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石市是一个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以大中型企业为骨架的老工业城市。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深化,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下岗职工。到1997年底,失业、下岗职工累计占职工总数的23%。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我市以用好用活失业保险基金为杠杆,积极推进实施再就业工程,已累计分流安置失业、下岗职工54万人,转业转岗培训2.8万人,使大部分下岗职工从再就业走向再创业,促进了全市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变“输血”为“造血”,为企业深化改革提供服务(一)借款扶持,进行自救型安置为解决企业职工失业、下…  相似文献   

2.
《江西政报》2006,(6):49-49
河洲街道地处丰城市新老城区结合部,区域面积20.8平方公里,辖1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34610人。2005年全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45万元。近几年来,河洲街道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下岗职工创业园为载体,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街道辖区下岗职工创业园已完成600亩一期工程建设,现有31家企业落户。  相似文献   

3.
2010年来,建瓯市通过开展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做好企业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失业动态重点监测分析、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系列工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6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09%,比年任务4.4%低1.3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22人,  相似文献   

4.
我局是湖北省煤炭工业的老矿区。进入90年代,因资源枯竭、矿井老化、自然灾害和经济体制转轨等多种因素,我局10对矿井先后有6对关停,年生产能力下降44.5%,职工下岗5011人,占在册职工总数的42.2%。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围绕搞活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内挖安置潜力,外辟就业渠道,积极稳妥地推进关停矿下岗职工再就业,使4108名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促进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改革为动力,挖掘企业内部就业潜力关停矿井下岗人员再就业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我们以深化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优胜劣汰,减员增效,下岗职工日益增多.下岗职工如何实现再就业,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我们走访了有关部门,对回民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回民区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回民区既是一个老城区,同时又是一个工业区,目前,在此所集中的33户大中型企业,大部分为不天气企业,有三分之二的工厂开不了支.如呼钢、制药厂、电子设备厂、动力机厂、汽车齿轮厂、糖厂等。同时,回民区的集体小企业明显地被诸如资金短缺,债务包袱沉重,人才反乏,管理水…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委统战部围绕再就业工程,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尤其注重发挥工商联的桥梁、助手作用,积极动员和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工商联会员参与再就业工程。一年来,共安置下岗职工3.2万人。这一成效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也受到社会各方的好评。市工商联被市委、...  相似文献   

7.
就业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各级地方部门和企业花大力气抓"再就业"工程,经过努力,就业压力暂时缓解了不少。但是,当前的"再就业"工程因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具有过渡性。这意味着某些就业问题R是暂时化解了部分眼前的就业矛盾和压力,为今后创造良性就业赢得喘息和调整的时间。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压力.必须正视眼前"再就业"工程的过渡性,处理好碰到的问题.并积极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本的积累及就业机制、就业结构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足。过驳快就业的代就与不足目前的再就业,某种程度上之所以称之为过渡…  相似文献   

8.
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为何不畅对大余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计划股当前,伴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下岗职工呈增长趋势,下岗后职工再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对县内企业下岗职工及再就业...  相似文献   

9.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4.某市国有纺织企业面向币场,采取了限产压锭等一系列措施,部分职工下岗。该市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举办多种实用技能培训。一些下岗工人很快便重新上岗,而有些人留恋“铁饭碗”,又不愿从事服务业等工作,因而很难实现再就业。门)运用经济常识,指出该市纺织职工下岗的原因。(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把再就业工程当作大事来抓。门)从哲学上考虑,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某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35.材料一:1997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全省下岗职工基本状况,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1997年8—9月我们采取随机抽样和典型访谈的方法对我省下岗职工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涉及全省10个市(县)、5个产业中的580家企业,向下岗职工发出300O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47份,向地方和企业发出调查表格200份全部收回。通过调查,我们看到,由于各级党政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我省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各级党政部门继续努力加以解决,以利改革、发展和稳定。一、下岗职工的基本状况(一)下岗职工的构…  相似文献   

11.
实施再就业工程以来,政府和企业付出很多努力,基本保证了社会稳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要看到,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的下岗职工依然与原企业保持着劳动关系,不愿进入非国有企业或其他国有企业,从而无法实现再就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因素制约了再就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工商联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落实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为政府分忧、为下岗职工解难、为非公企业输送人才的活动.一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私营企业累计购买、兼并、承包国有企业10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安置下岗职工23.7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吸纳9.3万人,个体就业14.4万人。我会在组织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再就业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是:(一)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组、改制,把安置下岗职工工作作为启动企业的根本。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部分富余人员进入待业或再就业行列,做好这部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他们思想中的错误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建功立业是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任务。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消除下岗职工在再就业过程中的观念误区。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的观念设区对于下岗职工来讲,经济收入减少,心理失衡,思想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急于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实现再就业。但是陈旧的就业观念却成为他们实现再就业的思想障碍。据我们多方面的调查了解,目…  相似文献   

14.
8年前,他是一名让无数人羡慕,稳端“铁饭碗”的国家干部;8年中,他白手起家,从无到有,饱尝了创业路上的辛酸,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史;8年后,他苦尽甘来,圆了24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之梦,成为敦化市数以万计再就业大军中的领头雁,鼓舞和激励着无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决心。让我们直面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赵长贺!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总工会杨星云我国全面实行再就业工程已有两年多时间,随着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女职工再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试就工会女职工组织推进再就业工作的实践,对女职工再就业的具体对策作进一...  相似文献   

16.
思路     
在一次再就业专题报告会上.一位再就业能手饱含深情地说:“作为家庭的主心骨,当我下岗时,非常消极、悲观,不知所措.毫无斗志,是我的妻子和儿女的关心,鼓励使我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找到了再就业之路.因此,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善待下岗.当亲人下岗时.亲情不下岗”  相似文献   

17.
“饭碗”失而复得──中国启动再就业工程李霞再就业工程,帮助长期失业者解决再就业问题,是这项工程的重点。通过国家政策扶持,运用各种就业服务手段,对失业职工和撤离生产岗位的企业富余职工实施专项服务,促其尽快实现再就业。1991年,中国领取失业保险救济的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安阳市北关区充分发挥区、街、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1998年底,全区有198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市下达我区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前进》1998,(4)
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本刊特约评论员下岗职工分流安置,是当前困扰企业改革的突出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一要继续指导和推动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建立从下而上的再就业中心组织体系,基层...  相似文献   

20.
再就业工程是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各种就业服务手段,促进下岗职:J:尽快实现再次就业,帮助企业妥善安置和分流富余职工.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应当从以>几个方面着下。一、提高认识,为实施再就业工程奠定思想基础首先,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再就业的重要性、年期性、艰巨性。我们党和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关心群众的疾苦,组织和引导群众过匕安稳幸福的生活,是找们党的宗旨和一切_L作的归宿。一方面,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企业富余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在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