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童年伙伴     
我小时候最恨的一个人是王大傻,发誓长大以后当交警不叫王大傻过马路。我和王大傻每天都为了争吃争喝争穿或谁干活干上一架。通常是我张着大嘴站在院子里哭。王大傻不叫王大傻,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一帆。王大傻是我打架时恼羞成怒给他起的。我家的墙上写满了王大傻大坏蛋。为这我妈妈揍了我一顿。我哭得越伤心越大声,王大傻越高兴,像过节一样上窜下跳。我上小学3年级,王大傻重复上1年级。他调皮捣蛋,语文30分,数学21分。老师说没法升级。邻居家的奶奶和大婶见了我就夸,这闺女多精神,两大眼滴溜溜转。王大傻听了就很生气,他也长着…  相似文献   

2.
我认识景导演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听景岗山唱歌的时间比这还长,可知道他们是父子却还是最近的事情.也许是由于职业的关系吧,总有一些文学爱好者们管你叫“老师”,可老师这个词在我心目中一向重如泰山,是可以同类似“父母”啦这样神圣的词相提并论平起平坐的.所以每当有人管我叫“老师”时我都有些不知所措,而每当管我叫“老师”的人拿出一些文稿让我“指正”时我更是诚惶诚恐,生怕哪位将来的“大师”、“巨匠”毁在我手里,更怕耽误了那些有着很好的自我感觉的良家子弟可是有一天,一个这样称呼我的人拿着一篇文章叫我“指正”时,…  相似文献   

3.
瀑瀑安 《新青年》2005,(5):11-12
1你就回去吧,妈她……”苏浓一路上都跟在我的后面。“少跟着我,别给我提这个人,你让我回去看她的脸色吗?”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终于,他站在了原地低着头不再看我,许久,我才听到他远去的脚步声。我叫苏琪,苏浓是我弟弟,我们在一所学校念高中,我比他高两个年级。我们的父母离婚了,在我12岁那年。我恨我的妈妈,从小到大,她对苏浓总比对我好。即使他们离婚了,仍是如此。她每个月会给苏浓带很多东西,却不会和我讲任何一句话。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的快,夏天刚过,似乎就有漫天的落叶了。我火红的头发在这个季节里像燃烧的树叶,耳朵上两只大耳环“…  相似文献   

4.
笑话十则     
哭 墙 一个美国游客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汽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 结果,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坏习惯 约翰对乔治抱怨说:“哎,有两个坏习惯,困扰着我……” 乔治:“是什么坏习惯呢?” 约翰:“第一个是裸睡。” 乔治:“还好呀!那第二个坏习惯呢?” 约翰:“梦游。” 日本人的姓氏 老师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  相似文献   

5.
师恩浩瀚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限。走在大学校园,阵阵花香把我带回到高中时代,难忘我的语文老师。他是个爱花成痴的人,校园里的花多是他亲手栽培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园丁。我想,或许我们在他眼中也是花吧。他以自己高雅的情趣熏陶着我们,然而顽皮的我们忍不住美丽的诱惑,经常去做“采花大盗”。一次,正采得不亦乐乎,恰巧他经过,几个人便立刻蹲到花丛里。这时,不知是谁笑出声来,他听到转身回来,发现了满身是土和叶子的我们。而我们立身垂首地等待他的教训,他好气又好笑地说:“你们啊,蓦然回首……”我们立即回答:“我们却在丛中笑。”我…  相似文献   

6.
红颜非祸水     
细雨:我以前是个很快乐的女孩子,可是自从我步入高二以来,我一下子就沉默了,我越来越不信任周围的一切,包括友谊。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尽情地去笑、去说了。其实原因都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老师,他今年快60岁了,在他的眼中,漂亮的女孩子都是“祸水”,他尤其爱说的话是“红颜祸水”。每当语文老师讲课时,一提起漂亮的女孩子,他就会用那种鄙夷的眼神看着我们班那几个长  相似文献   

7.
“早点来接我呵,阿姨!”走出幼稚园时,4岁女孩追过来扯我裙裾,可怜兮兮地说。我忍不住折回身来亲她粉嫩的面颊,泪水再次模糊双眼。(一) 上课铃响过好一会儿,魏老师挟着教案匆匆进来,身后磨磨蹭蹭跟着一个男生。从白底蓝杠的校服和英俊陌生的脸庞上,我知道这是一个新生。但他性格内向,不擅言辞,直到魏老师请他介绍自己,才抬起头扫了一眼教室,小声说:“我叫郑天和。”  相似文献   

8.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6)
应征有一天,某高级公司要人手,一位高才生跑去应征。老板问他说:你想要什么工作环境。那人说:我想一个月薪水10万,一年有一个月让公司用公费让我出国,公司还要用公费让我租房子。老板说:我一个月薪水给你20万,一年有两个月公费让你出国,公司还送你一栋房子。那个人惊讶的说:不会吧,这么好,该不会是跟我开玩笑吧。老板说: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多少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哪六次?”老师又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惩罚法…  相似文献   

9.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5,(11)
“语文老师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给我带来了许多意外的乐趣。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名同学,说他这个“青翠欲滴”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写道“:我的鼻涕青翠欲滴……”一个男同学写他养的一只狗,狗后来误吃了耗子药,即将死,当他赶到时“,只见小狗瘫在地上抽搐着,用无神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就要走了,你就是为了我,也要好好学习啊!我的在天之灵会保佑…  相似文献   

