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性论著之一,其用语形式的独特性形成了一道别具风格的语体景观。作为这种语体景观的三种语体样式,原初语体、实践语体、习得语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体的基本形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原点理据、实践检验和风物支撑。三种语体之间虽形式各异,但统一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体现出同向型、同质型和发展型的关系面相。深刻分析认识这三种语体形态不仅具有透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备启示当下"三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娟  陈淑琼 《前沿》2012,(6):57-58
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的哲学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实践论》《矛盾论》从认识论和辩证法上为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作了哲学的论证,是沟通欧洲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之间的理论桥梁。  相似文献   

3.
高九江  韩琳 《前沿》2013,(3):51-53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扫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叶俊  赵俊良 《传承》2014,(8):28-29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基础,其理论原则指导我们踏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实现民族独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践论》《矛盾论》深刻地揭露了党内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等工作提供重要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辛红娟 《求索》2007,(12):178-180
《道德经》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及无可估量的理论价值,形成了瑰丽的中国老学景观。本文从《道德经》文本的文学性、言说方式的超常性和文本的审美性等诗学角度切入,分析指出,《道德经》用语凝练、言近旨远的语体特色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文学史上的奇葩和意义汲舀不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7.
正值此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重温历史、重读经典,学哲学、用哲学,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实践论》主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问题。"两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内涵及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形成并提出经历了“三步曲”。反对“本本主义”是命题提出的思想先导;《实践论》、《矛盾论》的发表奠定了命题的哲学理论基础;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方向保证;从中国国情出发是其客观依据;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是其实践基础;批判地总结和继承中国的历史遗产是其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和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命题的形成和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突破性论断和崭新课题,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赋予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矛盾论》与《实践论》不仅即时地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实践,而且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但是"两论"的独创性与理论创新在国内外有不同的说法,或质疑其是否为毛泽东所作,或从内容上辨析"两论"在何程度上有创新。但不可否认,"两论"是从革命实践到理论总结的一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语言的中国化,更是哲学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哲学式智慧形态的三个特征是:第一,中国哲学对世界终极目的道的追求,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独有的整体观念,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整体精神的把握,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发展道路;第二,中国哲学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出现了独有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特点和活泼生动的外在形式;第三,中国哲学中注重实践的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时代创新精神相融合,生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觉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总结经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构建了具有中国化内核、大众化形式、批判性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安形态",从各个方面和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态创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为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话语形式、创新路径的转化与创新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态是一个多维系统,制度化的成果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化成果的最新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化建设需要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系统中考察,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面向世界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又是立足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包含着"谁来化、化什么、怎么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可以用数字概括为"一、二、三、四",即围绕一个科学命题,进行两项伟大实践,通过三条实现途径,形成四种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及其重要观念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影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恩格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经典著作,它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大致包括三方面:第一,新中国成立前《起源》的翻译出版;第二,《起源》中重要观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第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说:领导干部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提高哲学水平,学哲学要注意研究思想方法,解决认识上和工作中的片面性问题。这就是我们学哲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的指示,军队领导同志根据历史经验和自己的切身体会,在强调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要特别学好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现在全军中高级干部正在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读《实践论》和《矛盾论》,并把这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时期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条件和形式;改革开放新时期,则主要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和实践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转换,缘于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需要,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认识,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熊成帅 《创造》2022,(8):50-54
<正>《实践论》与《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之作,是学习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必读文献。两篇文章出版80多年来,从军事将领、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到工人农民与青年学生,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人们纷纷阅读这两篇文章,从中汲取思想和智慧。《实践论》与《矛盾论》分别围绕认识过程和认识对象进行了细致精准的分析,说明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道理,即必须针对认识对象做细致的调查研究,推动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做出成绩,才能实现共产党人变革社会与改造世界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一书,是由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承担并组织编写的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社会反响热烈,理论界评价很高,认为是近年来难得的力作和学科建设的佳品。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特将该书第四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的内容,以系列文章形式陆续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这一理论形态的伟大历史成就,不仅使它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旗帜,也深刻启示着世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肖浩辉等同志的新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总结 ,对于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很有启迪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 ,本质上是一个创新工程。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80年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从本国国情出发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80年来 ,我们党开辟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这就是以农村为革命阵地 ,农民为革命基本力量 ,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义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