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良 《求索》2012,(11):145-147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了一个从康德、费希特人学开始,历经黑格尔人学,费尔巴哈人本学,在现实前提中探索人学到形成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过程。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逻辑内涵中,"现实的人"是其逻辑起点、"人类解放"是其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终极目标;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于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清涛 《前沿》2010,(5):4-8
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是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三要素,其准确确定是该理论体系严密科学性的根本保证。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都是从逻辑起点出发,严格遵循逻辑规则展开,逐个层次构筑起来的逻辑体系。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学说的逻辑终点,而革命的实践则是贯通马克思学说逻辑起点、逻辑终点的逻辑中介。马克思学说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的准确定位是构筑科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前提,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发展一脉相承的基本准则,对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是异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逻辑、中国智慧。从人本价值的建构维度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价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共同构成其理论基础。执两用中的资本态度、富民强国的道路演进、人本传统的“创造创新”、命运与共的人类情怀构成其实践进路。人中心对物中心的超越、统一主体对单一主体的超越、中国道路对西方模式的超越集中彰显其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群众观厘清了唯心主义在群众问题上的偏见,实现了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群众观的生成是一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创生过程,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赋予群众观新的内涵,并指出了过去唯心主义针对"群众"在认识论、方法论上的错误。揭示马克思群众观的生成逻辑,不仅可以深入理解马克思群众观的逻辑性、整体性,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对科学的逻辑分析,所以马克思辩证法本质上就是实证的逻辑。但由于其把马克思辩证法完全作科学化和实证化的理解,致使其彻底割裂了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真实的内在联系,反而使马克思辩证法本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也丧失了。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强大的动力机制推进其每一个"全面"的逻辑演进,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具有以"目标与举措"和"动力与保障"相结合的层次逻辑;以唯物辩证法为导向的科学思维和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开放思维相结合的思维逻辑;以破解时代难题、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路向的价值旨归。其逻辑结构显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全面、系统、辩证、开放的哲学风格,其价值旨归预示着人民新期待的满足和社会新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项洋 《求索》2015,(3):58-62
"异化劳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作为马克思思想"断裂"时期最为重要的概念,"异化劳动"理论主要包含"四个规定",四个规定的前三个规定属于人与自身的异化,后一个规定属于人与人的异化,这一辩证关系预示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显性"和"隐性"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在诸多研究者眼中被看作是一种"aporia",但这并非"aporia",而是"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所在,需予以留存与摒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常态"中,重温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辩证及其人本思想,有益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和批判"异化劳动"现象,这对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一些"异化劳动"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首次系统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蕴含着马克思“新历史观”的主要内容,集中展示了以现实的人与实践的历史为逻辑起点、以客观的存在与真实的理论为逻辑中项、以世界性的历史与共产主义事业为逻辑终点的关于肯定物质实践与客观历史的核心要义,对于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在马克思“新历史观”视域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赋予其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本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中的鲜活力量,在科学理论中坚定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向;在生动实践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内容;在崭新时代里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质。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苏联和东欧学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性"阐释无疑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史中持续出现的"分裂式"解读的典型案例。苏联学者极力澄明历史唯物主义之科学的客观性逻辑,并以此为基础论证已然建成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然性;与之相对,东欧学者则极力澄明历史唯物主义之实践的能动性逻辑,并以此为基础论证未来理想社会实现的可能性;这两种论证皆由于逻辑上的单维度性而不可避免地偏离了马克思基于科学的客观性与实践的能动性之双重逻辑论证未来理想社会的路线。苏联和东欧学者的理论失足表明,只有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之整体,才有可能真正切中马克思论证未来理想社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人本思想认知,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内核,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民主制度建设应沿着马克思人本思想方向,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全力保障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彰显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构成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旨向。但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未能把握马克思在历史批判理论建构历程中所实现的批判方式转换,而普遍以青年马克思的人本批判逻辑架构马克思思想的整体,以致造成了种种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系列文本,马克思的历史批判理论所内涵的批判方式经历了以人本批判为主向以科学批判为主的转变,其中,前者依赖于外在于社会现实的价值预设展开批判,后者主要是通过科学暴露社会现实中的内在矛盾和困境而展开批判。就资本批判而言,马克思的科学批判就是基于揭示资本内在矛盾运动规律来展现资本的自我否定性。但是,马克思并未就此而彻底舍弃人本批判的方式,而是将其牢固地建基于科学批判的基础上,并由此形成了以科学批判为主、人本批判为辅的双重批判方式。也正是在这种批判格局之中,人本批判才能避免走向无根的空洞说教。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组织思想以马克思所开创的社会组织理念为逻辑起点,经由葛兰西、哈贝马斯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继承和发展,成为颇具现代性价值的科学思想体系。纵观该思想体系建构的全过程,其逻辑生成围绕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等问题展开,从个人主体性、国家代表性、社会历史性等哲学话语中析出基础性的理论观点。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社会组织思想的方法论价值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为不同社会形态领域的社会组织问题解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永恒探讨的话题。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人,从社会实践出发,系统地探讨了人的本质内涵,形成了科学的人本观。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的"自我意识"人本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类本质"人本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的"社会关系总和"人本观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人的需要"人本观的长期逻辑演变。从文本学的角度系统梳理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逻辑进程,对于我们当今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潘坤 《求索》2010,(4):92-93,127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传入中国的一百余年来,对现代性的理解、反思和批判就一直是其重要的理论主题。本文在总体梳理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基础上,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视域,解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历史阶段的现代性思想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与人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密切相关性,体现为共同的逻辑出发点、理论分析批判视角和价值目标。在逻辑出发点上,二者都从科学的实践观切入;在理论分析批判视角上,二者都采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自身关系的三维分析批判视角;在价值目标上,二者都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这些相关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及其实践成果与发展模式的总结凝练和全面阐述,是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处理好原则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明确"何为价值"与"价值何为"两个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阐释上,遵循"微观积累—中观汇聚—宏观凝练"和"宏观主导—中观布局—微观细化"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在具体运作层面寻求突破。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基本方法,内蕴着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主体、动力、价值等逻辑特质,有助于预防和克服现代化的负面效应,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具体运作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遵循马克思实践的现代性逻辑,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运作如下理路:以承认传统文化本然状态和自在性为前提,以能动地审视和解决传统文化现实问题为关键;以最广泛的群众为文化主体,以"全面深化改革"之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掘、适应和融入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向的人本价值为旨趣。  相似文献   

18.
哲学理论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体现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功能。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物本主义"的思维方式理解此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抽象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因而实际上并不具备这一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理论体系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对其"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阐释,从而能够真正发挥"为社会生活提供科学世界观指引、方法论导向以及价值观引导"的功能,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9,(4)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转换逻辑。就周期而言,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就时态来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时代话语、实践精神和理论成果的形态演进。这些都是基本国情、价值取向、思想路线的"不变"逻辑基础上创新变化的现实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逻辑必然 ;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的逻辑必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维轨迹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