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数字媒介的掌握与娴熟运用是文化遗产数字传承者不同于民间传承人的一个本质性特征.数字媒介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它改变了一切——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甚至文化遗产观本身.数字媒介带来的自由性、解构性、平等化、多元化和创造性,成为文化遗产当代传承中不可忽视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数字媒介改变了当代文艺生产语境,促生文艺批评话语新变。精英批评话语中心地位失落,无法针对新的艺术实践开展有效批评。公共领域向数字媒介倾斜和位移,带来了传统媒体批评话语的衰落。自媒体批评话语有效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对传统批评话语产生挤出效应。媒介赋权使个人批评话语急速扩张,个人的意义生产与信息茧房相伴而生。就此,建构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范式、提高文艺批评家的素养、提倡对话式批评方法,是重构批评话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Web2.0技术的应用,实时交互传播得以实现,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用媒介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一种划时代的变革。德国学者安德里亚斯·赫普(A. Hepp)将这一现象称为深度媒介化。(1)在深度媒介化大潮下,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各领域,给这些领域带来变化。深度媒介化理论在宏观层面,就是对媒介改变社会的勾画与描述,  相似文献   

4.
陈波 《人大研究》2014,(10):45-45
在微信、微博、APP迅猛发展,移动互联思维日益影响并改变国人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当下,提高媒介素养已渐成共识。大众媒介是政治传播的“扩音器”,作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人大代表在媒介素养的“补课”方面,显然比一般公众更为迫切和必需。  相似文献   

5.
付茜茜 《理论月刊》2023,(5):105-115
智能技术在媒介文化生产领域的应用,不断重塑着媒介文化生产与传播形态,也给媒介消费文化带来新变,并体现着技术与文化之间的深刻关联。从文化理论、传播理论和技术哲学理论视角出发,探究智能媒介文化生产及其消费文化生成,可对智能媒介消费文化进行辩证省思。在技术的驱动下,智能媒介有着多元的文化生产潜能,智能媒介文化生产样态出现了多元与“伪自由”的悖论。基于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联,智能媒介语境下的消费文化创造着新的技术文化消费神话,能够实现高效的“符号互动”,并形成网络联动效应。然而,仍需警惕智能媒介文化生产及消费对人类心智与思维模式的负面影响,以及潜藏的工具理性与功利价值观对自由意志及反思能力的侵蚀等。总体而言,一方面应塑造整个社会对智能媒介文化生产与创造力的正面认知,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智能媒介文化消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理性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6.
沈浩 《传承》2011,(3):71-71
微博控,可能是2011年中国网民最熟知的一个词汇了。每天可能有几千万微博网民正在不断刷屏,寻找信息,分享和交流周围发生的新鲜事。随着新浪微博在短短四个多月突破1个亿的用户,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交流和分享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多对多传播形态的社会化媒介。微博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与单向度传播,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韩旭  刘坚 《求索》2013,(9):251-253
网络媒介批评作为一种分析判断是非与得失的重要手段快速成长起来。网络媒介批评相对于传统媒介批评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以新媒体平台中的微博为例,对以微博为代表的媒介批评进行研究。微博的出现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相比刊登在报刊上的媒介批评,微博媒介批评真正开始回归公众、公开。多元批评主体在多向互动中协商.这对于建构新闻业的专业、道德、价值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莉 《新东方》2007,(7):25-27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中,技术从来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字技术的使用给电视业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数字电视的出现。从它诞生之日起,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甚至政府部门都对其寄予厚望。在我国更是如此,而且很明确地把发展数字电视的重心放在数字付费电视上,认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全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是指领导干部通过掌握与媒介交往的技巧,提升自己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的能力。新时期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正确有效引导舆论的需要、打造阳光政府的需要以及推进全民媒介素质教育的需要。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要从改变官员作风、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艺术媒介不但改变了艺术生产力,也改变了艺术生产关系,从而根本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艺术生产方式。艺术媒介分为口头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相应的,人类艺术的生产方式也可分为口头媒介生产方式、印刷媒介生产方式、电子媒介生产方式。"媒介工具论"对艺术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媒介本体论"对艺术前景则持悲观的态度,本文在马克思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发展的"适应论"。  相似文献   

