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0,(6):93-93
《小康》:《苏珊的微笑》是个很“文艺”的书名.听说有人建议你把小说改叫《婚无力》?叶兆言:改名我是无法接受的。我在写的时候,就老觉得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在那儿微笑。小说写的是一个死亡的故事,而微笑和死亡的对比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2.
黄忠富 《世纪行》2012,(4):12-14
沧浪听歌的故事 孔子沧浪听歌是一个流传很久远,传播很广的故事。最早记载孔子沧浪听歌的是孟子,《孟子·离娄》中记载:“有孺子歌目:‘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这说明沧浪之歌早已有之,孔子不会是第一个听到的人,只不过他是名人。所以他在沧浪听歌的故事就被人们记载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用人与买瓜     
罗鸿 《创造》2011,(8):99-99
《唐语林》,是北宋文学家王谠编撰的一部记载唐代政治史实、佚事杂说和典章故事的笔记体文史资料集,全书共8卷,仿《世说新语》体例按门类编录,《四库全书·总目》曾给予它很高评价。其中的《卷三·赏誉》篇,载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设宴招待翰林学士。席间,他问大诗人李白:“在用人上,我和天后相比,有何不同?”李白答:“天后用人,好像小孩买瓜,不择香甜,只拣大的;陛下用人,好像从泥沙里淘金子、破开石头找碧玉,寻求的是精华。”  相似文献   

4.
峥嵘复旦     
原上海市闸北区妇联主任、离休干部薛韫秀从80岁时开始,写出了40余万字的《我的情怀》一书,最近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曾在上海从事过地下学运工作的乔石、李岚清及钱李仁、朱良等同志为该书出版题词或撰联致词。楚图南先生的大儿子、著名学者楚庄为该书撰写序言《弘扬忠良文化树立科学精神》。《我的情怀》一书分三个部分,上篇为《永远的亲情——我家的故事》,描述了作者的父母亲和她七住兄长姐弟解放前投身革命后,走过的正直而艰辛的人生路程;中篇为《永远的爱情——汉煌和我的故事》,描写了她和她的爱人、曾任复旦大学地下党负责人李汉煌的相识、相知、相爱、相别的历程:下篇为《永远的社会情怀——我的人生故事》,描述了作者本人一生走过的路程。此书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现摘登个别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在我为第一作者的新书《我这60年——与共和国同行的岁月记忆》里,一开篇我就叙述了一个关于俩“司徒”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小猪 《今日广西》2007,(14):40-40
他发短信说:乖,别生气了,是我不对。 看一眼,手机丢到一旁,不理他。打开影视在线,找那部喜剧片《炊事班的故事》来看。三分钟后他又发来短信:是我错了,以后坚决改!我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在台湾出版的《智慧小品》杂志里读过一个小故事,题目是“不重要的事与真正重要的人”,对我触动很大。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对夫妻非常疼爱他们五岁的儿子,而这个小男孩也很乖巧体贴,一家人和乐融融。某天,小男孩跑到妈妈面前,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8.
读者表达     
经历30年变迁的人都有故事 陕西 周国康 贵刊11期封面故事《1978-2008:变化就在身边》真实感人,勾起了我不少回忆。回看30年的生活变化,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我家的生活得到最直接的感触:从之前的筒子楼搬到如今近130平方米的公寓;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开展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善于讲故事,不失为增强教育效果的一种好方法。一、运用故事增强教育的思想性。教育中适当运用一些哲理故事,不但能避免空洞说教,还能引起受教育者的理性思考。在一次《融洽内部关系》教育中,我以一则哲理故事开头:  相似文献   

10.
从“齐桓公好紫服”说起张永辉《韩非子》有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全国上下尽穿紫衣。这时,五件纯色衣抵不上一件紫衣的价值。桓公为此事发愁,对管仲说:“我好穿紫衣,紫衣就贵得很,举国上下好穿紫衣的风气有增无减,我怎么办好呢?”管仲说:“您想制...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0,(5):96-97
《小康》:新版《三国》一出场就是曹操刺董,黄巾起义被舍掉了,为何有这样的考虑?高希希:黄巾起义是我们意识形态里无法说清的一段。你说这农民起义是对还是错?而且这段内容也有点儿乱。我认为一部好的剧,要有一个精神灵魂,就是剧作的灵魂。因此我们要让故事更加精炼更好看,不能让它散掉。  相似文献   

