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每个人都会有消极情绪的发生,如果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释放,容易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产生疾病。人要想快乐起来,需要把消极的情绪及时化解掉。犹如我们为了保持电脑优化,耍将无用的资料文档删除到回收站中,再清空。在一个组织中,员工同样会有来自工作的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如果能有一个工作情绪回收站,定期回收、及时清空员工的不良情绪,一定会提高员工工作的快乐指数。  相似文献   

2.
情绪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警察是一种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并具有高压力性、高风险性、高应激性等职业特点的特殊职业,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成为情绪障碍的高发群体。这些情绪障碍不但会对警察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还会给他们的家庭、工作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警察来说,掌握一定的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警察情绪管理的个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警察情绪管理的意义及影响警察情绪管理的因素,有助于提高警察的情绪管理能力,维护警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当前警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职业倦怠是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民警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有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警务管理部门和警察个体应当从提高警察薪酬待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身心保健机制、提供岗位变化和升职机会以及改变内部心理元素、关注工作兴奋点、增强工作效能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调控消极情绪、培养业余爱好等方面来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积极的情绪使人奋发向上,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意志消沉,甚至颓废。厌倦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情感释放。官兵在训练中有厌倦心理。就是对训练失去兴趣,缺乏积极性,甚至有反感情绪。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直接降低训练的效果。为此。在组织军事训练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官兵克服厌倦心理,不断激发训练热情。  相似文献   

5.
应激,是在出现应急事件时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可能来自方方面面,包括:环境因素、生活因素、工作和学习因素以及突发事件等等。只要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时,应激就会产生。适度应激,能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超强度的应激,会对机体产生损害,降低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临战应激,是警察在临战中产生的一种有着鲜明职业特征的情绪状态。临战应激的性质,决定临战成败。当前形势下,应急事件越来越频发,应激发生越来越频繁,对警察临战的影响越来越大。临战警察的应激能力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实现对消极社会情绪的有效疏导有利于公安机关实现治安局势控制和有效犯罪防控。当前公安机关疏导消极社会情绪工作中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社区警务工作效果不理想、对消极社会情绪爆发的反应预案不完善、应对消极社会情绪的反应机制不健全、宣传工作方法有待创新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公安机关疏导消极社会情绪的效果。因此,需要着力发展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有针对性地处理各类社会情绪引发的不同类型的矛盾、完善警民协同配合的公安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面对着特殊的人群,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积极地去寻找幸福.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不断调解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保持身心健康,这才是幸福的基础。同时警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的幸福观才会随之产生。从而形成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警察的职业认同,是指警察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内在接纳。可通过激发警察积极的职业情感、实施从优待警、营造宽松职业生活环境及培养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等途径提高警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以人的内存体验为载体驱使人行动的一种动力。情绪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调节人的情绪,使其总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地方大学生干部刚出校门就人营门,在工作环境等外在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负向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科学管理而逐步郁积,不仅会影响到地方大学生干部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进步,甚至会给部队干部队伍整体建设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政治情绪意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消极的政治体验和感受。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情绪主要表现为政治冷漠、个体极端行为和群体性事件,政治情绪的表现所导致的消极影响是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面前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难题。社会转型是政治情绪产生的根源,也是导致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而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人类心理、经济利益、政府过程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异化"则是政治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些方面又相互联结、交错融合共同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政治情绪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1.
情商即情绪智力商数,它表示情绪智力的水平。“情绪智力”指的是个体监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且识别运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可以说情绪智力是通过对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识别、控制,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说来,它包括:1.自我意识。是一个人既觉知自我的情绪,又意识到自我对此情绪的看法,是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这是情绪智力的基础。调控自我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它建立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是一种有效摆脱焦虑、沮丧、烦恼、悲伤等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侵袭和自我安慰的能力。这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警务的发展,情绪控制能力已经成为警察必备的基本心理技能。警察的情绪控制能力关系到警务工作的开展与绩效的提升。加强情绪控制的能力首先从解除警察对情绪调控的疑问入手,分析传统训练方法的不足,引入心智觉知训练方法,将情绪控制能力的关注点集中在培养警察对由外界刺激所引发的情绪波动的感受上,通过非批判的态度来观察情绪体验,提高警察自身对情绪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警察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是典型的助人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压力大是警察职业倦怠产生的客观因素,社会生活环境是引发警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而个人因素也会对警察职业倦怠产生重要影响。警察职业倦怠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容易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和家庭危机,可能导致职业危机,影响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警察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倦怠的免疫力;政府要适当提高警察的薪酬待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警察心理服务机构,协助警察调适心理。  相似文献   

14.
由于执法规范化的高要求及警察工作的高承诺,警察队伍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气氛,警察工作本身工作量、工作时间的超负荷,警察自身在职业发展、自我效能和家庭、组织人际等方面的矛盾,造成警察心理的多方压力。警察个体必须对工作压力出现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进行心智模式的调整,发展积极自我品质,主动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5.
警察职业高风险、高负荷,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体力精力付出都是巨大的。应对警察职业压力,需要警察队伍管理部门和警察个人共同作出努力。警察个人树立积极的压力观,加强自身的适应性;警察管理部门则应致力于改善警察工作环境,减少警察工作负荷,开设心理咨询室,疏解其身心压力,保障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采用修订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随机抽取江苏、湖南、安徽、上海7所高校1076名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结构失衡:感受和调节积极情绪的效能感比较高,而调节消极情绪的效能感比较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面临的情绪困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逐步使他们可以依靠和发挥自身的力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对警察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提出警察是众多公共职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往往比许多其他职业的人员经受更多的压力和突发性事件。对警察情绪问题的关注,首先来源于PTS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研究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有关PTSD的研究不仅成为国际军事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而且引起越来越多的情绪心理学家的重视。围绕情绪问题与心理创伤关系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研究对象多为参加过各类战争的军人。但人们越来越注意到,PTSD不仅在军人,在普通人身上同样也会发生。PTSD的研究重点在于(1)脑部的生物性改变,包括组织形态学和神经化学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形势对公安民警的素质和身心健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安机关的领导以及警界的学者们共同意识到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警察职业环境中存在着比常人更多的负向刺激物,警察在工作实践中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压力事件,压力事件及压力情境构成警察的心理压力源,工作压力源成为警察心理压力源的主要内容。针对我国警察心理保健的现状、警察心理压力源及其对警察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心理保健工作,不仅能使人们了解警察行为的发生机制,使社会更加透彻地了解警察这个群体最为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还能有效提升警务工作的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现阶段,农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及对农村社会的认同,发生了嬗变,产生了种种消极社会情绪,这些消极社会情绪困扰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消极社会情绪具有非理性、制动性、渐发性,“剧场效应”的特点;其社会表征表现为腐朽传统的回魂,黄赌毒蔓延农村社会,民谣俚语流传街头巷尾,农民对抗乡镇党政机关行为增多。消解消极社会情绪关键是要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创新社会整合机制,完善社会表达机制,重构农民利益的生成机制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走进变幻莫测的情绪世界里,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始终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或平静、或快乐、或伤心。我们会因一些事情而满怀喜悦,也会因一些事情而烦恼万分。正如有句话所说:“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一个人难免产生消极情绪,但不要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要懂得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