11.
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人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尺度与规范.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这是因为,媒介不只是人们须臾不可离身的信息工具,它还包含着"一套与新技术特质互动的社会关系"[2] ,"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地改变人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并深层次引起"人的尺度"的变化.正如书籍养成了人们线性思考、主动思考、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式;声画同步的电视更容易让人处于被动接受、消极思考的状态;网络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让阅读更偏向于短、浅、快;短视频的兴起则从根本上消解了人类自有印刷文明以来养成的阅读、思考习惯.媒介在带领人们观看世界、了解世界、参与世界的同时,不同的媒介技术,由于其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展现信息的方式各有差别,这些差别在无声无息间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并在漫长的改变中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意识形态.从人类早期延续至今的口语媒介,到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形态,媒介技术已经渗透当下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3]的重要指示,需要直面智媒时代媒介技术迭代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真实的媒介伦理并非存在于媒介组织出版的媒介伦理手册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深层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之中。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有什么样的传媒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媒介伦理,社会结构和传媒体制不变,与之对应的媒介伦理也很难发生实质变化。但是,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可以通过调整和强化最基本的媒介伦理去改变传播理念,改善传播效果,化解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3.
朱锋刚  李莹 《前沿》2014,(9):50-53
新媒介在改变人们原有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模式的同时,解构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颠覆了主体表现形式。媒介素养状况直接关乎人们面对世界的水平,如何提升媒介素养被视作定位新媒介社会功能及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路。这种基于道德立场的解决思路有待从根本上研究拓展。梳理媒介伦理的哲学基础方可有益于推进我们在相关问题上的思考。真理与意见、欲望与自由、权利与秩序是理解媒介伦理的三对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是一个电子媒介占据强势地位的时代。电子媒介的强势正在深刻地改变和控制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使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读图时代”成人“后台世界”门禁失守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使得青少年学生的羞耻感日益淡化和德育教师的教育权威受到质疑。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也对严肃的道德教育内容造成严重的冲击,使道德教育面临着泛娱乐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愈来愈大。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社会雷达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改变了原来的作用,异变为能产生信息的传播工具。它不仅控制了对事件的传播和对事件的说法,而且左右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和判断。在现代媒介日益强盛的权力面前(如果得不到监督的话),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可能将永远处于弱者的地位,从而陷于媒介所虚拟的现实中难以自拔,成为媒介不良信息的最大受害者。社会应当努力寻求各种办法,帮助青少年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媒介作为一种内容产业.它的转型首先是话语方式的改变和转型。任何有效的转型,一定是表现在话语方式能够有效融入社会生活当中,发挥社会影响力,承担社会责任。一是讲道理,更要讲感情。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别、角度、背景不同的圈子。对任何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利益感受和利益评价。这种情况之下,在舆论场中真正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是什么?是情感传播所带来的关系认同效应,这也是主流传统媒体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想要说服人、感染人。想要实现有效的社会沟通,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和关系认同。任何道理都是不可能入耳、入脑、入心的。  相似文献   

17.
邓祯 《学习与实践》2022,(9):129-135
超写实虚拟人是高度类人化的数字仿真人,它借助社交媒体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造出拟像奇观,成为行动者网络中的信息生产者、情感劳动中的社交对象和人机互动中的技术集成者。超写实虚拟人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关系媒介,通过补偿受众缺憾、帮助受众构建认同以及开展集体表演来实现价值与意义。超写实虚拟人的媒介实践可能改变大众的认知模式、交往习惯和生活结构,因此需要警惕其建构的主体数字生活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此后,媒介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观点逐步发生转变,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德等国也先后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世界各国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及经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大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化解“民工潮”的思考徐志忠“民工潮”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宣传媒介,这个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表面上看,“民工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首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每年的“民工潮”,往往和...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式的改变对原有媒介素养提出新的课题,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也在不断消解和挑战现有媒介素养的体系和内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媒介素养体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结合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特征,研究媒介素养的必要转向,将对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