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红颜非祸水     
细雨:我以前是个很快乐的女孩子,可是自从我步入高二以来,我一下子就沉默了,我越来越不信任周围的一切,包括友谊。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尽情地去笑、去说了。其实原因都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老师,他今年快60岁了,在他的眼中,漂亮的女孩子都是“祸水”,他尤其爱说的话是“红颜祸水”。每当语文老师讲课时,一提起漂亮的女孩子,他就会用那种鄙夷的眼神看着我们班那几个长  相似文献   

2.
(一)家义走的时候对我说:“等着我,我很快回来。”我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大学毕业非要去当兵,而且是海军,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小烟,”他叫我,“人都有梦想,就像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娶到你。”我问:“当海军也是你的一个梦想?”家义很深沉地点点头。我们从8岁就在一起,有人打哭我,是吴家义去帮我打架,十几年过去,还在一起,即使不说爱情,也足够到谈婚论嫁的程度。“你说,10岁的孩子有爱情吗?”有一天他这样问我。我笑了,怎么可能?10岁的我还是个小孩子。“小烟,”他握住我的手,“我就是从10岁爱上你,那时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娶这个女孩子。…  相似文献   

3.
雨桦 《新青年》2002,(8):20-22
原以为,这是一场浪漫的爱情之旅,原以为,爱我的女孩子会在海边的沙滩上等我。可是,一年之后,我来赴约时,我深爱的那个女孩子,我为之舍弃一切的女孩子,他还是成了别人的新娘。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朋友给他的小孩买小食品,同一种小食品一次买一大堆。很经验地说,让他一次吃个够,以后就不再要了。我气得要死,问:你恨你儿子啊?他说,谁说的?我不恨。我大骂:那你这不是缺德吗?你这是祸害你儿子呢,你知不知道?喜欢吃一种食物对生命来说不仅是需要,还是享受,一个人有很多喜爱的食物是他的幸福,对食物留一点馋,有一点心驰神往,不仅是对自己爱惜也是对食物的敬重。那孩子命苦呀!遇到这么个爹,不知道有多少种喜爱的食物被他爹给谋杀了,利用的是一个孩子对某种食物在某个阶段的偏执喜爱。我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像那孩子不…  相似文献   

5.
子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也是我较要好的一个伙伴,一年级时我们就在一个班上,她是班长,学习特别棒,只是穿得很破很脏,头发整天像枯草一样乱,不像个女孩子。她胆子很大,从没见她怯过生。刚开学那会儿,大家互相都不认识,谁也不跟谁说话,而她却很大方地主动与同学们说话,老师提问问题,全班只有她把手举得老高,半坐半站地耸在桌子上,嘴里还嚷着:“老师,老师!我会!”或许鉴于这一点,老师让她当了班长。叶子家与我家不太远,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她经常上我家找我玩,母亲说她是个苦孩子,便常留她在我家里吃饭,有时还特别偏疼她,她的碗盛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6.
吉安 《新青年》2007,(8):21
志邦是我大学时的同学,这家伙读书的时候想谈恋爱想得几乎抓狂,但无奈个不高,人不帅,体重又像非洲难民,没有一丝的男人味道,所以历经了N次恋爱都是未遂。我们兄弟们皆可怜他,每次和女孩子开舞会,都会带上他,希望能有某个小巧玲珑的女孩子,不幸会看上他。可惜志邦连这样的机会都抓不住,常常是他还没  相似文献   

7.
肖老师:你好! 我是一名23岁的女孩子,和许多女孩子一样有一颗爱美的心灵。可我从小就是个健壮的孩子,长大后也比别的女孩子要胖一些。所以我就一直在尝试用各种方法减肥(药物、健身、节食),可以说能用的办法都用过了,可是仍不见效果,心理上也自卑了许多。每每和男孩儿交往时总觉得自己长得很胖很丑,树立不起自信,即使有人对我给予关心和爱护,我也总以为他们在骗我,不敢面对感情,生怕自己受伤。久而久之,他们都离我而去,说我像块冰,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都是我的自卑心理作怪。  相似文献   

