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郝晶 《前沿》2011,(2):98-101
劳动者民主参与权的合理行使与有效保障有助于劳动权利与资本权利的契合,实现劳资双方利益最大化。同时,劳动者民主参与权不是一项绝对权利,需要予以必要的限制,限制的方式包括制定正当行使的原则、外部监督机制以及要求劳动者承担必要的义务。另外,为确保劳动者民主参与权的有效运作,我国立法应在承认劳动者、企业、国家与社会对劳动者民主参与权实现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制定该项权利的行政保障机制与司法救济框架。  相似文献   

2.
程言君 《前沿》2006,(3):32-38
人力产权是从产权理论和产权制度角度,对生产力中人的要素的各项权利的界定,可定义为劳动者劳动技能及劳动成果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以人力产权概念代替劳动产权概念和劳动力产权概念,不仅有经济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国企产权改革中职工人力产权的肯定和维护十分重要。利润分享制应该成为重要的人力产权企业实现机制,构成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原朝阳 《人民论坛》2014,(7):126-128
职工的民主参与是指包括企业和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依法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权利。文章依据《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论述了职工民主参与的内涵、法律依据和法定形式,提出职工民主参与制度不仅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人权》2007,(4):8-15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2006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蓝皮书共分九部分: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努力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职工的社会权利、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从法经济学维度探讨民宅商用问题赞成者与反对者的权利相争,建议通过利益调节来达成权利间的契约,从而提高产权利用效率、促进财富创造最大化;从治理理论维度探讨民宅商用问题,能有效化解"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问题。法经济学倡导的提高经济效率与治理理论推崇的参与式民主的有机配置将会促进民宅商用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诉求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动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劳动者权利的健全与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劳动者最主要的权利是劳动力所有权。社会主义强调劳动者权利,市场经济注重劳动力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劳动者权利与劳动力价值相统一。劳动者权利主要是通过国家实现的,而劳动力价值则主要是通过企业与市场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劳动者的安全卫生保护方面来说。落实劳动者的各项权利属于硬性指标。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才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包括三个部分:基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基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为人民各项权利的真实享有创造必要的条件;基于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国际环境,在揭露资本主义民主虚伪性的同时利用其有益成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9.
财产权利和民主发展密切相关。财产首先是一种历史性的观念,17世纪以前,私人财产权也包括公共财产权。17世纪之后,财产的内容被窄化为私有财产,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经济权利观的基础。自由主义民主财产观认为财产等同于私有财产,财产是一种对于物的权利,而不是关于收益的权利,其功能在于对个人劳动的刺激和诱导。自由主义民主财产观狭隘性导致自由主义民主在当代呈现出许多的弊病。参与式民主则致力于重建一种深化民主发展的财产权理论,扩大而不是窄化公民财产权的内容,将其扩展为一种包含着公民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经济权利。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障世界》2005,(2):26-27
劳动合同规定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规则,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规范,落实这些规定,有利于确定双方当事人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情况下,书面劳动合同作为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约定的记载,是及时解决劳动争义的有力佐证,这时维护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现今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对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殊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新的投资是由社会所调控;不存在资本市场;对外贸易不是“自由”贸易;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资本家可以发挥作用。但这一模式存在着工厂民主与大工业生产管理权威的矛盾;工人管理的企业缺乏普遍的适应性;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和实现途径的虚幻等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制度深化改革的对策黄德鸿,张谷劳动制度的构成,按现代西方劳动力经济学(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二元理论)观点,大致可分成两部分:一是(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二是(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指的是企业内部劳动力工资及人员分配受一系列行政权利...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每一个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  相似文献   

14.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2,(16):10-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下称《管理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实施将为保障企业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网络改变了民众的生活,也深刻地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网络民主对于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础民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统战宣传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时代,我们要积极探索网络民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权》2007,(4)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2006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蓝皮书共分九部分: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努力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职工的社会权利、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张鼎良 《前沿》2011,(4):33-35
马克思的民主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它对无产阶级民主做了原则性论述。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仍然指导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全和发展。当前,探究马克思的民主理论,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8.
职工的民主参与是指包括企业和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依法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的权利。文章依据《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论述了职工民主参与的内涵、法律依据和法定形式,提出职工民主参与制度不仅是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别业超 《政策》2007,(5):43-4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继承和发展,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0.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十五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改革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农村股份合作制是以社区成员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民主管理为特征的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新事物,人们不但关注它的资本(生产要素)的聚集。运作,更关心它的分配问题,本文拟对之作简单分析。一、要素分配是对传统公有制分配结构的突破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分配结构是建立在单一所有制结构基础上的,由于投资主体单一,国家或集体是经济组织唯一的产权主体,特别是在被认为“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