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最敬仰的伟大领袖,他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毛泽东逝世以后,他不仅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道德准则,其中“吃苦、求知、进步、向上”,就是毛泽东教育后代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能吃苦,这是毛泽东教育子女的一条家规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早期学校教育思想是毛泽东在其学习、教学和办学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多年的学习生活,使毛泽东深切感受到旧式学校课程繁重、方法单一、思想陈旧、校规繁琐、脱离社会实践、教育机会不平等等弊端的危害性.多年的教学办学实践,毛泽东又进一步探索并践行了新的教育理念.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毛泽东就已形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与社会相联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等学校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陈理 《党的文献》2021,(3):9-22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一书,汇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认真学习和研读这部著作,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把握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韩红升 《党的文献》2005,2(6):25-28
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实践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确的对象、宗旨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实践,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对人民教育问题进行深人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结合不断变化了的形势,江泽民提出了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为我们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准则》贯彻落实好是个重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时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思想,在毛泽东时代已具雏形.在理论方面,毛泽东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是重视"思想上建党".他从党建的角度在"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学习"四个层面上成就了他的"学习型政党"思想,构建起中国党的学习教育观.在实践上,他不但加强自我学习,还大力推动全党的学习教育,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做出了艰苦而巨大的努力.重温和学习毛泽东关于"学习型政党"即政党、学习教育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现在以及今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主观能动性思想是毛泽东哲学中最有特色和最精髓的部分.文章分析了毛泽东主观能动性内部结构层性:从感性认识能动性、理性认识能动性、实践能动性、意志能动性显示出从低到高的层次,并对这一层次的理论意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中,对干部培训、平民教育、妇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务人员的培养教育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毛泽东不但亲自制订教学计划,执教上课,还在教学中提出了新颖独特、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为形成内容丰富的毛泽东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闽西苏区的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干部,提高了闽西苏区人民的文化素质,有效调动了闽西苏区人民参军拥军的积极性,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与胡耀邦同为湖南人,同受湖湘文化的熏陶而具有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性格。毛泽东很信任胡耀邦,曾在延安称赞胡耀邦"思想敏锐,口若悬河",并且着意培养胡耀邦。而胡耀邦一生最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1981年7月1日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党的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和大批干部,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杰出而伟大的军事家,不仅是因为他的"用兵如神",亲自指挥了无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战役,还体现在他创建了一个科学的军事理论体系他自己曾经说过。这一辈子就是在打仗中度过的。可以说,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最光辉、最成功、最精彩的活动领域是军事领域;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他最丰富、最完善、最系统的理论内容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毛泽东的人生中,他最富丰采、最有激情、最难以忘怀的岁月是在战争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理论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面挖掘和阐述.<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人民服务,最伟大、最光荣、最神圣,这是毛泽东人民性中的价值观。毛泽东具有人民性、求是性、包容性和坚韧性的品德,人民性排在第一位。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人民"。毛泽东最有影响力也最能反映他品德的题词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人民性是价值观、历史观、方法论的统一。为人民服务,最伟大、最光荣、最神圣,这是毛泽东人民性中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曲晓溪 《世纪桥》2014,(6):10-12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政治优势和力量源泉。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宝贵历史经验和总结,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观点和行动准则,是党的全部活动最基本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重点阐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方各级党组织在土地改革中,放手发动群众,贯彻和落实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历史过程,展现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历史贡献和作用,揭示了毛泽东群众路线在黑龙江土地改革中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义 《党史文苑》2007,1(1):48-50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认识的来源,又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产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农民的认识奠定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调查研究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如何密切党群关系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深入实践,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等思想.梳理毛泽东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阅读过的大量历史典籍中,《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他情有独钟、最喜爱读的史书之一.毛泽东谈论三国故事纵横捭阖,如数家珍;他谈及三国人物也是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虽然他所说的、写的多是片言断语,但反映了毛泽东敢于反传统而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也是毛泽东战略思想、军事斗争经验、军事指挥艺术等方面的成熟阶段.因此,在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中,在战争规模宏大、战斗频繁激烈、作战形式多样的复杂条件下,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辉煌战绩,极大地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现笔者谨就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和尼克松.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导师,一个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脑.世界在伟人的情怀中运转着.毛泽东对杜波依斯说,他想去密西西比河游泳1959年3月的一个早晨.武汉东湖.毛泽东起得很早,在湖边散了一会步后,便坐下来吃早点.7点整,毛泽东的老朋友斯特朗来到东湖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的美国观经历了赞扬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戏剧性的变化;美苏关系是毛泽东的美国观推演的国际背景,而美国对华政策则是毛泽东观感、认知和评价美国的基本尺度;毛泽东的美国观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又兼备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它显现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结与现代化追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