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包广将  孔建勋 《东南亚》2013,(1):8-18,92
2012年,东南亚多数国家都在实行"新政",各种各样的政改成为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主色调,稳定中求改革是其主要特色。与政改相关联的是,东南亚各国普遍遭遇了较大的社会压力,政改的原动力更多地体现为顺应"民意"。在经济方面,多数东南亚国家保持了高速增长,整个地区实现了超过5%的平均增长率,投资、消费和出口仍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则在争论和妥协中继续前行。在内外关系方面,呈现出内部矛盾增多,对外交往频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对2011~2012年东南亚形势作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由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广西东南亚研究会承办的"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于2012年8月22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王士威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建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秘书长曹平主持研讨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植物保护总站、广西丝绸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代表共60多人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东南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高调"重返",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在东南亚存在的举措。2013年连任后,他将在未来4年继续把东南亚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同时,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其东南亚政策也需要进行"再平衡",应放缓军事"重返"脚步,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方位投入,均衡化、长期化地推进东南亚外交。国内财政限制、中东等地区外交挑战和外交人员人事变动等因素会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东南亚外交有所制约,但其未来政策走向仍将对中国周边外交和中美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保持复苏的态势.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动荡,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减缓的趋势.为应对国内经济的下滑,一些国家开始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实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12年东南亚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从1918年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设立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为配合日本政府推行对东南亚的"经济南进"政策,扶持东南亚日侨企业,帮助日本经济势力向东南亚渗透,台湾总督府以总督官房调查课为中心,对东南亚日侨展开了全面调查活动。本文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所藏总督府相关调查报告的分析研究,考察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对东南亚日侨的调查活动,揭示总督府对日侨调查活动的动因、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及该项调查在日本"南进"东南亚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东南亚研究会主编的"江苏东南亚研究丛书"之三《东南亚和文化交流论集》(作者王介南,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江苏省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将由军事谊文出版社年内出版,作者长期从事东南亚语言文化教学,并致力于东南亚历史和现状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有《中缅友好两千年》、《伊江扬子友谊颂》(译)、《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代表美国政府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明美国"重返"包括老挝在内的东南亚,然而,美国在东南亚始终存在,实无"重返"一说。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印度提出"向东看"政策,拉开东进东南亚的序幕。2014年,印度进一步提出"东向行动",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印度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是在美国、日本等国推进"印太战略"和东南亚国家开展大国平衡外交的背景下展开的,主要是为了对冲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产生的影响。印度与东南亚合作对地区的潜在影响较大,印度有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又一重要战略力量,东亚地区秩序也可能随着相关国家"印太战略"的推进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积极扩大与印度在东南亚的合作,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后不仅国家的对外工作开始关注东南亚问题,而且与东南亚相关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得到高度重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室、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等先后成立,开启了新中国东南亚研究机构建设的先河。尽管"文革"初期各研究机构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挫折,但在1972年后各项复建工作又先后开展。1978年中国东南亚研究会正式成立。1984年暨南大学、厦门大学获批专门史(中外关系史)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培养国内首批东南亚史和华侨史方向博士研究生人才,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再次进入发展时期。新中国东南亚研究机构的创设和发展,推动了国内东南亚和华侨问题研究,为新中国东南亚区域国别和侨务问题研究培养了研究队伍,为国内东南亚研究的多学科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的伊斯兰教: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已在东南亚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东南亚多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现状进行扼要介绍的基础上,分别从分布及发展、宗教特色、政治性等方面探讨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一些内在特点,指出伊斯兰教已经对部分东南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为现阶段这一地区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伊斯兰运动。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南亚新娘逐渐成为中国台湾省社会的一个特殊人群。本文主要对东南亚新娘嫁入台湾的原因、东南亚新娘在台湾的生活情况、台湾当局对东南亚新娘的管理和扶助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形势2009~2010年回顾与展望——专家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经济还没有复苏的严峻情况下,东南亚各国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复杂局面。由于各国情况各异,在政治上,大部分国家继续保持稳定,个别国家处于不断动荡之中;外交上,大国外交更趋务实活跃;经济上,有的国家增长,有的国家下降。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对2009~2010年东南亚的形势作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2013年,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外交、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情况如何?本刊编辑部邀请东南亚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对2013~2014年东南亚地区形势作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是全球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东南亚华人"华人性"逐步调节、适应、然后进一步演化,形成了与本源"华人性"相异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华语使用"、"传统习俗继承"、"华文教育"以及"与祖籍国关系"这四个维度。而这一嬗变的过程直接反映了东南亚华人因应国际局势外生变量的变化与居住国同化政策、多元文化政策的外在结构性环境变化而发生演变的事实,反映了东南亚华人既秉持一些"中国元素"又融入"移居国元素"的历史进程。事实上,东南亚华人"华人性"的嬗变是华人社会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东南亚研究专家、学者对2010~2011年东南亚形势作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课程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文从笔者现代汉语教学的经验出发,选取东南亚留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策略等角度对东南亚留学生的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政治上喜忧参半,经济上整体上扬,区域合作缓慢推进”。总体上讲,除泰国外,东南亚地区各国基本上都保持了政治社会的稳定;尽管挑战明显增加,但东盟共同体建设以及由东盟主导的东亚合作仍然缓慢推进;东盟国家整体实现恢复性增长,东南亚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保险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的这一行业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在WTO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亚太地区各国从1996年底开始实施保险市场的自由化政策,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面对这种形势,东南亚各国对本国的保险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东南亚保险业改革的经验在许多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