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对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批判中,预见到未来社会城乡融合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所揭示的城乡关系思想在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伟大实践中,正表现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期望。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城乡关系问题,揭示了城乡分离的原因和后果,并指出城乡融合代替城乡分离是历史趋势。文章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要加强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领导;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强化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对基本关系,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经历同一、分离、对立之后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我们正由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确立,城乡将走向真正的融合。尊重城乡异质性,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浙江走在了全国前列,主要源自于先进理念的引领,生产生活的支撑,公共服务的均等,优美生态的坚守和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4.
岑乾明  宋卫琴 《求索》2010,(9):100-102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的钥匙。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卫琴  岑乾明 《求索》2012,(11):244-245,226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旧式分工是人全面发展的桎梏,并导致了城乡对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较为集中地论述了"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思想,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和产业教育来消除旧式分工给人们造成的畸形发展,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最终消除城乡对立。  相似文献   

6.
城乡融合是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的理论议题和现实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真正共同体首要条件之一,而生产力高度发达是实现其融合发展的物质前提。如何实现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议题。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所有制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是辩证统一的。进入新时代,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视角中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7.
由乡土社会滋养出的乡土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矛盾的文化资本,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步步推进,乡土文化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城市文化的冲击和内部弊端的制约。对此,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进一步探索乡土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要从纠正偏差,重塑价值认同出发,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夯实乡土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锻造乡土文化发展的人才队伍,让乡土文化在与现代城市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乡统筹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静  高吉喜 《中国发展》2008,8(4):115-120
城乡统筹发展是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该文从城乡统筹的内涵入手,通过对现状分析,指出在城乡统筹环境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城乡布局、城乡产业结构、生态文化融合、城乡环境风险预警以及城乡生态补偿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城乡统筹环境保护取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指称城乡社会关系的变迁,也涉及城乡空间关系的重构。从城乡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上看,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且在不平衡发展和空间差异效应的动力作用下,实现了城乡关系的相对平衡。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我国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生产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生产的空间极化和空间同化现象以及乡村空间生产的空间隔离和空间重构危机。城乡空间生产异化的出现与空间正义、空间权利和空间规划的疏失密不可分。新时代城乡关系应当在尊重城乡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重塑城乡空间正义,通过赋予城乡平等的空间权利,将城乡空间视为整体统一规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危旭芳  张婷 《岭南学刊》2023,(3):104-115
如何有针对性地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在新发展阶段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构建了包括居民生活差距、基础设施差距、公共服务差距和产业发展差距等在内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使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对东西部七省(云南、甘肃、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的城乡差距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着力推动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加快补齐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探索差别化城乡融合路径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向小川 《人民论坛》2010,(10):204-205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由多种动力推动的,这些动力来自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需求和政府的决策需求。不同的动力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构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处理好各种动力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建设,有利于形成合力,推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孙津 《中国发展》2004,(2):10-12
本文在分析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的同时,明确指出实施城乡统筹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统筹的实际含义是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增强服务性管理职能和缩减控制性行政权力,以及保障和落实农民生产资料所有权等问题,分析了政府在城乡统等方面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过去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论述的城乡融合思想在今天仍有显著的价值,其理论源于18世纪空想主义者,又实现了对空想主义的扬弃。城乡融合思想回答了人为什么会发生异化,并且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平衡的思想。对于消除我国多年存在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科学地论述了城乡建设的重要性、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并预见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对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和科学处理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城乡规划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以和谐理念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戴顺祥 《思想战线》2011,37(6):85-88
两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在这一新型城乡关系的影响下,城郊经济渐趋繁荣。宋代城郊经济是城乡经济互动的产物,对宋代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郊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宋代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代表着城乡经济关系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主轴。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下,城乡融合需要加强外部的联系影响和内部的融合渗透,促进城乡之间达到深层次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和功能耦合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梯面镇借力城乡统筹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借鉴,但对标新的战略要求,也存在明显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何从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方式、城乡资源要素、人才队伍建设和城乡基层治理等六大方面破解相关难题,寻找优化路径,仍然是今后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指旅游主体的审美居于城市与乡村之间, 在城乡之间回环往复。 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社会学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同, 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结构, 是从旅游审美的角度, 研究城市审美与乡村审美的并置与融合。 沿袭文化的传统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探讨旅游审美的城乡二元并置, 主要是居于城市回望乡村, 居于乡野渴望城市; 而对城乡二元融合的旅游审美探讨, 则着眼于旅游审美中的城乡审美的共同特征, 研究其审美的理想归宿, 这种理想归宿的获得, 必须诉诸于城乡家园感的营造。 在这里自然、 文化、 生命、 情感融合为一, 如此, 旅游者才可以自如地体验到乐游与游乐的生活愉悦, 这也是旅游审美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具体运用的实际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位,往往由其文化特色来决定。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多规合一"、深化改革发展、促进开放共享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就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类要素的城乡互通、互流和互动,形成融合发展、城乡和谐、均等均质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新时期加强海口文化建设、推动"双创"惠民、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文明、推进海南"首善之城"和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孟荣芳 《群众》2021,(2):13-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城乡关系是我国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着眼我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的实际,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上率先突破,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当前,只有加快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其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经济循环的抓手,才能更加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包琪 《传承》2008,(20):40-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发展好城乡之间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即城乡和谐发展。虽然"和谐社会"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城乡和谐"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中均有体现,历次会议都把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