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跨世纪的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特点1.从腐败的范围与领域看,呈现出广而深的发展趋势。腐败现象纵向上在深入,表现为单一腐败向多样腐败、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发展;横向上在扩散,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辐射,集中表现为三大领域,即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生活领域。其中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尤为突出,是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之首。1996年以后,党内违纪犯案件中,贪污、挪用公款等经济类案件大体占各类案件的45%左右。与此同时,腐败现象侵蚀到政治领域,出现某些政治性腐败案件。2.从腐败现象的职级上层次上讲,呈现出由…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腐败现象有无阶级性问题(一)腐败现象没有阶级性。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腐败现象同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没有直接联系,它“是人类政权的一大通病和共象,不存在阶级性”。腐败现象不仅存在于剥削阶级社会,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亦很难避免。在人类政治生活的历史上,腐败现象确实首先出现于剥削阶级政权。但是腐败行为同剥削阶级政权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也不是剥削阶级的思想和意识。如果腐败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源头探析。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产生、滋长既有历史的原因,也与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和企业管理水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问题被屡屡曝光,他们往往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给国家造成非常惨重的损失。如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的案件;原兰州钢铁公司总经理张斌昌的案件;原兰州连城铝厂厂长魏光前的案件等。这些大案要案,危害极大,影响极坏。深入分析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对于治理企业中的腐败现象,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产生腐败现象的个人原因现在,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较差,不讲党性,不讲政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度膨胀,因此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逐…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加入WTO、经济转型、企业重组改制的新形势下 ,由于法制教育滞后、经济体制不健全、监督手段弱化等原因 ,国有企业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 ,掌握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 ,找准腐败的源头 ,制定针对性措施 ,逐步实现从侧重遏制到重在治本的转变。一、当前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纵观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其腐败现象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违法 ,贪污受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受“一切向钱看”思想的侵蚀 ,见利忘义 ,损…  相似文献   

6.
反对腐败,事关党心、民心,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只有坚决铲除腐败,才能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促进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使社会的稳定获得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而要彻底铲除腐败,必须深入研究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坚持标本兼治,既要狠抓治标,又要加大治本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一、产生腐败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消极腐败现象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当前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深刻认识腐败产生、发展的规律,科学制定治理腐败的对策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仅就此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转型期腐败的认识定位分析研究腐败产生、发展的原因,首先要从腐败产生发展所处的社会具体形态入手。不同的社会形态,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就会有不同的规律。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转型期所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非常态非稳定特征,必然会给腐败的发生发展提供时间空间上的条件。正如率先进入现代化的欧美国家和稍后进入现代化的拉美国家在社会转型期都曾发…  相似文献   

8.
刘智峰 《前线》2015,(3):39-41
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对国企的巡视和监管力度,暴露出国企存在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现象和变相瓜分侵吞国有资产现象相当严重。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从经济角度看待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而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必须看到,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受损等国有资产财产数量上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问题:国企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惩治,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江总书记在这里明确指出了腐败现象的危害性、严重性,并表明了遏制腐败的决心。就目前如何遏制和消除腐败现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腐败现象开始不断在我国滋长蔓延。面对这一情况,邓小平及时准确地揭示了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科学地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国 政治原因、思想要源和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和办法:依靠法制进行反腐败抓大案要案的查处;民主监督防治腐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人民群众的表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比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困境.造成国有企业困难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是占主导地位的.而主观原因中,企业的腐败现象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事实表明,国有企业的严重亏损多数与企业引导人腐败有关.因此,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在抓好其它改革工作的同时,抓好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为企业解困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2.
1.“政府干预市场导致寻租活动高涨和腐败的猖撅”这种观点不仅可以解释经济领域许多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而且也有助于解释政治和行政领域的腐败现象特别是用人问题上的腐败行为产生的根源。不足之处在于,由寻租理论所推出的“国家干预的程度与腐败程度成正比”的命题不能成立。在新加坡,政府干预的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易发多发,腐败行为更加复杂化、隐蔽化,而我们的监督机制和惩防腐败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惩防腐败任务十分艰巨.本文根据当前惩防腐败这一总体态势,以分析腐败的根源和现阶段腐败的新特点为切入点,寻求、探索根治腐败的有效措施,阐述惩防腐败不仅是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更与国家法制建设有关,要从根本上遏制或铲除腐败,就必须把惩防腐败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腐败现象是当前的社会焦点问题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克服的难点问题。经过我党多年的反腐努力 ,腐败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但至今仍在继续滋生和蔓延 ,消除腐败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的原因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清除腐败必然需要多管齐下 ,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仅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腐败的文化心理成因腐败的产生有其必然的文化因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中国人所形成的一些文化心理有助于腐败的产生 ,…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斗争必须突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危害最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大,必须严格整肃,坚决惩治。 一 用人即组织人事工作中的腐败是政治领域最突出的腐败现象之一。表现为:①任人唯亲。有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不讲德才标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某些负责人中腐败现象的发展走了三步曲:散在的个人腐败———普遍存在但程度不等的集团腐败———与权力大小相称的小权小腐败大权大腐败。腐败分子前仆后继。腐败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社会的肌体,破坏着我们的民众对于现代化的信念。为什么要在现行宪法体制下谈论遏制腐败问题?我完全赞成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实行现代民主政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蔓延问题。但是,谁也不能等到中国民主政治完全建立后再解决腐败问题。如果说在现行宪法体制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那么,我们有可能也…  相似文献   

17.
王茜 《唯实》2011,(12):11-14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秘书腐败现象如其他腐败现象开始蔓延。90年代末至今,秘书腐败愈演愈烈,其腐败手段花样百出,甚至与领导抱团腐败,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预防和惩治秘书腐败,找到症结所在是根本。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体制不健全、监督机制存在盲区、领导授权严重不当。此外,领导腐败导致秘书腐败现象也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刘春雷 《理论学刊》2004,3(5):83-85
近十几年来,中央下大力气惩治腐败,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个中原因,当然很多,但据笔者分析,思想认识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在于人们对腐败现象往往只作狭义的理解,只关注政治领域中存在着的权力腐败,而对其它社会领域中的形形色色的腐败重视不够。政治领域中的权力腐败只不过是其它社会领域腐败的集中体现,其它社会领域中的腐败是政治领域腐败滋长的社会基础。要彻底惩治腐败,必须对社会所有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作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腐败现象产生的思想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忠敏 《新视野》2003,(5):43-45
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外来原因,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是腐败思想容易生存的社会土壤,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是腐败滋生蔓延不容忽视的条件。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考验,心理失衡,防线崩溃,是蜕变为腐败分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吉林监狱是吉林省重刑犯监狱之一,承担着对几千名重刑罪犯的改造任务。1994年,以李强为党委书记、监狱长的吉林监狱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用党风廉政建设来保障和促进监狱事业的不断发展。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吉林监狱党委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部位和环节抓起,坚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一是抓选人用人环节,杜绝人事上的腐败现象。1997年,率先在全省监狱系统实行中层干部末位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