8.
也许并不是每一个男孩子都渴望当兵,尤其是现在,军人的职业已经不被年轻人青睐。在我少女的时代,绿军装是青年人最好的职业。那是70年代,不像现在,五光十色的职业像霓虹灯闪耀。但我敢说女孩子十有八九都是愿意当兵的,因为女兵十有八九不能如愿,所以女兵生活在人们眼中就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很多当过女兵的朋友这样对我说过:如果再有一次青春的机会,我们还是会选择当兵。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真的,当兵前我就是这样,在大街上看见神气的女兵走过,就想那是我就好了。女孩们,难道你不羡慕她们吗?或许你突然有了一种要当女兵…  相似文献   

9.
我爱这谎言     
吴铭 《新青年》2002,(12):17
我从来就是一个不快乐的女孩子。严格意义上说,我根本算不上是个女孩子。从小到大,我的玩具就是那些各式各样的可爱的小娃娃,而我最喜欢装扮成娃娃们的小妈妈了。因为,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妈妈,有自己的亲娃娃。医生说我先天不足,不能生育。  相似文献   

10.
人过有痕     
谁都说她不是一个好女人. 她结过两次婚,身边带着异父的两个女儿.而现在她嫁的这个男人,前两个女人都给他的恶脾气赶跑了,没有孩子.  相似文献   

11.
车祸     
他说:手机里听说,妻子、儿子乘坐的出租车遭二十吨重装卡车轧得像烧饼,脑袋就"嗡"一声什么都不记得了.现在跟我面对面讲述,他也不知道是在叙述事实还是说梦话.他说: 殡仪馆给我儿子整容,花了不少精力整容很成功,几乎恢复原貌,我儿子像睡着了,睡得很甜,粉嘟嘟的脸蛋还有酒窝,忍不住想亲一口.可不敢亲,怕惊扰他.我坐在旁边目不转睛,仍旧怀疑:这是真的吗?真就死了吗?却又分明知道,儿子整个内脏都掏空了,为的是防止尸体加速腐败.半个多月我还不同意火化,主要是不敢签字,提起笔手就发抖,不停地抖.  相似文献   

12.
你最讨厌别人说哪句话?我问过一些人,答案各种各样,但每一个都那么值得玩味."干什么去了?和谁啊?"这样回答的是个中年男人.每次回到家,妻子这样问他时,他就忍不住想发作.夫妻之间贵在信任,就算不信任,也不能像审贼一样生硬啊!  相似文献   

13.
相爱时,都是青青子衿的年龄,16岁的花树饱满生动就那样偷偷地爱了,躲在屋檐下接吻,说了海誓山盟,一个说长大了要嫁,一个说要娶,就认了真。一个下雨天,两个少年偷食了禁果。结果,女孩怀孕了,被大人知道,于是家里把男孩儿恶打一顿,他父亲说再也不要看到他,无知的少年于是选择了离家出走,从此放浪天涯,想打出片江山给自己心爱的女孩子。10年如白驹过隙。曾经爱过的少年都长大了,男孩成了一个街头的擦鞋工,穿得极破,像民工,根本没有少年时的风采,当年那个学习好、长得帅的班长已了无踪影;而她,已为人妇,那段历史让她…  相似文献   

14.
娃娃亲     
阿郎刚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按照彝族风俗,将他和另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孩子结为娃娃亲。连话都不会说,路也不会走的他,在自己民族的风俗中成为了“丈夫”。彝族风俗里,结为娃娃亲后,双方直到结婚的时候才可以见面,但也只是见一面而已,见面后还需要分居一年后才可以真正的住在一起。那是沿袭了千年的风俗,融会着对民族的崇敬。在民族的风俗中,阿郎成长着。他不知道对方的家在哪里,不知道对方的父母是谁,甚至连那女孩子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着已经成为他将来婚姻中的妻子的一个阿人在等待着他。无论…  相似文献   

