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戴天柱 《求索》2007,(9):8-10
衣文运用新的研究视角,阐述金融腹地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性,比较和借鉴经济发达区域的金融腹地对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支撑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长三角金融腹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作用;并依据上海的区域经济特征和优势,提出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加快长三角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上海机关动态》2007,(7):4-4,6
5月31日下午.市金融工作党委召开传达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干部大会。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在会上讲话指出,要进一步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明确未来五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建设期,努力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一是在建设进程上.到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你们都是金融领域的行家,上海的金融立法。特别要听听您们的意见。请献计献策,畅所欲言,我们来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5月1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412会议室里,清风徐徐,妙语珠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第一次约见代表的座谈会正在这里举行,约谈的主题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上海金融立法”。在座的11位代表中,有8位来自金融领域,很多都是行长、总裁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座谈会上,杨定华首先介绍了正在开展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立法的背景及进展情况。这已是杨定华和财经委员会第5次就金融立法听取各界的意见了。  相似文献   

4.
银发[2015]339号《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10月29日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开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全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需要,本市检察机关发挥在打击和防范金融犯罪中的职能作用的同时,强化金融检察,共同维护金融秩序,联合市金融办、央行上海总部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金融监管部门,  相似文献   

6.
楚梅 《今日上海》2009,(7):19-23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但要完善“一城”——陆家嘴金融城,而且要发展“一带”——外滩金融集聚带。今后,浦江两岸“一城一带”隔江呼应、错位互补,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7.
周锐 《中国人大》2010,(5):15-15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融期贷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务:紧迫。相关方面应通过实施金融开放政策,以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国际化,早日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香港形成合力,共同服务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8.
记者:温家宝总理近日提出“适应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本市将如何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09,(8):12-12
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是“一城、一带、一片、一面”。“一城”即陆家嘴金融城,“一带”是外滩金融集聚带,“一片”为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区和洋山保税港区等专业性金融聚集区,而“一面”指分散在上海各区的金融聚集区域。这是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初步勾画的地理空间。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07,(5):52-52
——激发激活区域金融: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天津复兴北方金融中心。2007年2月27日,上海市长韩正在上海市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下一个阶段要突出“五个重点”,即积极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支持和配合金融基础设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金融法制环境建设,从内容上看,既包含制定金融专业领域法律法规(如证券法、保险法等),也包括完善与金融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金融生态法律法规(如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等);从效力层级上看,既有国家创制的法律、行政法规,也有地方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自1978年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步伐就不曾间断。30年一路走来,留下了串串足以追寻的法制脚印。  相似文献   

12.
横亘在黄浦江边的上海外滩,曾经被誉为"东方的华尔街",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欧洲古典式大厦,展示出她那曾有的金融辉煌。前不久,国务院确定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外滩金融集聚带作为"一城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将再次展现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来,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中国的金融精英们,在日益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上,与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和国外的金融精英们一样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梦想自己能够为培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高素质金融人才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的梦想,也是许许多多金融界人士的梦想。担任上海国际银行金融学院院长之后,我在股东方的支持下.在学院专家圆队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与全体同仁一起,为促进中国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为推进中国金融人才的素质提高,为千千万万中国金融界人士的梦想成真,努力着,开拓着,奉献着,快乐着……——赵晓菊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关于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空间格局、金融人才、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金融发展的体制目标是建立真正的银行,政策目标是稳定物价;金融发展的模式包括金融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和渐进式改革三个组成部分;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思想主要是加强金融发展极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扩散效应。邓小平还提倡通过干中学培养金融人才、引进国外智力、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邓小平的金融发展思想是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陈华杰 《桂海论丛》2002,18(6):8-10
江泽民的金融思想是指导我国金融工作实践的重要思想 ,它包括全面把握金融地位、渐进改革金融体制、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加快培养金融人才等多方面内容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大月刊》2009,(6):12-13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前不久,中央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是继4万亿投资之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又一重大部署,也是我国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经济全球化大势,加快实现金融体系现代化,提升我国综合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应对金融危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建设之核心在人才,灵魂是文化。上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逐步发展为世界瞩目的国际金融中心,胡笔江这样的爱同民族金融业先驱者功不可没,他们为上海金融业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让我们回顾既往,汲取前行的力量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陈龙鑫 《公安研究》2013,(10):35-39
金融安全、有序、高效、稳健运行,对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都极为重要。上海要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先就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近年来金融犯罪高发不下、主体多元化、手段复杂化等一系列发展态势,已严重影响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内控与外防机制,最大限度控制金融犯罪态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世界范围内金融机构的版图正在改写,中资银行纷纷由幕后走到台前,加快海外并购和国际化发展。上海开始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准备比肩纽约、伦敦成为金融新高地。世界各地金融精英也都将目光瞄向中国,国际化金融人才逆势中成为最抢手的“山芋”。鉴于此,就如何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问题,我刊特约记者王慧仪女士专程采访了台湾知名金融专家周瑞青女士。  相似文献   

20.
本市金融党委、金融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开始,就清醒认识到,学习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尤其是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服务他人中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