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陷危机     
阿碧 《检察风云》2011,(10):62-64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地区连续出现奇特的灾难性地陷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为何会出现这些地陷洞?它们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所站立的地面果真会突然陷下去?  相似文献   

2.
朱文娜 《法人》2008,(6):58-60
面对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被誉为健康产业的保健品行业却似乎走入了穷途末路——业内人员普遍感到越来越难做。是人们不接受保健品了,还是消费者越来越难伺候了。究竟是什么把这一行业拖入了死胡同儿  相似文献   

3.
出租变压器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租金究竟属个人收益还是公款? 2008年10月30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大厅里庄严肃穆,法官郑重宣布:家住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骏马路的"贪污犯"钟某无罪.此判决是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4.
从市场经济的二重作用看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姜玉宽,王秀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究竟是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还是市场经济促进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这已成为人们议论的重要话题。笔者拟从市场经济的二重作...  相似文献   

5.
"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公孙龙的成名之作,这-论题究竟是诡辩还是逻辑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以对"非"语义的理解为线索,结合对原文的理解,以此作为判明这一论题究竟是逻辑还是诡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全国律师行业、司法行政机关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的律师集中教育整顿已转入更加引人瞩目的集中查处阶段。对于每一位律师和每一个律师事务所来说,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因而,人们的心态不尽相同。教育整顿究竟是发展机遇还是生存难关,肯定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7.
法究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还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在我国法学界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这反映出人们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关于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阐述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余雪皎  尹松波 《法制与社会》2010,(6):176-176,179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不仅要面对经济全球化,还要面对信息全球化。人们利用网络查找所需的资料,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生活,它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新的网络伦理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广受争议的"人肉搜索",它究竟是维护了社会正义还是侵犯了他人隐私,无论是在道德、法律,还是在漫无边际的网络世界中,都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所以,本文力求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论述它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腐败泛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为什么会异常突出?我们的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反腐败那么多年,腐败问题还是比较严重?这些都是当今社会关注也是需要人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要研究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如果只搬弄国外反腐败理论,也许有点“新意”,如所谓“权力寻租论”等,但是除了用百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的颁布,小区车位、车库问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私家车族队伍的壮大,车位、车库日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区建成的停车位、停车库究竟归属谁?是归开发商,还是入住业主?或是小区物业公司?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困扰和纠纷.笔者作为一名车主也相当关心此方面情况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服务期未满不辞而别,单位能否扣留户籍卡?违约金对于户口,究竟是交易还是限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究竟是宿命论调还是有依据的规律性东西,人们的看法也许不一.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易>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就在于它概括了事物的本质.以贫富为例,没有一成不变的富裕门户,也没有永远的寒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必 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近年来,在学生中间出现了一种新的时髦,越 来越多的中学生也变成了“手机一族”。上学带手机,能给同学们带 来联络之便,但也有可能影响学习和造成攀比之风,此事究竟利大 还是弊大,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上学?针对这个 问题。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4.
牛到最牛     
《法律与生活》2009,(3):M0001-M0001,3
牛年的新春在人们忐忑的心境中到来了,“牛气冲天”的拜年和祝福的话语多少冲淡了经济危机下人们对未来的一丝忧虑。恐怕没有一个年头,让人如此期待,却又如此恐惧。当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一条类似“Happy牛year”的短信,每个人都在忐忑,这牛年究竟是牛年牛到底,还是牛年遇病牛泄了牛气。  相似文献   

15.
民行关联案件类型及审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建红 《人民司法》2012,(21):93-97
一、民行关联领域逆向选择问题的审视不论在行政诉讼还是在民事诉讼领域,民行关联案件有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并产生了许多成果。但遗憾的是,人们对民事和行政关联时,究竟坚持民事先行还是行政先行,一直有各种争论。由于未能从根本上厘清民行关联案件的类型,因而所提出的各种理论方案均各有短长。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较大的混乱。个别法院在审理民行关  相似文献   

16.
"人肉搜索"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究竟如何看待‘人肉搜索’这一的网络现象?本文将从如何对"人肉搜索"进行立法规范,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方面作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疆 《中国公证》2014,(9):19-26
正一、担保合同究竟是物权合同还是债权合同担保合同究竟是物权合同还是债权合同?这是本次沙龙主办方提出的第一个研讨命题。但是,刚才有几位参加本次沙龙的嘉宾提出,不应当将这个题目列为沙龙的讨论内容,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抵押权和质权属于物权,但设定抵押权、质权的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以及保证合同均属于债权范畴,这在法学界已经没有争议。但我认为,把这个问题作为本次沙龙的研讨内容还是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18.
行政信赖保护之立法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们对信赖保护的认识已经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将信赖保护规定在行政程序法之中已基本上形成共识。但信赖保护究竟是作为具体法律规则的立法还是作法律原则的立法 ,甚至能否作为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之一 ?信赖保护仅仅是实体性保护 ,还是包括程序性保护 ?在构成要件上 ,是否需要与公共利益相权衡 ?在保护请求权上是否需要设定时效 ?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立法上引起足够重视并得到妥善解决 ,以让信赖保护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说中,天方古国有神鸟名“菲尼克司”,即为凤凰,满500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万马”转型事件似乎被笼罩着一层迷雾,人们不禁猜测纷纷。那么,“万马”究竟是在走向倒退,还是正经历着一次精彩的“凤凰涅槃”……  相似文献   

20.
一、人权主体的两重性人权是“人的权利”,人是人权的享有者和行使者,人权的主体是人权的构成要素之一,这基本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人权的主体究竟是单指个体而言,还是包括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尚存在意见分歧。笔者同意后者意见,这就是所谓“人权主体的两重性”。作为“个体”的自然人理应成为人权的主体,自不待言;问题在于,作为自然人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