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扶优扶强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地方工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我市地方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总结了以往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了“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发展地方工业经济的新思路。1997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扶持市直国有化强企业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在随后召开的全市扶优扶强动员大会上,市政府正式为首批确定的鹿王羊绒集团公司、市糖厂、九九集团、市雪鹿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制酒厂、市第四化工厂、市第二化工厂…  相似文献   

2.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其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真正的公司法人制度,使其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国家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组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90年代以来,我市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大力推行“五个一批”、“壮大放小”等改革举措。近几年来,针对制约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着眼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按照“产权清  相似文献   

4.
“国有民营”在南康市属企业中的有益实践谭晓林国有工业企业缺乏活力一直是困扰我市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面对各种非国有企业迅速崛起带来的竞争加剧,多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负债过度、生产陷入困境,为了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我们在企业改革上先后进行了放权...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1997年要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力求取得较大的进展;要求继续抓好大的企业,放活小的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在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程中,结合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讲话精神,下面就“坚持抓大放小,搞好国有企业”问题谈几点认识。一、进一步明确搞好国有企业的意义和基本思路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要壮大国民经济,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着眼于把企业搞好搞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实现这一改革思路的关键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入社会主义市场中发挥支柱作用。其中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是确立国有企业经营权,这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一、确立国有全业法人经营权是国家投资获得效益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投入一定的资金创办的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单位,…  相似文献   

7.
国资委:国企改革突出3项重点工作 1.规范国有企业改革规则,完善相关政策。同时明确责任主体,主要是各级国资委责任到位。地方国资委到位后如发现国有企业改制不规范,或转让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有了责任追究对象。2.2006年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减少企业富余人员。3.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即产权多元化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逐步实现整体上市。国有大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是体制创新,实施多元化;另一个方向是优化结构,更快解决国有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邓小河 《新东方》2000,(1):37-40
国有企业所存在的制度性缺陷集中表现在产权制度上,国有企业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这种固有的产权特性使之不可能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交换主体和竞争主体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最根本是推行非国有化改革,为此,应当按照“分类改革和抓大放小”的基本思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让大多数国有企业“退出”。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可  相似文献   

9.
浅谈企业转制中的统战工作康英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在各项改革中以至整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而“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一场以职工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国有控股公司若干问题的思考黄淑和构造和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经济体制改革“总链条”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分链条”改革,是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此项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对于搞...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件制度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这是党中央关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搞好国有企业,抓住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要,但是国有小型企业也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繁荣市场、为民服务、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小企业的绝对数占全省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97%左右,特别是县域经济中,国有小企业的比重就更大。因此…  相似文献   

12.
谈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刘军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一步明确国家和企...  相似文献   

13.
信息短波     
▲山西国企改革发展蓝图绘就 《山西省国有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375”攻坚计划》近日登台亮相。“375”攻坚计划,即用3年时间,使省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70%实现盈利,省定34户优势企业实现利税占到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70%,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达到70%;实施减员增效、市场营销、扶优扶强、扭亏增盈、千户百强五在攻坚工程。  相似文献   

14.
搞好国有企业,实现中央98年提出的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是贯彻江泽民同志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区工作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同志考察我区时强调“搞好国有企业,关键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国有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优势,国有大中型企业始终是我区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我区在搞好国有企业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即按照“抓大…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就再次强调了股份公司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它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提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对柳州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年薪制的理性思考王敏如何有效调动和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关系国有企业兴衰成败,能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经营者队伍,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的关键,是当前一...  相似文献   

17.
胡基祥 《学习与实践》2000,(12):45-46,4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能否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事关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对健全国有企业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促进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武汉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中央的要求,普遍实行了公司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共和国长子”再创辉煌──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别林陷入困境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一直是能源、交通、主要原材料和工业技术设备的主要提供者。改革开放,国有企业直接间接支持了多种经济成份企业的发展,付出了主要成本。国有大中型企业被人们亲...  相似文献   

19.
时事学习     
江泽民说,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5月我到了上海、江苏、浙江,6月我又到了辽宁、吉林、黑龙江,前后考察了近50个企业,召集了10多次座谈会、汇报会,主要听取省、市和企业的意见,研究进一步推进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各省、市都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大决策,企业改革有了新的进展。总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是好的。为了积极推进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从这次考察和了解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20.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转轨、改制的阶段,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最近,我们“课题组”围绕这个问题,深入我区14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党建工作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掌握了一些实际材料。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转轨、改制阶段国有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1982年起步,至今已经历了15个年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