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近九十高龄的启功先生,一般的应酬之作,早已谢绝。而对有西部“玉王”之称的陈捷,老先生却破了一个例。他觉得,一是新疆地处大西北,那里待开发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极需内地各方人士的支持;二是开发新疆的玉石资源,拓展中华民族的玉文化,也是一项有益的事业。于是老先生欣然命笔,用他那特有的笔体,为玉王写下了“和合玉器”四个娟秀的大字。“和”是和田玉的第一个字,在中文中有和乐、和睦、和气等众多的含义;而“合”则有合作、合欢、合璧、融合等含义,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寓意很深。“和合”来源于流传久远的“和合二仙”的…  相似文献   

2.
"和合"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交汇点,在中华各派宗教的教义中包含了大量的和合精神.由于道德与宗教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补的特殊关系,宗教对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作为社会现象将长期存在,和合精神对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积极作用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有才 《求索》2012,(3):101-103
黑格尔认为,爱是自然形式的伦理,是两个人在彼此身上得到承认并发现自己,与对方合为一体,这就要求爱慕者双方抛弃自我独立性;而婚姻则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这给当代中国社会的爱情婚姻的启示在于,爱是一种牺牲和舍弃,爱只有在抛舍中才能取回自身,而婚姻不应该为激情所破坏,应用婚姻伦理的、精神的方面来消除那些不稳定的感觉和任性以维护婚姻的稳定。因此,爱从步入婚姻的那一刻起就不应再是任性之爱,而应升华为伦理性之爱,并最终积淀为亲情之爱,"爱"只有在爱情、婚姻与家庭中不断运动和升华才能圆满自身。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台州和合文化底蕴之深,让来大陆发展近十年的台青、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副理事长游智彬深受触动,"当下两岸之间更要和合,共同发扬和合文化"。7月10日至11日,2021浙台大学生"台州和合文化"体验营在和合文化发祥地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举行,两岸青年品读和合文化,凝聚携手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经济理性是分析婚姻家庭策略的重要视角之一,"理性人"从婚姻的选择、家庭的分工与决策、婚姻危机的处理乃至婚姻的破裂都在权衡成本与效益,力求婚姻双方以及家庭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婚姻主体之一的女性在一系列选择与权衡中会自觉不自觉的遵循"最大化效益"原则,其权衡涉及两个层面:由婚姻组成的家庭整体效益和作为婚姻一方的个体利益。由于女性作为妻子与作为个体"我"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所做出的选择并非始终一致,甚至可能相互矛盾。加之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女性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而现代婚姻又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一切使得女性在婚姻决策中常常陷入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和谐城邦"理论是西方"和合"文化的哲学根源。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先秦时期的"小康"到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到今天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哲学思想都成了各大社会学说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沃壤。中华民族注重用和谐化解社会矛盾,主张和衰共济,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寻社会和谐、构建和谐政治关系的历史。在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一系列社会利益不均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的构建,为此,坚持"人和"理念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不断完善利益整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与正义将成为"和合"文化的现代诠译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破解全民焦虑症,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到"五和"——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笔者将其提炼为五个唇齿相依、互为因果的方面——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姑且称之为"五和"理念。这五者,既有心(人心和善),有情(家庭和睦),有物(社会和谐、世界和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教育匹配已成为婚姻关系建构的重要原则,其影响已超过传统婚姻文化中的"门当户对"。夫妻教育匹配程度提高是否有助于改善婚姻质量、促进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使用1990-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了20世纪末以来中国已婚夫妇的教育匹配特征对婚姻关系和谐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受教育程度相当有助于双方对婚姻关系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与之相比,夫妻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双方感知的婚姻和谐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方认为其婚姻不和谐的可能性增大,其自报夫妻融洽的可能性较低、表示遭受过婚内暴力的可能性显著更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一方则相反。这种差异性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异质婚中男女双方的婚姻效用。因此,理解和推动整个社会婚姻关系稳定与健康发展,应当正视不同教育匹配现象对婚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剩男”与“剩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性别看,男性婚姻挤压现象一直存在并不断恶化。近年来,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也遭遇婚姻挤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剩男"和"剩女"现象,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男孩偏好"导致的出生性别比偏高,打破社会性别角色分工的期待,以及择偶的梯度模式,是社会性别视角下婚姻挤压的三大成因。婚姻挤压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个体角度来看,婚姻挤压直接对青年人的婚姻产生影响。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婚姻挤压会引起社会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再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婚姻挤压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障碍,造成人口萎缩,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最后,高层次女性的婚姻挤压,直接影响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解决婚姻挤压问题,必须以对社会性别的平等建构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同性恋"形式婚姻",即一个男同性恋者和一个女同性恋者通过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或(和)举行婚礼而缔结婚姻关系,成为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妻。对国内某大型形式婚姻网搜集到的1200份征婚广告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同性恋"形式婚姻"择偶标准主要集中在生理条件、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性特征、人品、地域等几个方面。通过将同性恋"形式婚姻"择偶标准与异性恋婚姻择偶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同中有异,原因在于同性恋"形式婚姻"择偶标准的形成受到了文化的型塑、父母的期待、他者的审美、现实的需求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社会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比较低、同性婚姻在法律上尚未合法化的当下中国,"形式婚姻"未尝不是一条在法律、习俗与个人真实性向之间求得折中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同要素融合的理想的结构存在形式。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和合文化具有调和观念冲突、修复道德裂缝、建构生态伦理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和合文化的环境教育、思想引领、人际疏导等功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江滨村35位"外来媳妇"的深度访谈,探讨女性跨省婚姻移民的婚姻迁移决策依据与情境。依照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传统,本文将婚姻迁移主体的生平、身处的社会、决策的时空情境纳入分析框架,检视经济条件、社会资源、社会网络在三代"外来媳妇"婚姻迁移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时空情境的变换导致三代"外来媳妇"婚姻迁移决策背景的显著代际差异,体现在她们对婚姻交换的不同认知与实践中,并呈现出同龄群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
段建宏 《前沿》2008,(11):97-100
长久以来,在晋东南流传着一个关于二仙的故事,对二仙的信仰是晋东南民众社会生活以及思想意识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二仙的故事、刻划与演变,从社会史的角度分析了二仙故事的形成及其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正>有学者认为:摩梭人的走婚制,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人类婚姻史上,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之外的第四种婚姻形态,是一份至今保留完整的独一无二的家庭与婚姻"活化石"。在英国约克大学博士周华山的论著中,曾被视作"落后""愚昧""野蛮"的摩梭文化,甚至能妥善解决"两性社会地位和感情空间""婆媳、妯娌、  相似文献   