12.
李立华 《乡音》2023,(7):51-52
<正>【文物名片】许由巢父故事铜镜,金代,直径14.1厘米,纹饰图案表现的是“许由洗耳,巢父饮犊”故事。铜镜采用浮雕技法,立体感极强,可见金代制镜工艺水平之高。河北博物院推出的《镜·相——中国古代铜镜展》中,展出4枚宋金时期许由巢父故事铜镜,可见古人对这一故事题材的喜闻乐见。以许由巢父故事铜镜为切入点,我在追索有关许由的历史遗迹时忽然发现:太行山东麓,河北石家庄市行唐县有一村名叫许由村。  相似文献   

13.
岂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电视台热播《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使我想到了纪晓岚的那部《阅微草堂笔记》。我对于其中的一个故事记忆犹深。这说的是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了一杯清水,因此无愧于鬼神。阎君笑了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设个木偶,连水也不喝,岂不更胜于你 ?”那官员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该无过吧。”阎君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无功就是有过啊 !”   读这个故事,感到不足之处是涂了一层迷信色彩。想想这与作者当时有话不能直说有关,但文中对白却生动地论述了…  相似文献   

14.
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财富,只是检验努力的一个方面的成果。近百家报纸和刊物载了关于我的故事和有关我的报道,著名的文学刊物《青年作家》和比较有影响的《商界》等杂志,还分别在封底和封面用全版的篇幅,登载了我的彩色照片。……有人告诉我,全国12亿老百姓,能够这么亮一次相的,为数极少,而多次亮相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这就使得我不得不数次拿起这些杂志端详自己的模样。说真话,至今我还没有在相馆照过这么大的照片。……但我也若干次地问自己:这就是我吗?我那时候的确难以把照片上的自己,同14岁时的自己联系起来。我14…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斯宾塞&#183;约翰逊和我一起合著《一分钟经理人》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奶酪的故事”。自从听到这个寓意深长的故事以后,我就一直盼望着他能把这个故事写成书,使我们大家都能读到它,一起分享书中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教益。因为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回味这个绝妙的故事,惊叹它带给我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翻开《人民公安》 2000年第 15期,一篇报道我国几个大城市火车站整治工作的文章跃入眼帘:《去火车站看看》。我神经一紧——可怕的火车站, 16年前的那一幕在我记忆中犹存,使我心中荡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有苦、有涩、有悲、也有喜……   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   1984年, 17岁的我在山东读书,刚放暑假,我便从荷泽匆匆登上了列车,前往郑州转车回贵阳。车上很挤,没有座位,我只好挤在了车厢连接处的一个角落里,不知是晕车还是身体不适,在车上我头晕眼花,迷迷糊糊,经过数小时的颠簸,总算到了郑州。刚出站,…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廉政故事结缘我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小时候,对那些会讲故事的人特别羡慕,从小就有个梦想,长大了我要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长大后,我从20岁开始写故事,如今已60周岁了,与故事结缘整整40个年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故事"了。故事,反映的是生活,廉政文化建设一直是生活的一个部份。在我过去所创作的众多的故事中,很多故事的内容都与廉政建设有关。如《局长批条》《狐狸精的传说》《错送一包烟》《阿哼的  相似文献   

18.
甘薇 《青年探索》2006,(4):93-94
《新约&#183;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相似文献   

19.
作者简历: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现任综合编辑室主任,编审。主要论著有:《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男工女耕与农村妇女的发展》、《农村女童受教育权的保护》、《青海藏族的教育需求》。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务员》为我开专栏冯铁金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从今年第四期开始,《中国公务员》杂志新开了一个───《吏治通鉴》栏目。在这个栏目中,至今已刊登了我写的稿件数篇。提起这个"专栏"的开办,还有一段故事呢。故事要从我给《中国人事报》投稿说起。该报于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