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和老伴儿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不管是从脾气、性格、饮食乃至出生地,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我是南方人,她是北方人;我喜欢吃米饭,她喜好面食;我比较瘦,她身子胖;我爱动,她喜静;我生活有规律,她向来随心所欲;我是急脾气,她是慢性子;我性格外向,她内向;我兴趣广泛,她什么也不好;我爱说爱笑,她少言寡语;我心直口快,她四平八稳;我千活快、见效果,她动作慢、不出活。  相似文献   

2.
警界女杰王恩琴欧阳春中,刘祖贻,唐友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每个人都在踏出自己的足迹。如果你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与她擦肩而过,她那普通的衣着和容貌,决不会使你刮目相看。但是每一个了解她事迹的人,都会对她肃然起敬。她,就是永州市徐家并派出所副所长、"中...  相似文献   

3.
中奖500万     
他和她结合时,都是二婚,他对她很满意,说是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她对他很赞赏,说是终于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和她都宽容大度、知情达理,他从不问她过去的婚姻,怕提起往事伤了她的心,她也从不追问他先前的家庭,怕破坏了两人和谐的气氛。他说,我们今生有缘,天造一对;她说,我们是前世有约,地设一双。  相似文献   

4.
提起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张蕾,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正在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学位;熟悉她的人还知道,她承担的经济法、民法、企业法、竞争法等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教学效果优异受到特殊奖励;熟悉她的人还知道,她主编的《仲裁法》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她承担的部分课题和学术论文也受到好评。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这样一位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都很优秀而且已届中年的女教授还去攻读博士学位,按她自己的说法是,这其中大部分原因归结于出生于那个特殊时代人的特殊经历。 张…  相似文献   

5.
长城 《廉政瞭望》2009,(12):50-51
14年前,年过而立的她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公职与舒适的日子,开始一种“另类”、“边缘”的生活,歧视、压力、挫折、冷眼、恶语纷纷向她袭来,令她一度患上抑郁症。 14年来,她带领团队累计为七八万名妇女提供了免费法律咨询,组织的各种活动已经使10多万人受益…… 她是中国公益律师第一人,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妻子。  相似文献   

6.
彭秀勤 《学习导报》2013,(14):19-20
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那个给予自己爱、宽容、微笑的启蒙教师,因为喜欢她,我和小伙伴们轮着扮她、扮她的学生,过老师的瘾,做教师的梦,记得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那个给予自己爱、宽容、微笑的启蒙教师,因为喜欢她,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找来木板,涂上墨汁,弄来粉笔,轮着扮她、扮她的学生,过老师的瘾,做教师的梦,乐此不疲,这个梦干净得让人舒服、纯净得让人向往。  相似文献   

7.
“犟姐”(小小说)石怀森"犟姐"真名姜洁,是我阿舅的女儿。她人长得眉清目秀、亭亭玉立,但为人实在,办事时爱认死理,是"巷子里扛椽子──直夹直去"的那一类人。所以和她熟的人都喊她"犟姐",而不叫她的名字。高中毕业后,"犟姐"考上了粮校。去年8月她从粮校...  相似文献   

8.
商艳燕 《党课》2012,(13):103-104
一直觉得,母亲是离我最近却又是最远的那个人。小时候觉得她重男轻女,对弟弟过分的溺爱让我与她越来越疏远。长大一些,不喜欢她的市井俗气,不喜欢她胖胖的身材。即使有与她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也装作读书,很少与她谈心事。她不会拉我的手,我也不会陪她逛街,而依偎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村官妈妈     
小小的居委会主任和资产过亿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也许大多数人更愿意做后者,而她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大多数人更愿意让自己的生活离吸毒、犯罪、贫困远一些,而她也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她就是玉溪市红塔区唯一的一名女村官王秀珍,同时她还是一个拥有9个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老板。她为6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先后帮助100名青年健康成长,被当地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王老娘”(当地方言称“姑姑”为“娘”)。  相似文献   

10.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也许走伍校旧与人擦肩而过也不被人注意;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孩,因为她拥有很多荣誉:同家纵奖学金、“尤洛卡”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会十部、优秀学生标兵、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  相似文献   

11.
张菊新1977年从原河南医学院毕业来到省人民医院工作,一干就是30年。她外表文静,初一接触给人一种“冷”的感觉。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颗对病人、对同事火热的心。  相似文献   

12.
丁玲是延安时期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传奇人物,她大起大落的人生,半个世纪以来始终为人们所怀念。她以她的磨难、委屈,成为了一个坚强的人;她以她的作品书写的人生,成为了中国文坛上的一颗举世瞩目的巨星。  相似文献   

13.
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心声     
我们的心声本期是《内蒙古宣传》出刊第100期。几度春秋,几多关怀,几多华发,薄薄的《内蒙古宣传灿落成几多丰姿。她凝结着多少无言的关怀,真诚的心血,是多少人智慧和汗水浇铸的宣传思想之花;有多少人为她默默的笔耕,有多少人为她梳妆打扮,有多少人奔波在工厂、...  相似文献   

15.
马铁 《党史纵横》2008,(6):27-29
王云峰的名字对沈阳人并不陌生:当年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王云峰是个搏击潮头的风云人物,沈阳人几乎家喻户晓。她在联营公司工作10年,挣了14个“联营”,她在国内首创“国营合同工”的概念;她给优秀职工颁发纯金的奖牌,并请来中央首长亲自颁奖;她的一个创意救活了灾区企业,县长带着150人的秧歌队上门感谢;后来她担纲筹办经营沈阳商业城,把当时这个沈阳最大的百货商店搞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6.
游宇明 《求贤》2006,(5):45-45
我认识这样一个女人,此人表面上对谁都非常热情,内心却分得清清楚楚。她家里常年准备了三种茶叶,领导和对她有用的人来,泡两百多块钱一斤的碧螺春;同事、朋友来,泡三四十块钱一斤的本地毛尖;与她关系相对疏远的人去,则只能喝三四元一斤的乡间土茶了。她后来调离了这座城市,但前往送行的人很少,大家都说这种势利小人不值得尊敬。  相似文献   

17.
罗永红 《学习月刊》2010,(18):121-122
正如歌中唱到:“江湖有一条吉庆街,街上有个女人真不赖,她为人正义又慷慨,还有一个博大胸怀,她对人热情性格爽快。大家都热情的称她‘亲爱的三姐”’。  相似文献   

18.
“在刘黎姐的法庭上,无论当事人是谁都不会‘炸’。调解时,她就和当事人坐在一排椅子上,人家信她、服她。”提起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的刘黎法官,一名年轻法官用这样朴实的话这样评价她。  相似文献   

19.
从警30年来,她从一个基层的民警逐步成长为一名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委员。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她始终在寻觅着一份属于警察这个特殊职业的快乐。她是个普通人,从不把豪言壮语挂在嘴边,但她的一举一动,她的工作激情,却感染了很多人。她就是云南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委员、警令部副政委、警令部党总支副书记俞明晖。  相似文献   

20.
王懿霖 《求贤》2013,(11):20-21
联系采访刘春玲的时候,听着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便觉得她是一个爽朗直率的人。而真正采访见到她本人时,更印证了我的判断。与刘春玲交谈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把她和她办公室内温暖的阳光联系起来——在这个起风的季节,室内的阳光温暖,但不灼人;有时说到严肃的问题,她又像一阵清风,让人警醒,但不寒冷。这次采访,就是在这样的温度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