15.
本刊点评     
正"5·20"谐音"我爱你",各地婚姻登记处迎来高峰。北京朝阳区婚姻登记处,平时一天网上预约人数不到百对,这天达到430多对;在南京,有人凌晨三点就来排队了……各地婚姻登记处新人扎堆。本刊点评:情人节、"5·20"对于婚姻登记服务来说,是一场大考。如何提前做好预案,包括预约服务、人员配备、应急处理等,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既需应变之力,更需平时之功。另一方面,这也给婚姻  相似文献   

16.
婚礼趣谈     
周学森 《传承》2008,(13):46-47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我国古代的婚姻,首先得由媒人为男女双方说合,即所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媒人,民间俗称媒婆,媒人就是专为男女之间牵线搭桥的介绍人,每说成一桩婚事,媒人可以得到一笔钱财,称之"谢媒钱"。  相似文献   

17.
"过家人"是豫西南D县农村青年以建立、维系和发展父系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理想,包括"成个家""过日子""成为一家人"三个基本维度。通过择偶成家、婚姻维持、理解认同三个层面的考察发现,"过家人难"背后的婚姻风险化产生于乡村社会的转型。既有的传统婚姻策略失效,个人被释放的利益和情感追求因缺乏社会支持条件而变成新的风险源。婚姻不稳定的风险情境推动了婚姻策略的个体化倾向,但强调个体化的利益保护策略并不能成功实现"过家人"。从择偶、持家到维系,"过家人难"不仅体现在确定可靠人生道路的消解,也体现在对个体资源、智识和能力的高度依赖,还体现了女性身陷多元角色矛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逯长春 《传承》2014,(2):124-125
婚姻是人类社会文明化的生活形式,具有广泛和深刻的个人与社会意义。在我国社会性别失衡及人口流动等因素推动下,欠发达地区的"婚姻挤压"致使相当一部分男青年凸显成婚难问题。在此背景下,当前一度高涨的输入型跨国婚姻成为缓解这一状态的有益思路。为保障这种婚姻形式的成功,政府应从多方面作出积极的保障支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和合"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注重多样性统一。"和合"核心突出"和",不仅强调求同存异,也彰显聚同化异,在认可事物多样性,包容事物差异性时,也强调将不同事物融入到和合体内。习近平的"和合"外交思想全面体现了"和合"传统文化的理念,诠释了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20.
岑玲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4):214-216
哭嫁是十分古老的习俗.古人认为婚姻为人伦之始,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女人的最后归宿是夫家,其性别的社会责任是通过婚姻来实现的,出嫁是女人凤凰涅般生命的突变,她将彻底脱离原生家庭而把生命意义彻底归属于丈夫.挥泪告别难留之昨天,走向企盼而又充满危机的明天,构成了俗语"出嫁女儿哭是笑"的全部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