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要顺应这一趋势,努力构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俞军 《党课》2006,(1):41-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近年来,我们江苏省盐城市委加快推进“强基工程”,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全面小康建设的“发动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7,(5):56-58
镇赉县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三创两建”活动贯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始终,作为强基层、打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紧抓不放,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康发展,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社旗县委组织部引导农村基层组织以“强基富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经济建设能力,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恺 《唯实》2006,(2):36-3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历史使命和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育农村“新党员”、打造农村“新干部”,建立农村“新组织”。下一步,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我们将以培养技能型党员、建设技能型干部队伍、建立技能型村级组织为抓手,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着力提高村级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使他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体现先进性,确保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苏中前列。我们的基本设想是: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今,全国各地分别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尝试,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条现实高效的路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给农村基层组织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浦区委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委的有关指导精神,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凝聚力工程”和“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切实强化区委抓农村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注重发挥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和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而言,要切实把“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之中,根本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商丘市委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推出了以扶持100个弱村、培育100个强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扶弱培强”工程。他们精心挑选1302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其中,选派434名党员干部担任强村科学发展指导员或弱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0.
张振才 《新长征》2007,(2):45-45
扶余县委紧紧围绕“抓党建,兴经济”这一主旋律,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7,(6):4-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位的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提高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充分利用在实践中创造的“党委+基地”、“支部+协会”的新模式,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王宝仁 《求贤》2006,(11):18-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头戏”,各级党组织必须积极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把握主动,勇于突破,以“龙头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能力和农村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为此,建平县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经过深入调研,在全县农村推行了以“一制三化”为重点的村级“两委”班子规范化管理制度,全面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实施“强基富民”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笔者认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就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在着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农村社会的发展稳定,甚至影响到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0):F0003-F0003
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委不断深化“班长工程”,通过定期培训和挂职学习相结合,学历进修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结对共进和设立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了村干部队伍建设,村级领导班子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改善,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进,在发展集体经济、维护农村稳定、动拆迁和村队撤制等重大工作中,村党组织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为此,我们宝坻区委紧紧抓住和用好新的上升期,围绕“打造经济强区、构建和谐宝坻”这个中心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07,(5):6-7
当前形势下,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措施。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三级联创”的整体水平,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领导班子的带头人,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