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被当地群众称为“种子大王”的云南省昆明市坤华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美华,只是昆明市官渡区矣六乡五腊村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从1985年经营蔬菜种子销售至今,凭着良好的信誉和雄厚的实力,从一个只有几千元资金的种子销售服务部,发展到现在拥有500万元资产,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开发为一体的专业种子公司。1985年,她家的自留地被定做区蔬菜试种地,由于她勤劳、好学,很快掌握了农业科技知识,试种的早熟大白菜、早熟甜椒等获得了成功,使她深受鼓舞,更增强了信心。她充分认识到优良的蔬菜品种对农民增收的重…  相似文献   

2.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3.
2006年,乌苏市哈图布呼镇喇嘛布楞村的蔬菜大棚发展到30多座,春天,村民们忙着育苗种菜,盼着蔬菜及早上市,卖个好价钱,村委会主任王建中却将自家院子里1亩来地的大棚拆掉了——他的妻子要忙承包地,他担任村干部,实在没有时间管理自家的大棚。有人惋惜地说,老王如果不当这个村主任,光大棚蔬菜一项,一年就要增收1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乡木树村,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大棚蔬菜和经果林管理。该乡党委书记龙书林高兴地说:“多亏了人大代表的引导,才使木树村的农民走上了农业产业化路子。目前该村种上了230多亩大棚蔬菜和1000多亩经果林,每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前进》2010,(9):57-57
小召村位于陵川县城北郊,由9个自然村组成,村民2460人,耕地面积1587亩。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200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6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是一个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的村庄。  相似文献   

6.
《中国统一战线》2010,(12):24-24
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委统战部将农村扶贫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力帮助扶贫村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共完成帮扶资金投入117.2万元,其中协调投入114万元,单位自筹3.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帮扶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依托本地优势致富乡里的东郭镇,总面积85.8平方公里,人口8万。改革开放使这个镇的农业、工业、蔬菜林果业、畜牧水产业有了全面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已迈向小康之路。 东郭镇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子。在短短的几年间,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的收入年年增长,粮食实现了自给有余的目标。镇政府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时制定了发展商品农业的规划,先后在全镇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其中冬暖大棚、春暖大棚等保护地栽培4万亩,形成了四季长青的蔬菜种植基地。年产各类鲜菜2.1亿公斤,产品远销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20多个省市,年创产值近2亿元。栽培果树1.4万  相似文献   

8.
郭峥 《前进》2013,(4):43-44
近日,从孝义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程标杆项目之一的振兴街办桃园阁食用菌大棚基地获悉,食用菌长势良好、大棚收益可观。据项目负责人李海文介绍,今年食用菌大棚每座预计收入可达1.5万元,项目纯利润有望突破60万元,将为安置在基地中就业的邻近村失业农民每月增加直接经济收入1500—2000元。李海文的成功创业,充分彰显了孝义大学生村官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桃园阁的发展全面体现了孝义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程从探索逐步走向成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赵莉莉 《创造》2002,(2):27-28
呈贡县是云南省闻名的花卉、蔬菜、水果生产、销售大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尊重农民的意愿,对农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重视引导、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对发展菜、花、果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2000年末,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3万亩,果园面积增加到7.8万亩,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到1.029万亩。基本实现了“218l”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目前全县已形成了86个菜、果、花生产专业村,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化生产。至2000年底,全县累计投资1.614亿元,建成占…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任丘市高召村是一个天主教徒聚居村,共有信教群众457人,点全村人口总数的77.1%。市委统战部与该村党支部一班人多次共同研究,帮助信教群众找脱贫致富的路子,最终商定,利用靠近白洋淀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很快信教群众家家都有了蔬菜大棚。为了提高蔬菜的产品质量,实现科学化管理,通过上下协调,与北京农科院、沧州市农业局、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等科技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聘请这些单位的农业专家不定期来村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徐艳 《政协天地》2012,(6):33-35
500万元被征地村和村民股份合作经济项目扶持资金,700万元“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就业培训资金,1亿元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养老保险补助陆续到位;7.5万亩市级直控蔬菜基地,50万头的生猪直控基地,3万亩的直控水产品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1,(4):52-52
1999年,泸水县上江乡实施了蛮云村国家特种债券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27.3万元,其中国家代赈407.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20万元。项目的实施,使上江乡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大幅度得到改善,为广大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首先,项目建成高标准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地6500亩,改善灌溉面积4655亩,新增灌溉面积1410亩,当地的水利化程度由原来的70.68%提高到91.34%,年可增收粮食1250吨,创收188万元,按人均口粮400千克/人计,可解决3130人的口粮。其次,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  相似文献   

