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进存 《求实》2012,(Z1):4-6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即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实现自身的解放然后利用无产阶级的统治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解决的历史课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的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方"政治革命"直接造就了"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离,在促成公民身份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发展了私人任性.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必须由"人类解放"来克服."不间断"的无产阶级革命乃至一定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一般途径."政治解放"不仅导致了"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离,同时还促成了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资本主义的自由与任性不仅造成了劳资间的对立和斗争,而且还导致了民族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必然件随着民族利削和民族压迫的内容.无产阶级革命也必然会采取民族解放的形式,而民族解放也自然成为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的一个必由环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解放的价值关切则是民族和谐.  相似文献   

3.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0页)。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应以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同时解放全人类为主线来形成其体系。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阶级斗争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无产阶级采取的政治行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过渡到废除阶级并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因而它应以无产阶级专政为主轴来形成其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有的同志认为,上述论点不是马、恩、列等革命导师的全面述论。这种提法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后,也要靠无产阶级专政来保卫,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一、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随后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客观规律。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构建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体系,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在还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之前,这些规律必然发生作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需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这些意识形态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必须自觉加以运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运用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原理,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木 《前线》1983,(11)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1.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生产社会化必然要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2.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由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要深刻认识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严格纪律的必要性;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纪律的根本特点;平等性和彻底性是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的根本要求;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党的纪律建设的两条重要途径;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一项长期课题。这些思想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新阶段也将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资本运行的逻辑,即大资本对小资本的不断吞噬,无产阶级的队伍将进一步扩大,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进一步增加了无产阶级内部的竞争,这种竞争迫使无产阶级的工资进一步降低,甚至降低到牲畜般生存的境地。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方式解决贫困问题,由于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运用不触及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行政管理办法去解决贫困问题是没有出路的。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性质和阶级属性、提高无产者生产财富的能力、土地国有化和取消继承权才能使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解放,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规律江泽民主席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政治原则”,“是我们军队的军魂”。他强调,军队讲政治,“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讲政治,首先要讲“军魂”。(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理论,在当今时代无产阶级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阶级。而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只能由无产阶级政党来实现。同时又因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所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将其创立的科学理论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思想。他们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思想基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团结问题,探索和分析了统一战线成员的成分、组成和阶级实质,并对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维护自身的阶级独立性和掌握领导权等重要问题做了阐发。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还未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但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当之无愧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11.
苗贵山 《求实》2007,3(11):13-15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解放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导致这些社会不公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马克_思、恩格斯提出,要消灭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公平,就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此,马克思、恩格斯设计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在政治方面,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经济方面,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在文化方面,培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文化;在社会方面,消除城乡对立,实现社会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廖承志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何香凝的儿子,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道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卢文忠 《世纪桥》2011,(5):52-53
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变革旧社会与建立新政权的英勇实践,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创造了伟大的历史经验。俄国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都是对巴黎公社革命历史经验的成功借鉴和胜利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恩格斯在1847年提出来,以后又不断丰富和阐发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学术界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大力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使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界学术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揭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客观规律的时代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产阶级革命是为了创造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即"两个普遍发展".阶级斗争及其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也不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超越狭隘的阶级意识与民族眼界,坚持世界历史大时代的宽广思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首先是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关于犹太人解放的观点而提出的。与鲍威尔的思路不同,马克思认为,宗教解放与政治国家的完成并不矛盾,政治解放的前提是先将宗教问题化为世俗问题。政治解放就是指国家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解放出来。马克思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经实现了政治解放的国家、市民社会和人权的本质,不仅从理论上指出要超越政治解放、实现人的解放,而且找到了实现这一变革的头脑和心脏即哲学和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宣言 以中国共产党名义写的第一个宣言是1920年11月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共产主义者的理想。阐述了对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见解。主张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社会共有和共用,废除一切暴力机关,消灭阶级。二、共产主义者的目的。主张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铲除资本制度。共产党的任务是组织和集中阶级斗争的势力,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引导无产阶级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产业组合作为未来社会主管经济生命的机关。三、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阐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代表着世界范围阶级斗争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宗旨.消除对人的解放的形而上学的种种错误理解,就要以辩证的态度来把握人的解放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是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解放展现了自身发展的辩证性: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统一、崇高理想与现实运动的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侯惠勤 《前线》2009,(4):15-17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宝贵经验。借助马克思主义,现代无产阶级第一次具有了阶级意识,成为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主体。而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其他国家意识形态的显著标志。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