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地位的会议。经过20年实践的反复检验,越来越证明它是有着极其深远历史意义的。本文就思想解放运动、社会发展史、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它的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古代历史告诉我们,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兴起,使中国古老文明五彩缤纷。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学以后,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说,经过各个朝代的修改、补…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12):19-19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转折,但同时又催生出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使中国革命和建设转危为安,从挫折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看,既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80年来,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共发生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五四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使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理论指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看,既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80年来,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共发生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五四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使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后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就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及党的十五大为标志的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90年前爆发的那场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气势恢宏,震古烁今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6.
0年前,邓小平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新的人的解放运动,它深化了本世纪初提出的思想解放的主题,并为今后思想解放做出了方向性规定。一、解放思想与解放人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根源于开创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建党95周年之际,重温延安整风,有着特殊意义。延安整风运动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对党在新形势下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启示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有领导、有步骤、与时俱进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延安整风是我党开展得最早、最成功的一次马克  相似文献   

8.
整风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所进行的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对全体党员和干部一次世界观、方法论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全面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此深刻、全面的思想解放运动,建党以来还是第一次。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写下历史的新篇章.思想解放是五四精神的重要构成.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和民族尊严的自觉担当,这个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近代中国,呈现了两次思想解放,一次是摆脱中(旧)学的思想束缚,转向接受西(新)学.另一次是摆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束缚,转而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是思想解放的又一体现.历史证明,不解放思想,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根本无从谈起.五四精神内涵的思想解放,在民族遗产构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五四”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一致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一、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向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木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内在…  相似文献   

11.
《前线》1998,(5)
坚持实践标准推进新的思想解放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二十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一场由“真理标准讨论”所开启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促进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探索,北京市委研究室、中国辩证唯...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前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功卸除了"两个凡是"套在人们头脑中的精神枷锁,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并进而促成中国历史的大转折做了思想铺垫。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实践理性的回归,科学精神的重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中国20世纪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抚今思昔,回顾我国20年改革开放走过的路程,放眼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光明的未来,使人更加深刻感到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深远的、广泛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运动史上划时期的一次群众运动.同时,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知识分子的界碑,划出了一条明白的界线.为了更好地分析五四以后知识分子的分化的原因,有必要对五四前夕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作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15.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举凡伟大的社会变革,无不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为社会变革充当先导,社会变革为思想解放提供动力。这是由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发展也不例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蓬勃向上,充满活力。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有力地证明了30年前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启的思想解放运动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可以断言,如果没有那场深入人心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就不可能有正在现代化道路上迅速前进的今日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个重要会议,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继遵义会议以后,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次全会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历史时期。这次全会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同中国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始终是同我们党解决自身的思想路线紧密相连,是以每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契机的。二十年前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记,就在于揭开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端正了学风,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因而成为新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起点。(一)中国百年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振兴离不开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又恰恰在于同国家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上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以破除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为出发点的,否则,思想解放运动使失去其现实意义,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息息相关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树立世界眼光,使思想现代化,就是要更加坚持科学发展观,破除唯GDP论和对GDP的盲目崇拜;就要继续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要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就要突出抓好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断优化政务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五四”精神及其实质80年前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运动旗帜鲜明,规模宏大,意义深远,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五四运动始终贯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直接得益于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就不可能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不仅有效启动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也促进了对外开放。正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使中国二十年来走上了富国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