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前沿不一定就是研究热点,而是推进学术问题研究过程处在最为前端、最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的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处在最前端的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究竟是怎样的?什么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这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它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需要、是否可能、究竟何以可能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如何时代化、大众化等问题;中国道路的价值与全球化时代如何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也应该注意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经验,包括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周前程 《桂海论丛》2011,27(4):26-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何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何为真正的中国问题这两大基本问题。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何为马克思主义的探讨,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研究。由于缺乏中国现实问题的支撑,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日益脱节。结果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在中国社会中面临着边缘化的现实困境。只有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首先拟从把握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出发,然后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联系,以此全面准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爱梅 《传承》2015,(1):80-81
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保持时代感和创新性,这为培养社会公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挑战和改革方向。从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内涵入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6.
刘娟  陈淑琼 《前沿》2013,(10):60-6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是对人类的特殊群体———农民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是源于两者皆以"人"为其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既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思潮扬弃的结晶,又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对教条主义的产物。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不仅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举世成就。当下,在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关键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完成好赋之以形和付之以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认清中国基本国情、提高理论创新能力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问题,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主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特历史地位,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着鼓舞作用,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徐庆东 《前沿》2004,2(1):45-4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 ,对于坚持和发展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的分析研究 ,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实践需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核心在于应用 ,本质在于创新 ,目的在于“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归宿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为新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关键,包括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属性,以及中国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关系、思想文化内涵等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发展,其发展演进的过程是学习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易彪 《求索》2014,(4):17-21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人们生活水平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世界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进步与发展的背后,备种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逐渐成为了世界备国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转变了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态度,并且开始深入衡量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所具有的意义。最近几年我国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加紧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研究,并加强了与发达国家学者之问的学术交流,以便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叉开始了崭新的历程。从整体上舌,我国政府顽行的一系列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强劲的动力,我国一次次的实践经验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有力的基础。但由于人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中国化的重要性,以至于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此,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并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及其中国化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此外还介绍了我国生态学建设的现状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中国化之问的联系,以此为生态建设研究提『盐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围绕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重以集体智慧的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陈澎 《求索》2008,(6):92-9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作了新的思考;二是从全新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了实践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区分;四是从现代性背景下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个历史概念,更是一个极其广泛而又深刻的理论范畴,它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观、条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赵飞 《传承》2012,(8):38-3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并把这些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论述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19.
施维树 《求索》2007,(4):49-5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逻辑层次。前者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后者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前者强调结合,后者强调发展,二者密不可分。历史性和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特性。历史性强调理论的与时俱进。民族性强调中国时空架构和民族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在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该学科博士生导师的科研成果类型、专业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的分类统计分析可知,从事该专业教学和研究相关教师及研究人员在知识背景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研究方向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等方面.然而,该学科发展还不够成熟,学术队伍有待进一步整合,学术传统尚未形成,学术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学科建设上尤其不能简单地诠释党的历史理论和创新理论,更不能与党史、党建学科雷同,混淆学术研究与一般性宣传的关系.事实上,该学科基本研究取向是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学术支撑,为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该学科的知识基础包括: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近代世界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