15.
38岁未婚男     
邦是我大学时的同学,这家伙读书的时候想谈恋爱想得几乎抓狂,但无奈个不高,人不帅,体重又像非洲难民,没有一丝的男人味道,所以历经了N次恋爱都是未遂。我们兄弟们皆可怜他,每次和女孩子开舞会,都会带上他,希望能有某个小巧玲珑的女孩子,不幸会看上他。可惜志邦连这样的机会都抓不住,常常是他还没有做自我介绍,女孩子便要么皱皱眉头将视线移到别处去,要么“嘻嘻”笑着跑开去,当然没忘了小声丢下一句:这么青涩又弱小,不会是缩在青春期里成熟不起来了吧?所以志邦的破自行车后面,从来都没有花儿绽放过。就连我们男生,都不屑坐他的车子,怕他那点…  相似文献   

16.
爱情与炒股     
李平 《新青年》2005,(3):26
早在四五年前吧,她就经常向我倒苦水,说男友对她很粗暴,限制她行动和交友,对她的家人也不好。那时我就劝她:“不好就分开吧,趁自己还年轻。天涯何处无芳草,到哪里找不到一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她却瞪大了眼睛:“那怎么可以?我们在一起两三年了,我的第一次就给了他。要分开,我不是太吃亏了吗?”于是就一直耗着。前一阵子,她又找我哭诉,还是说男友对她不好。而且,都同居这么长时间了,他却始终不提结婚的事,还在外面跟其他女孩子关系暧昧。我再次劝她:“实在不行,就赶快离开他吧。你都快30岁了,自己耽误不起呀!”她再次瞪大了眼睛:“那怎么可以?…  相似文献   

17.
1 17岁的时候,我爱上了同班的一名超级男生,说他超级,就是因为他蓬松的头发惹起了我的注意力,我是个喜欢出类拔萃的女孩子,凡是与众不同的对象,皆人我的法眼,张爱玲说过:有时候爱一个人,完全就是从爱上他身上的一件饰物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2004,(8)
(1)某日出去喝酒,一大票人都让酒给灌得醉醺醺的,有位不怕死的仁兄冲到公共电话亭,拿起话筒就拨110。接通后,他大声说:“喂!刚才是谁打我的call机?”(2)某天深夜,我醒来,听到上铺的兄弟呓语——“翼德贤弟,扶我上马”(《三国演义》)。5分钟后——“好头颅,不知谁来砍”(《隋唐演义》)。再5分钟后——“小李飞刀,果然名不虚传”(《小李飞刀》)。又是5分钟后——“异次元空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圣斗士》)……结果,我后半夜就压根儿没睡,因为我一直在猜测,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做的是什么梦。(3)一次,我和某同学出去吃早饭,正吃着,一条狗…  相似文献   

19.
罗西 《新青年》2005,(8):42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大家都举了手。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大家仍然踊跃着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恶狠狠地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  相似文献   

20.
吉安 《新青年》2006,(10):26-27
弄堂里遇到爱哭的你 为了省钱,我没给朋友说,就自己搬到了一个破旧又杂乱的弄堂阁楼里去住. 走进弄堂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不知是谁的吊带,在一阵风里,从头顶的竹竿上飘落下来,正落在我的脖子上,湿漉漉的,像上海近几日的天气,让人憋着一股子气,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抬头正要吼叫,却看到左侧的阁楼上,一个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子,拿着个竹竿,正看着我脖子里彩棉的小吊带,兀自发愣.我有些气,拿着小吊带"噔噔噔"地上了楼.站到自己阁楼窗口的时候,我才恨恨地朝对面的女孩子喊:"嗨,对面阁楼里的,衣服你还要不要,不要我就扔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