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哲莹 《德国研究》2016,(2):F0002-F0002
6月17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在中德大楼德文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6)》新书发布会。《德国发展报告》一书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分析与评述,今年重点关注欧洲难民危机背景下的德国。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共同体到后古典民族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演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解朴 《欧洲研究》2012,(2):33-48,160
长期封建割据造成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晚于英、法等传统西方国家。其建立民族国家的路径是先有民族,后有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是建立在由血缘、历史、语言、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这一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构成了德国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受到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较为特殊,这也决定了其融入西方过程的曲折与漫长。20世纪90年代,两德重新统一后,德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一样进入后古典民族国家形态,将主权部分地让渡给超国家共同体。德国民族国家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欧盟治理结构中的"新德国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郑春荣伍慧萍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德国发展报告》逐年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介绍与分析,为了解和研究德国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发展趋势及相关学者的观点。2014年版发展报告的政治篇盘点2013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详细论述几个主要政党在大选中成败的原因,对德国政党格局未来可能的走向进行了研判;经济篇对德国的经济形势进行综述与展望,分析德国在欧洲治理中的角色,探讨了德国"重新崛起"这一命题;外交篇重点研究德国新政府的欧  相似文献   

4.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12,(2):129-F0002
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德国发展报告(2012)》首发会于5月20日上午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大楼举行。同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周家伦在首发会上致辞说,《德国发展报告(2012)》是同济德国研究中心(基地)推动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它的出版使同济在德国研究领域的出版物形成了系列:从《德国快讯》半月刊,到《德国研究》专业季刊,再到德国发展年度报告。今后,  相似文献   

5.
《德国研究》2015,(2):F0003-F0003
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任国强 《德国研究》2003,18(3):48-52
19世纪是德国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并最终形成民族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后成为德国国歌的政治抒情诗“德国之歌” ,为把握该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及其对 2 0世纪德国社会发展走向的影响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德国研究》2015,(2):145
<正>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德国文化价值观念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文化价值观念对教育的影响刘国莉在德国,教育一直被视为民族复兴,振奋民族精神,使民族、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的最有力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德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一直对教育产生着重大影响。早在1524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就在《致德国各市、镇长...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前,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曾经预言过,二十世纪将是民族的世纪。不幸的是,历史被这位伟人言中了,前南斯拉夫便是佐证之一。从1981年以来,南斯拉夫接连出现民族冲突,致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昔日和平的南斯拉夫已成了今日各民族自相残杀的战场,成为世界公众注目的热点之一。为什么南斯拉夫在短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呢?  相似文献   

10.
《德国研究》2013,(2):129
本刊讯《德国发展报告(2013)》(《德国蓝皮书》)发布会于5月10日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董琦出席并致辞。《德国发展报告》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一本,今年是第二次出版,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角度,全方位剖析了2012年欧债危机背景下的德国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审慎预测。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于5月31日下午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对德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吴志强表示,同济大学未来30年在对德合作方面将致力于两个新的发展目标:一是由"对德的窗口"向"对德的门户"的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工程科学合作提升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全面合作。藉《德国发展报告(2014)》发布之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还召开了以"大选后的德国何去何从?"为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伟大事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统一于以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3.
夏新华 《德国研究》2005,20(4):48-51
在德意志民族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德国法律文化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个性,具有鲜明的特性:第一,德国法律文化体现了日耳曼固有法文化与罗马接受法文化的双重性;第二,德国法律文化存在着国家主义、团体主义的价值追求倾向;第三,德国法律文化崇尚思辨理性,强调法典化和立法技术;第四,德国法律文化也体现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派与德国特殊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明 《德国研究》2008,23(3):48-53
本文作者分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观实质及其民族(国家)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德意志特殊道路的关系。作者认为,历史学派的民族(国家)主义为德国的特殊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也为其悲剧性结局负有部分责任。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引起中国经济学家客观地分析和探讨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黎四奇 《德国研究》2006,21(2):59-63
萨维尼为19世纪历史法学流派的先锋人物,其提出了德国法构建中的民族精神性,即认为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自给自足与自我演进的过程。然而,结合历史来考察,其不仅仅在于构建民族性的德国法,而在于实现“民族→民族精神→国家精神→民族国家”之目的。因此,与其说其民族精神是一个法律之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性的术语与口号。  相似文献   

16.
访民德随感     
一、实现了一个心愿什么时候能到德国去看一看,这是我早已孕育在心头愿望,德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德意志民族是勤劳能干的民族。马克思、恩格斯是德意志民族的儿子。德国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的优秀人物,如资产阶级改革家路德,农民战争领导人闵采尔;古典文学家歌德、席勒;革命文学家海涅;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卡尔·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台尔曼,等等。作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员,就  相似文献   

17.
刘立群 《德国研究》2005,20(4):F0002-F0002
本刊讯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第11届年会于2005年10月26-28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 夸年恰逢德国研究会和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20周年,双喜临门,年会因此十分隆重而热烈。 在开幕式暨报告套上,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周家伦、中国欧洲学会会长裘元伦先后致辞;德国研究会新任名誉会长、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作主题发言,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作题为“德国在扩大中的欧盟”的报告。 来自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发展研究所、北大、清华、人大、经贸大、同济大学等约30家单位近百人出…  相似文献   

18.
正主编郑春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报告总体上分析2020—2021年德国内政外交走势政治篇评述"默克尔4.0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下的危机管理/德国的反防疫措施抗议运动/德国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与措施经济篇介绍德国数字转型的进展/对欧洲绿色新政的回应/新冠肺炎疫情对德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劳石 《德国研究》2001,16(3):73-74
本文介绍了德国少数民族索布人的历史、文化、生活及其居住区施普雷瓦尔德的景色。文中还谈到了德国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墓木理论—兼论苏联在民族问题土的历史教训蔡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路线—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四马坚苏共党建教训透析姜跃国际社会与经济日本为何没有进攻苏联工昌滨摘译苏联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民族社会主义的破产—苏联演变及其教训的思考之五马坚奥伊泽尔经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任建华编写(苏联民族问题研究》评价(书评)穆立立列宁与无产阶级专政一一几点商榷梅川苏联侵害阿富汗原因新论’谭荣邦一部研究苏联民族问题的力作—(苏联民族问题研究)评介赵龙庚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对苏联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