10.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在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款较…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3,(7)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名将要升入高中的学生,但我是重读生。本来,对我来说,能我为什上高中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可是,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之下,我对一切充满了希望。他是我来这个复读班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当时我和他一起从走廊走进教室,这样,我们认识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比我好,后来他成了我的前桌,他就一直在学习上帮助我。可是,以后老师把他调到了第一排,而我,在原来的座位上又退后了一排,本来就看不清黑板的我,现在更看不清了。因为座位离得远了,他对我的帮助比以前少多了。最糟糕的是,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堆密…  相似文献   

12.
方正 《海内与海外》2011,(12):61-63
立秋刚过,接到侯洪滨(我在北大荒三师二十团六营当知青时教过的营直学校的学生,是当地老职工的孩子。下文提到的名字均是)从天津打来的电话:说眭爱平从江苏来京要看我,先到天津他那儿落脚,然后于8月14日(星期六)晚上,在东三环劲松的京味居聚首。届时,徐瑞专程从邯郸赶来,还有在京的张明、育向荣,并遨邵文华、李明和邢书雁老师同往。  相似文献   

13.
镜头一:边宽玉从兜内掏出8块一元钱的硬币,“唰”地一声撒在洁白的床罩上,说:“你看看这8块硬币是不是普通的硬币?”我拿起来一一察看,正是一元硬币。他又说:“请你把这8块硬币平分两份。”我当即分为两堆,每堆4块。他俯下身子伸出两只手,手掌向上平放在床罩上,说:“两个手掌各放4块硬币。”我放币后,他两个相距半米多远的手掌同时慢慢地握紧拳头,并让我的两只手分别按住他的两只手,让我说了个“过”字,这时,他伸开左手,手掌上有5块硬币,再看右手,只有3块硬币,我惊得目瞪口呆:他的两个手掌在床罩上始终没动一动…  相似文献   

14.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1)
敢用不敢用有一顾客到一家商场买烟。买后就抽起来。营业员对他说:“对不起,这是无烟商场,请不要在这儿抽烟!”顾客不高兴了:“我在这儿买烟还不让我在这儿抽?”营业员听罢,冷笑一声说:“哼!我们这儿还卖手纸,那你敢在这儿用吗?”取名趣闻给孩子取名字时要特别注意读音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姓氏,更要注意谐音问题。网友推荐一文,对正在给孩子取名字者可能会有所启示:医务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音乐老师叫管风琴,健美老师叫陈亚玲,锅炉热处理专业老师叫吴嫣梅。我晓得一个人名叫朱逸群,另一个叫杨宜知。一父母给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不要钱     
有位内地老乡到广州探亲,因东西带得多,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个只想赚外币的青年,他瞟了一眼上头土脑的乡下人,说:“我这车不收人民币……”话来说完,那老头已经乐得跳了起来:“乘车不要钱?那太好了,先载我逛逛广州城吧!”不要钱  相似文献   

16.
艾科 《新青年》2015,(1):49-50
·1·我的同桌邹霏霏,有个叫人过目不忘的江湖代号,人送绰号邹大胆。顾名思义,就是说他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偏偏是这一点,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仰慕。究竟他有多大的胆子?我在高一那年新调来的语文老师的第一节课上,便领教了一二。  相似文献   

17.
我问陈初:“你的心像切开的蛋糕,一块给学生,一块给足球,一块给社会工作,一块给那些随时准备叫你为他们两肋插刀的朋友,给我的,还剩多少呢?”陈初简洁明了地回答我:“我的心不是蛋糕。”与陈初的恋情,始于大二的秋天,在电影院看《闻香识女人》。他们大队人马,我却形只影单,坐在最后一排。他频频回头,招呼我过去坐,我只是微微一笑。戏过半场,突然觉得有人碰我,我侧头一看,是陈初,他递过一罐饮料,怀里还抱着好几罐,我下意识地接过来,他对我笑一笑,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散场,经过我身边,他停一停:“一起走吧。”我不为…  相似文献   

18.
早上刚上班就被项楠叫到了办公室,他表情严肃地对我说:“典典,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朋友了。”我的嘴巴张得就像晒在河岸上被搁浅了的鱼,半天都回不过神儿来。项楠是这家只有10个人的动画公司的法人代表,我是公司的行政秘书,项楠是我的米饭班主。可是,尽管如此也不能他说我是他的女朋友就是呀,我可不是那红楼梦里的丫环,买进府说赐给谁就赐给谁!想到这儿,我立刻吹眉毛瞪眼珠子准备上演一出“俏丫头拒婚”,谁知我表情还没调整好,项楠就开口了:“我奶奶病了,她希望我带女朋友回家,你就临时客串一下吧,工作时间之外我付你加…  相似文献   

19.
坚持很重要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名15岁的初中三年级学生。我总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没有倾诉的对象,那些问题就像一块石头总是压着我无法释放,直到我想到了你。今天我把自己的困惑写出来寄给你,就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松了一口气……我们班上学期转来一名新同学,他叫阿硕。自从他来,这个班级整个儿全变了。阿硕上课从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秩序、骂老师、逃课……总之,连校长都有点儿“怕”他。反正,阿硕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我一直不喜欢阿硕的做法,我觉得他那样有点过分,完全不像一个学生。结果这个学期阿硕的…  相似文献   

20.
我与张曼新     
知道曼新的传记即将出版,很高兴,心里暗暗地说:真不容易!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和曼新生活在同一块称为宁夏的土地上,还在同一个“生产建设兵团”。我属于“劳改劳教释放犯”,他是所谓的浙江“支宁青年”,真应了当时风行的一条语录说的:“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他所在的农场(那时称为“团”)离我劳动改造的南梁农场仅一渠之隔。他虽然是干部,但在讲究家庭出身的“阶级斗争”年月,非“贫下中农”出身的他,也是被打入另册,遭其他人尤其是“革命领导干部”歧视和排斥的,在提倡干部“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