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0,(23):102-103,105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它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融法理与情理于一体,化干戈为玉帛,为营造安定有序的和谐环境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本文试运用法律的规范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法院调解中各方参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说明我国调解制度的利弊和这一制度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本文指出选举制度的经济结构直接影响着选举制度的运行,怎样减少成本提高收益,是我们分析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税执法行为的高风险性,以及极少数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甚至触犯法律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地税部门职务犯罪的现状和成因,从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实施多方位互动三个方面阐述防范职务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预防职务犯罪地方立法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法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可推导出职务犯罪猖獗的第一个重要根源:查处几率太低,需要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关注于权力资本理论,可推演出职务犯罪泛滥的第二个重要根源:权力资本化,需要防止权力被私有化处理。立基于这两点结论,便可揭示预防职务犯罪地方立法中的财产申报制度、举报制度、社会参与制度、新闻监督制度、专门机关的建立和完善等基本问题的得失,并明了如何完善这些制度。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最极端的表现,它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危害着国家的利益,成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它具有权力金钱化、违章办事、隐蔽性强等特点,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防腐的长效机制。既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银行系统非领导岗位的职务犯罪由于其主体特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智能性,且犯罪后果极为严重。本文通过对该类犯罪的主要形式及其易发部位的研究,提出了在实践中可行的预防此类犯罪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是目前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如何利用犯罪成本分析预防职务犯罪也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结情况,对职务犯罪的犯罪成本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对预防职务犯罪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申剑  朱礼松  叶玉秋 《犯罪研究》2001,(4):16-21,15
职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中国目前的职务犯罪现象非常突出.本文认为应从三个层面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一,事前预防,即建立完善缜密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二,事中监督,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过程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其三,事后惩治,即一旦有职务犯罪发生,则以重典治之,予以严厉打击.要做好上述工作,则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对以进出口为主要支柱的珠三角地区产生了震动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打击职务犯罪,维护珠三角地区经济稳定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如何增强受案环节的监控职能,合理运用侦查权,强化侦查手段和监督机制的探讨,寻求在新形势下加强职务犯罪打击力度的新着重点,切实保障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原因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其经济原因,采取相应的经济预防对策,对预防和减少司法人员职务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犯罪的成本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犯罪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行为人预先的利弊权衡与理性计算后付诸实施的。超额利润的吸引力与刑法的威慑力相比,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往往会选择前者,这是资本的逐利性使然。因此,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经济犯罪,通过提高经济犯罪的成本,降低犯罪收益,从而治理经济犯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Dutch criminality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police and justice have only recently been analyzed at the macro level (e.g., at the level of municipalities or the whole country). This type of approach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analyses at the micro level (that of individuals), which are more common in Dutch empirical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The main results of such a macro approach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We conclude that the per capita numbers of youth, divorced people, and unemploye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rime rate. The police strength and solving rat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s well.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police reveals that detecting one more case of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is far more expensive than solving one more other crime or handling one more traffic accident. The results are combined to sketch a cost-benefit approach of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allocating more resources to the police. Allocating extra resources to solving more cases of vandalism gives the best cost-benefit ratio.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少年犯罪及其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薇薇  乔生 《行政与法》2004,(12):71-74
本文认为由于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没有足够重视,致使青少年教育工作存在不少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且呈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在此,笔者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犯罪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现代工业文明日趋成熟、民主政治日渐完善的同时,有组织犯罪集团正在试图建立一种可以使犯罪活动职业化、企业化、合法化的黑秩序,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有组织犯罪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都说明,它有着较深的政治经济根源,并不是简单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此应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这种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从国外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刑法中危险犯的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涂龙科 《法学杂志》2012,33(8):165-169
危险犯的采用及其在立法上的扩展是立法对风险社会的回应,也是经济犯罪立法的重要特征。通过对近年我国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的分析,可以发现《刑法》在大量增设经济犯罪罪名的同时,经济犯罪的危险犯的成立范围也大大扩展。同时,出于法益保护的早期化,预防社会风险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在经济刑法中设立抽象危险犯颇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基于维护经济秩序安全的需要,可以考虑在经济刑法中谨慎地规定过失危险犯。  相似文献   

16.
郭立建 《行政与法》2008,33(4):94-97
腐败暴力犯罪是私欲恶性膨胀的领导干部,谋官害命的极端腐败犯罪行为。本文剖析了此类犯罪的主客观特点和犯罪根源,提出了要加强思想教育、权力制约、重点惩治、民主政治等方面建设,使其不想犯罪、不能犯罪、不敢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Alcohol consumption is widely believed to influence criminal activity, and numerous sociological, crimin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udies demonstrate an appare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rinking and crime. Using a multiattribute model of offender and victim behavior,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heoretical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price of alcohol on the incidence of crimes committed for economic gain.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general case price effects do not result in an unambiguous decrease in the rates of crime or victimization even when the models are constructed to impose a bias towards the finding of a causal negative price effect. Using a modified model of the drinking offender that imposes even further structure on the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realization and magnitude of a negative equilibrium alcohol price effect will likely depend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lementary alcohol control polici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刘远 《现代法学》2007,29(6):176-182
经济犯罪的概念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具有评价功能,而后者对前者具有载体功能。这一命题使得经济犯罪死刑立法的分析更具明确性。经济犯罪死刑立法的本质问题是刑法的政治性过度侵蚀刑法的道德性。经济刑法过度政治化的约束条件主要有4个,即工具主义刑法观、民主性不足的立法程序、老一代政治家的政治情感、法典主义的立法技术。随着这4个因素的先后变化,预计经济犯罪的死刑立法将很快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19.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贾宇  舒洪水 《现代法学》2005,27(1):83-9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以违法犯罪的手段对内进行人身控制,对外进行经济控制。要有效地惩罚和预防黑社会犯罪,必须提高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预期刑罚成本,提高由于刑罚带来的机会成本的损失,并且通过实施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公共政策,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犯罪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