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44年,为纪念辛亥革命,在贵阳河滨公园大门右侧的山坡上,建了一座“张百麟先生光复记功碑”,由平刚撰文表彰贵州辛亥革命第一功的张百麟。张百麟,字石麟,原籍湖南长沙,因父亲张翰来贵州做官,全家迁往贵阳,光绪四年(1878年)生。张百麟为人豪爽、豁达、开朗、仗义,行为不拘小节,有侠士风。平生喜交朋友,无一日不与人会聚,尝说:“宁可灶中无烟,不可座上无客。”  相似文献   

2.
1995年8月2日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冯祖贻教授做关于“贵州辛亥革命”的学术讲座。冯先生围绕“贵州辛亥革命”这个主题,介绍了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和革命情况,分析了革命中的各派力量,并对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党派、人物以及他们的作用都作了简要介绍。关于辛亥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冯先生认为,贵州的辛亥革命乃至全中国的辛亥革命都与英、法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一样,它不是一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中国的资本主义体系发展不完善,而贵州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更为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虽然不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但他…  相似文献   

3.
贵州境内的各族人民向来具有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光荣传统。自进入近代历史阶段,延续十余年的咸同各族大起义,是整个太平天国革命高潮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贵州各族人民又发动了此伏彼起的武装斗争,为贵州辛亥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研究贵州辛亥革命前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对研究贵州辛亥革命史,总结贵州近代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  相似文献   

4.
莫栋梁 《同舟共进》2011,(12):42-46
2011年初,辛亥老人、已故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莫雄的后人,从国家图书馆中翻出了一份民国二十五年的《贵州评论》(第15期),“惩办莫雄”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相似文献   

5.
贵州辛亥革命值得人们深刻反思,它以喜剧开头,而以悲剧结尾。兵不血刃在一夜之间“变换了大王旗”,革命的“大汉贵州军政府”仅存在三个月便被颠覆,留下的是一滩殷红的血。人们苦苦追求的“共和国”虚幻般在黎明中闪现,但“走进共和”却是一片黑暗,取代皇帝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群魔乱舞的军阀。  相似文献   

6.
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发生在一百年前的1911年(旧历辛亥年)。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们为推翻帝制、恢复中华而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延续。它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它和当年接下来各地举行的一系列起义一起.形成了辛亥年的革命风暴.最终以10月10日武昌起义获得成功为标志。  相似文献   

7.
李宏生 《春秋》2011,(2):4-7,1
1912年1月1日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在北京宣布退位.标志着数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在中国从此灭亡,这也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的伟大成果.由此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一、中学毕业的上一年,“辛亥革命”来了,住在沪杭铁路中段每天可以接读上海报纸的中学生的我们,大概也有些兴奋吧!大概有一点。  相似文献   

9.
郭隆 《北京观察》2011,(9):10-13
辛亥革命是一座历史丰碑。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历史过去了100年,而这场震撼东方的伟大革命所带来的博爱、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至今仍体现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本期特推出“百年辛亥”专题,与您一起回望辛亥百年,触摸历史脉搏。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已经百年。对许多青年人而言,它已是遥远而陌生的往事,然而,在当时,这场革命却是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是划时代的大事。 【假如当初实行君主立宪……】 这场革命,是从1894年孙中山等一批革命党人从事反满开始的。武昌起义引发各省独立(光复),至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1949年10月,人民共和国又取代了民国。  相似文献   

11.
曹锡荣 《前进论坛》2011,(12):15-16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SUShi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新一代民主人士,纪念辛亥百年,心情无比激动。回顾历史,百年沧桑巨变,感慨无限;展望未来,实现民族复兴,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12.
何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6):F0003-F0003
光绪29年(1903)6月22日(即8月14日)《湖南官报》报道:湖北警察设学,昨就阅马场演武厅改设。这说的是,1903年8月13日,武昌警察学堂成立,地点位于今辛亥革命博物馆(红楼)处,教习以邓贤才、张汉清等12名留学日本的警察学生充任,教练习识字警兵,以规则操法。  相似文献   

13.
读了《探索与争鸣》今年第6期发表的《第三只眼睛看辛亥——张鸣教授访谈录》,使我大开眼界,也产生了不少困惑,兹就以下三点,向张教授请教:一、如何看待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国辛亥革命是经过长期酝酿和准备而爆发的伟大革命.张教授从革命发生前10年,即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观察、研究,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还不够.我认为,只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的较长时段中考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研究辛亥革命的发生,至少应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这不仅是对领导这场革命的旗手——孙中山进行研究的需要,而且也能更好地说明清王朝近50年的“自改革”与晚清社会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何洛 《协商论坛》2011,(10):17-1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孙中山先生领导成立的同盟会,因迎合历史潮流,队伍不断壮大。辛亥前夕,革命的气氛已非常浓烈。洛阳也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孕育着革命的火种,时刻等待时机的到来。光绪末年,同盟会员、偃师县人杨源懋,新蔡县人刘粹轩来到洛阳建立了河南府中学堂(即后建的省立第八中学——洛阳中学),以办教育为掩护,策划革命,成为洛阳地区第一个秘密的革命活动据点。同时,  相似文献   

15.
龚雪 《世纪行》2011,(10):15-15
2011年10月10日,由政协全国委员会书画窜、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联袂举行的纪念辛亥首义百年书画展在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幕。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省政协副主席李佑才、涂勇等出席。  相似文献   

16.
赵良英  胡斌  廖靖宇 《世纪行》2011,(10):13-13
2011年10月10日上午,来自美国、菲律宾、新西兰等国的40多位华侨华人和辛亥志士后裔。走进修缮一新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追忆百年辛亥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驱。  相似文献   

17.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深入发掘辛亥革命精神的内涵,探讨新时期如何传承与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推动辛亥革命研究的学术繁荣,加强对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社科联、武汉市委宣传部、华中师范大学、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汉市社科联共同主办,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承办的“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9月25日至26日在武昌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国际友人、湖北省政协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1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张云逸同志诞辰110周年。张云逸同志(1892—1974)海南省文昌县人,16岁秘密加入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与邓小平同志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并任红七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军长;建国后,重返广西,是广西党、政、军的首任领导人,后调回中央。他对广西、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  相似文献   

19.
王春华 《现代领导》2008,(12):39-39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湖南长沙人,著名党外民主人士。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袁斗争,反对封建帝制,但又出任过段棋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1973年春,经毛泽东、周恩来特批,以探亲名义赴香港做统战、对台工作,同年7月病逝于香港。  相似文献   

20.
白雉山 《世纪行》2011,(5):34-35
1911(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一声枪响,使统治中国达268年之久的爱新觉罗王朝灰飞烟灭,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冰消瓦解。当时群情奋发,举国同欢。在这开创历史新纪元的时候,革命的第一张报纸——《大汉报》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