13.
邱烜  黎炳锋 《当代广西》2012,(8):65-F0003
西林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生态西林,改善山区民生”的主题,因地制宜。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上落足笔墨。描画山区的生态蓝图,绘制了一幅绚丽的民生画卷。到目前为止,全县秋冬种蔬菜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其中连片西红柿1000亩。亩产值达1.3万元以上;林下养鸡出栏267万羽:茶叶面积11.26万亩:水果面积接近12万亩;竹子面积3.7万亩。去年,西林获得了“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沙糖桔之乡”两项国家级荣誉。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6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4.07亿元,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城建投资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5%。  相似文献   

14.
正"1亩富硒蔬菜收入2.7万元,加上在合作社务工和年终分红又得到4.2万元。"盘点去年合作社带来的收益,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夏里村村民李盛全乐了。去年,夏里村像李盛全这样发展富硒种植的600多户人家有八成年收入超5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个昔日矛盾纠纷多、群众争吃低保的村,咋变了样?田还是那块田,群众的收入怎会大变样?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到实地一探究竟。党员带头水田以小并大  相似文献   

15.
最近.岑巩县大有乡腊恰畈村村民周贤仁从同村村民洪以明家门前路过时.被洪以明家的狗咬了一口,两人因狂犬育苗费用而发生激烈争吵.围观群众谁也没有办法。这时.黔东南自治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腊恰畈村委会主任张能贵闻讯赶来,随即管上了这件“闲事”——经过劝说调解.洪以明支付周贤仁注射病狂犬育苗的全部费用.一起纠纷终于圆满解决。村民们告诉笔者:“类似这样的闲事一年张代表至少也要管50多件。因为这种得罪人的事.其他人谁都不愿意干。”  相似文献   

16.
日前,蓟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行二十余人先后来到津蓟高速两侧2万亩设施蔬菜带、桑梓镇西瓜大棚、花卉大棚基地、洇溜镇安定庄大棚示范基地,实地查看了设施农业建设隋况。  相似文献   

17.
刘义明 《政策》2003,(6):30-30
地处江汉平原北部的云梦县,是全省版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近几年来,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把蔬菜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来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规模、抓品种、抓质量,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鲜菜58万吨,产业产值4亿元。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3亿元。2002年,一举夺得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先进县的桂冠。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14,(10):65-65
农业“高精专”,农民致富有新路。定襄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在,全县设施农业已经达到了5800亩,以甜瓜、蔬菜为主要作物的设施农业亩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最高达1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对“扶贫攻坚”的思考吕胖苟《山西日报》曾载“两则新闻”,一则是“大棚里的小康村”,说文水县孝义镇北武度村的干部和群众依靠科技发展蔬菜大棚走上了富裕路,被人们誉为“大棚里的小康村”。一则是“治穷不治本,损将又折兵”,说壶关县城关镇龙潭河村,在驻村扶贫工...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0,(6)
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土村现有737户、3678口人,耕地面积4025亩。2003年王村百姓迎来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凭着群众的信任和自己的实力,时年38岁的个体老板卢文俊,以高票当选新一届王村村委会主任。上任后,卢文俊带领村委一班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紧抓民众最关心的出行难的问题,千方百计想办法,四处奔波筹资金,最终投资17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