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宁政规字[2018]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见义勇为评审和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018年6月4日南京市见义勇为评审和奖励办法第一条为规范见义勇为评审和奖励工作,有效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南京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津政办发[2016]10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见义勇为人员荣誉称号授予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6年12月4日天津市见义勇为人员荣誉称号授予办法第一条为贯彻实施《天津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依法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利益,依据《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见义勇为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  相似文献   

3.
新闻点击     
《公民导刊》2012,(4):3
新疆:诬告见义勇为人员或被究刑责4月1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正式施行,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将得到法律保护。根据《办法》规定,公民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之外,有下列5种行为之一的,皆可确认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奖励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9号《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奖励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省长马忠臣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三日第一条为了鼓励人民群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和奖励在维护社...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大》2012,(Z1):73
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明确了各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负责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工作,对见义勇为人员按贡献大小,分别给予2000元、1万元、10万元和全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倍的奖励。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大》2012,(11):37
近年来,为鼓励和褒奖见义勇为行为,各地在不断提高优抚标准的同时,推出了许多有地方特色的奖励措施。日前,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专门规定为见义勇为者优先配保障房。《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符合廉租住房、公共租赁  相似文献   

7.
正导读: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关于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建议引人注目。建议希望健全完善见义勇为专门机构,强化见义勇为工作各项措施,出台《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在全国统一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奖励标准、权益保护等;坚持重奖见义勇为人员,形成一种激励见义勇为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正>鲁政发[2012]40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山东省湖泊保护条例》已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2012年9月27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  相似文献   

9.
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主体应由政府、社会团体及个人三个方面共同组成。政府是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首要主体,不仅是见义勇为行为确认主体,也是对见义勇为人员实施行政奖励和行政补偿的主体。社会团体可以作为保护主体的必要补充,个人是特殊意义上的保护主体,这两者都是没有法定义务的保护主体,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相关权益。三者在维护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方面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0,(2):5-5
<正>中广网南昌1月6日消息,江西省人民政府日前颁布并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江西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这一办法明确规定,对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及时救治,不得以任  相似文献   

11.
正黔府办函[2020]8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群体)评选表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0年12月22日贵州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群体)评选表彰办法第一条为规范贵州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群体)评选表彰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群体)的价值引领作用,根据《贵州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的政策依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武诗 《当代思潮》2012,(12):42-44
2012年11月6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下称《条例》),12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1年4月6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见义勇为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0至11月,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对《福建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展执法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条例》在贯彻施行中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和宣传教育深度不够。一些地区对《条例》的学习宣传还停留在较浅层面,缺乏从民族传统美德、人生价值取向、公民行为规范层面去挖掘力度,重视集中宣传,而日常、持续的宣传活动较少,宣传的形式也不够丰富,社会对《条例》内容的知晓率还不高,有些见义勇为人员对自身的权益还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15.
<正>苏政发〔2023〕9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见义勇为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根据《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孙成春等8位同志和追授樊忠毅、刘子凡同志为“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授予林军等18位同志和追授刘运春、卜阿顺同志为“江苏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授予张小顺等24位同志为“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授予施炳生、王兵群体等3个群体为“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2,(8):1-1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基本生活、医疗、入学、就业、住房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尤其是明确了见义勇为死亡人员抚恤补助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见义勇为人员的鼓励和关爱。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办法》已经2007年8月3日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办法(试行)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0号《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办法(试行)》,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省长马忠臣1994年7月13日第一条为了鼓励人民群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在维护社...  相似文献   

19.
王洋 《天津人大》2014,(8):13-14
7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示地方性法规案办法》,让立法公示成为地方立法工作常态。开门立法、问计于民,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2001年7月26日,《天津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草案)》在《天津日报》全文刊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接受广大市民“评头论足”。  相似文献   

20.
他山之石     
各地人大出台法规服务民生福建省人大:近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条例》规定,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在救治期间的医疗费用,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工作单位垫付;无工作单位的,由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机构垫付医疗费用超过三个月的,所在地的县(市、区)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