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龙栋 《唯实》2006,(11):45-47
社会转型和工具理性的扩张,造成了当代中国公共伦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而广泛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它是中国公共伦理生成与践履的催化剂。因此,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提升现代社会资本的存量,是中国公共伦理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日常生活伦理走向现代公共伦理--腐败的伦理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俊 《求实》2006,(2):38-40
当前的腐败现象折射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我国的行政文化还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传统伦理和传统行政文化中的许多陋习仍旧在延续,日常生活方面的伦理习惯依旧极大地影响着现在的政府官员,而腐败的发生与这种陋习有很密切的关系。因而,要过渡到现代公共生活伦理、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必须逐渐培育官员内在的法制意识、平等意识、契约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一支职业化程度很高的现代公务员队伍,形成一个具备现代公共意识、符合现代公共伦理要求的行政文化环境,从而大大降低腐败发生的频率和面积。  相似文献   

3.
当前,腐败现象充斥着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众的腐败现象影响着公共生活。消除公共腐败现象客观上要求我们将建设社会主义公共生活伦理置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焦点位置。对公共腐败的归因分析,从公共伦理观念确立、公共伦理制度的建立、公共伦理规范的完善等公共生活伦理建设的三个方面对公共反腐行动起到促进作用。从文化、制度、规范、教育等多角度多途径促进公共伦理的理性建设,进而消除公共腐败现象及实施公共反腐行动。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和工具理性的扩张,造成了当代中国公共伦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而广泛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它是中国公共伦理生成与践履的催化剂。因此,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提升现代社会资本的存量,是中国公共伦理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既是国家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重参与者量的积累,轻文化主体公共观念培养这一基本事实,提出了以促进公共文化认同为目标的公共文化建设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共伦理形象是政府组织参加社会公共活动以及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时所体现出来的公共伦理精神给民众留下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感知和总体印象。公正、诚信、责任、高效、宽容是政府公共伦理形象的维度。要塑造良好的政府公共伦理形象,还需要政府、大众传媒、公众三方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7.
叙事伦理学通过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现代叙事伦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叙事伦理克服了道德教育中"生活"与"观念"的间距,为个体道德能力的培植找到了现实土壤。它通过构建主体间性关系,形成了陪伴的伦理,从而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叙事伦理所蕴涵的实践理性,有利于提升个体道德实践能力;叙事伦理所营造的道德情境与氛围,有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移情与道德同情能力;叙事伦理倡导教化而非规训,起到了隐性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公共伦理建设方面也是如此.这突出表现在:大力倡导市场诚信;政务公开、关心弱势群体;公民意识带动公民监督;非政府组织的迅速成长;浙商慈善带动平民慈善.由此构建的公共伦理精神给人三点启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制度伦理来促进公共伦理;媒体的引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与职业伦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成福 《新视野》2003,(3):25-27
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职业主义是一种神圣的召唤,它呼唤公共管理者以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职业卓越和绩效,实现服务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职业主义要求公共管理发展一套职业的伦理,并且要求公共管理者实践之。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的核心是提供公共福利、忠实执行法律、承担公共责任、为社会树立典范、追求专业的卓越、促进民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政府信任逐渐成为吸引公众注意力的主要议题。政府信任作为社会最大的信任,是发展政府权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基础。公共伦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反映着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对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态度和基本立场,在公共伦理的视角下,如何认识和化解我国政府信任危机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公共伦理教育是高校青年学生树立伦理观念、健全伦理人格和生成伦理素养的基本途径,具有“软法”规范、公共精神塑造和个体道德激励等实践特质。考察高校公共伦理教育实践,目前仍存在把伦理知识教育与伦理教育相互混淆、专业课程教育与伦理教育相互割裂、伦理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较为落后和专门性规范化的伦理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从推进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彰显伦理责任与风险教育的价值特色,创新伦理教育教学的实践模式,完善专业性规范化的伦理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升高校公共伦理教育实践品质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行业协会社会角色建构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炳南 《学习论坛》2007,23(11):60-63
关于行业协会的角色和功能的研究目前已成为热点问题.有关行业协会的性质和社会角色的界定也众说纷纭,而关于行业协会调整模式在理论上曾出现两种不同的导向,即多元主义模式和合作主义模式.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行业协会角色异化倾向十分突出,行业协会扮演了"二政府"角色、"玻璃人"角色和"逐利者"角色.要克服这种异化现象,可以立足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元结构框架,建立一种新的行业协会角色建构模式,即"三元组合模式".在此模式下,行业协会的社会角色呈现出"三元性"特征,即政府性、企业性(市场性)和公民社会性(民间性).  相似文献   

13.
王继辉 《求实》2002,(1):46-48
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 ,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个体道德建构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 ,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个体道德建构的动力是自我实现的道德需要 ;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是个体道德建构的机制 ;良心和人格是个体道德建构的结果 ;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4.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及解振华辞职引发对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思考,并从现实出发分析了公共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公共伦理制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作为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对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的能力和资源。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建设需要做到服务、责任、民主、法治、效率、公正、科学等,其实现亟须政府的一种德行自觉性和内心信念的动力支撑,这是基于公共伦理视角的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从公共伦理视角出发树立政府公信力可以从认识论、过程论和制约论三个层面做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指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公共伦理精神,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科学方向,升华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及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平 《学习月刊》2010,(4):22-24
温家宝总理2009年2月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经济学家、金融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将企业的商业道德伦理提到新的高度。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腐败本意指生物有机体变质,"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上》,后来逐渐被应用到社会政治领域中,通常把它定义为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发现,虽然腐败主要是以政府官员为主体的,但政府官员腐败并不是腐败的全部,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资本的迅速流动和扩张,消费主义横行,权力与政治分离,个体的政治冷漠导致逐渐丧失公民的资格,呈现单子化的生存状态,私人忧虑难以转化为公共问题,原来的公共空间被私人问题殖民化。鲍曼怀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之心,从经济、道德、政治等多个视角努力探索个体回归公民与重建公共空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杜维超 《理论导报》2012,(12):13-14
当前我国德治治理理论中,伦理道德主要作为一种治理工具出现,指单一的个体伦理。这种一元的个体伦理型德治,使得我国当前德治与法治的治理路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治理主体、治理的工具性和价值性取向产生了内外张力。应当实现德治外延的扩展和价值转向,将“德”扩展到法治的制度伦理层面,具体包括法治的普遍价值取向和法治的中国特色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自我角色,同时受自律意识的支配,而且随着环境改变而进行着自身角色转换活动并调节着自律的幅度。领导者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即具有支配的权力和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决定了领导者社会角色非我性的较高程度,这样也就必然对领导干部的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