些东西。有的汉民吃的东西比少数民族吃的还要丰富得多。我只是汉民中的一少部分人,我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才不吃羊肉、喝马奶的,嫌有一股怪味。我们单位后院,是一家回民饭馆。一炒羊肉,一股腥膻味儿呛得我一直呕吐。我赶紧关上窗户。我去过很多地方,却从来没敢去新疆、西藏。尽管新疆和西藏的风景美,有我渴望的雪  相似文献   

14.
桃乐爱波     
姜米粒 《新青年》2002,(2):42-43
绒毛玩具像尸体冬天,桃乐和爱波没地方去,只能在中心商场顶层书吧里闹耗,一人一杯可乐,一人一本书。常常是可乐没怎么喝,书也没翻几页,两个人就嘀嘀咕咕地说起话来。爱波喜欢桃乐的辫子,两个人并排坐在一起的时候,爱波可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纵横》2000,(4):39-39
越南饮食习惯:越南人受中国广东口味的影响较深.以食大米为主,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口味特点:喜欢吃鱼、虾蚧、鲍鱼、海参、鱼翅、海味、瘦肉和鸡.也爱吃狗肉.吃饭时,菜要多,口味宜清淡,不喜欢吃辣,喜吃酸甜、糖醋和蚝油.烹调上喜欢炸、清蒸、烧卤等.菜例:脆皮炸鸡、红烧鱼翅、川炸丸汤、脆皮乳猪、咕噜肉、软件球、开煲狗网、扬州锅巴、咖喱鸡等.柬埔寨饮食习惯:柬埔寨人大多信佛教,教徒们尊重鸟兽,不肯杀牲畜.平时也少吃动物肉,吃饭时习惯不用桌子和椅子,脚向后席地而坐.用盘子、叉子、匙子,不用筷子,一般都用手抓饭  相似文献   

16.
雨桦 《新青年》2013,(4):46-47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可归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我正沿着他这条路走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采果集》中这样说。我想这正是热爱旅行的人的一种心情吧。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天地间行走。尤其是去有历史,有文化有景致的地方。喜欢行走中发现,记录那些被我们现代人所遗忘的一些历史文化。人文足迹。走在陌生的土地上,看一方不同于故乡的风土人  相似文献   

17.
南雪 《新青年》2004,(9):2-3
小强告诉棉裤,我交了一个网友,和我年纪差不多,喜欢周杰伦和姚明,学习成绩也不错。棉裤的表情很严肃,他一连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你确定他是人,而不是一条狗?二、如果他是人,你确定他不是坏人?我听得云里雾里,最后棉裤拍着我的肩说:“小强,你才念高一,不懂人心有多险恶,哪像我…  相似文献   

18.
郭子 《新青年》2004,(7):22-23
实问我:“人的脸上有什么东西?”我说:“脸上有五官:眼、耳、鼻、嘴、喉。”恩实笑笑:“你比别人多一样。”我疑惑。恩实捂着嘴:“是青春痘。”恩实又说:“感觉一个人只恩要四样东西,闭上嘴,封上喉,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她没说第四样东西,不是因为中文不好,而是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2003,(5)
细雨姐:我有一个怕人知道的秘密,正处在花季雨季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听听你的看法。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喝了一些酒,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后来,由于大家都没有尽兴,我们就又去一个朋友家接着玩。在那个朋友家,一个一直表示喜欢我的男孩对我说,他有点事要和我单独谈谈,把我叫到了一个房间里。因为我们平时的关系就很不错,我也以为他真的有事要对我说,于是我跟他进了房间。当时别的朋友都在客厅,而他进屋之后一把就抱住我,说爱我,而且还强吻了我。当时的我因为喝的酒太多,没有太大的力气挣扎,而他也因为外面有很…  相似文献   

20.
咖啡在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又像是蒙了面纱的千面女郎。据说它既可以帮助亲近神,又是冲洗忧伤的清泉。说到阿拉伯人的咖啡文化,不能不提起土耳其咖啡。因为无论从伊斯兰教或是基督教立场说起咖啡的起源,它的传播都与遥远神秘的中东直接相关。咖啡在十六世纪从非洲正式传入土耳其,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传至欧洲大陆,盛行于希腊、东欧、中东及北非等地。正如中国人喝茶,喝出了茶文化,有了陆羽的《茶经》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阿拉伯人喝咖啡,也喝出了他们自己的品位。尽管阿拉伯国家的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舶来品,如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