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我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全面危机,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主要作为世界的潮流和救国的良方来加以传播;西方发展道路在中国尝试接连失败.现代政治发展的文化与行动,经过由西向东的转变;社会主义政治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成为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论坛》2008,(2):46-46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2008年1月15日《云南日报·理论纵横》发表由刘阶群执笔的文章提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在政治建设方面就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富裕幸福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遵循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原则,结合中国国情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六十年的发展逻辑,表现为首先经过专政的革命阶段,将政治权力从占社会少数的剥削阶级手中夺取过来,并整体地将其交给占社会大多数的人民,再主要经过民主的改革阶段,把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具体化,即不断完善和丰富人民民主的政体建设。具体而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逻辑表现为首先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其次,在新型政权的引导和保护下社会力量不断成长,最后过渡为社会全面参与国家政治的过程。同时,又可以理解为首先扩大民主的阶级范围、确立民主的框架,再到丰富民主内涵、开发民主功能的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实发展仍需要回归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然这种回归是在一种更高形式和层次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政治体制上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党制度上实行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地方民族区域关系上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行政模式,这种政治制度和行政模式,是中国各族人民自身政治制度的总结和历史的选择结果,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可靠制度保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创举,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和行政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建立的,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坚持的道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思路出发探寻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动摇,必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权力模式展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权力统一、分工与协作的基本特点,呈现出的是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间统一的运演逻辑。这一政治权力模式有效地消除了权力过分集中和权力过分分散带来的诸多弊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提供了结构性权力支撑。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高度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权力模式在解决稳定政权、协商民主、腐败治理、消减贫困等问题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一系列的优势和实践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起步于60年前的“五一口号”,《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宣告了这一理论成熟和完善。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发展轨道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推进的优秀素质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包括丰富的内涵: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环节在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发展是一个以政治民主为向度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好地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其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核心实质是:发展民主、走自己的路,坚持领导、坚定方向,学习借鉴、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现象。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变,政治也会相应演进。政治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政治,这是政治发展的逻辑。这一逻辑是依托政治形态的主要载体———国家来展示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识政治现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即时性和长久性、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们认为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这是因为,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是一个把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结合起来,中国人民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以贯之的,同时又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的。党的政治建设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包括六个方面: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强基固魂;准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坚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共同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是在知识分子的主导下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士人政治"形态中形成了"超越"与"介入"的政治文化传统,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压力强化了这种传统,并促使他们成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知识分子运用政治力量完成了国家建设所需的信仰重塑与组织重建工作。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兴起,知识分子逐渐向知识--政治精英转化,并且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建设的共同信仰,选择了共产党作为国家建设的领导力量,实现了与农民等其他阶级的联合,最终完成了国家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反思增长主义的发展模式,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如何和谐发展的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扩展为全球性的发展难题。原因在于资本逻辑作为一种非人性的力量统治着整个全球社会,把人和自然作为资本增殖的工具。无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还是从20世纪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来分析,都说明以人为本才能超越资本逻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探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增长奇迹"是怎么发生的?答案可能有多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走上了市场化改革之路.这种选择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格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运作付出了很大成本,自身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的反映,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是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最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每个个体的现实出发,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列为教育的重点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学校建设同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新宪政论》的启发下,文章主要围绕着为什么要发展新宪政论,什么是新宪政论,以及新宪政论与中国政治科学的关系展开论述。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关于当代政治科学的危机的概述;从原则上说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科学;“新宪政论”的基本价值预设;“新宪政论”初步探索的理论来源;“新宪政论”对于发展中国未来的政治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