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支部生活》2008,(7):46-47
温州商人已经成了“中国财富”的代名词,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说到浙江,说到温州,人们都会将温州等同于财富的积聚效应。但温州人还有一个能够走出地城、用勤奋寻求机会、用思想积累财富的优势,一般人就很难感受到。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温州商人早年寻求财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个体工商执照、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温州产生,第一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地方法规在温州出台。1991年温州的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占国民经济工业产值的比重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1996年温州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其中大部分为民营经济。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温州发展民营经济的坚实步伐,也证实了温州模式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典范。湖北省社科联根据省委199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学习温州经验,放开手脚发展民营经济”的要求,于今年2月中旬,对温州进行了考察。一…  相似文献   

3.
刘力锐 《传承》2012,(1):50-52
网络反腐是一种诉诸新闻范式、依赖公众舆论的反腐模式,网络公共舆论成为网络曝光与网络反腐间的一个关键环节。温州论坛开创的网络舆论民间监督的“温州模式”曾多次被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报道,堪称中国网络反腐的典范,值得深入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11,(19):7-7
温州个别民企老板因资金琏出现问题,发生“跑路”、“跳楼”·现象,一时聚集了公众的目光。当媒体传出温家宝总理近日前往温州调研并开出“治温州”的“方子”时,网上一片释然,纷纷为国务院的决策叫好。笔者注意到温总理赴温州调研时的一个细节。在与温州中小企业家座谈时,温总理说事先派人来温州调查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温州存全国都是一个典范。温州人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过去三十年中寻找自己的发展路径.今天,温州又一次站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6.
温州是“中国制造”的缩影,它生产出全国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是“温州模式”的一个特点。2008年民营经济占温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9%。温州人口近800万,1/4是商人;有近50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经商,被称为“温州帮”。  相似文献   

7.
邵占维 《今日浙江》2009,(15):44-45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一个独特的政治优势。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温州实际,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地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局面。温州连续两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三届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双拥工作已成为温州城市的一个响亮品牌。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13日,台北市温州同乡会的29名温籍乡亲,在林亦冲理事长的带领下踏上温州这片令他们魂牵梦萦的故土,进行为期一周的“乡亲返乡之旅”。  相似文献   

9.
捕风捉影     
《干部人事月报》2010,(2):51-51
温州政府出资培训民企二代 温州现有民营企业家约15万人。其中,40-50岁之间的占一半,50岁以上超过15%。这意味着,未来10年,温州将迎来企业接班交替的一个高峰期。去年7月,温州市人事局课题组的一份《温州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得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民营企业家队伍隐含着断层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事》2006,(4):F0004-F0004
温州机电技师学院、温州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前身为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系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温州市最早的四所公办技校之一。  相似文献   

11.
曾以“温州模式”闻名于世的温州,如今又向世人履现出一个新亮点——全力打造国际性轻工城。2002年7月,新任市委书记李强代表温州市委做出了这个新的战略郁署。  相似文献   

12.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温州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人力资本,特别是管理型人力资本。同时,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紧缺、人才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是开发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瓶颈。为切实解决企业人才引进与培养问题,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调查与思考”这一课题调研。  相似文献   

13.
温州人向美国洛杉矶的迁移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按其动因可以分成商业驱动型移民、生活驱动型移民、教育驱动型移民和混合驱动型移民.他们大多利用合法的L1、EB5和H1B签证登陆美国并获得绿卡,也有极少数通过政治避难手段获得合法身份.这些移民在洛杉矶分散居住,在不同行业耕耘,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也有差异,但是与温州本地联系都非常紧密.洛杉矶温州人的迁移历程显示,侨乡人口向海外迁徙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传统商业和经济因素不再是温州人定居海外的目的,反而成为他们迁徙的助力.  相似文献   

14.
温州的活力     
封面报道《活跃的温州》读下来,觉得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温州的服装业、小额贷款和温州商人等,很精彩也很立体。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反映出了温州人的胆识、精神和活力,温州模式的内涵和影响,以及温州和温州人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和平 《半月谈》2003,(23):30-32
近几年,一个十分响亮的全字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那就是温州的商会,1999年中法文化交流的“中国西服第一闪”、2000年德国世界男装精品博览会的“中国男装第一展”,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入世第一辩”,反技术壁垒的“民间第一团”,应对欧盟反倾销的“胜诉第一案”等等,操作者都是温州商会,商会,正成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脊梁”。  相似文献   

16.
青田:接轨温州共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通林 《今日浙江》2008,(13):42-42
近年来,青田县充分发挥毗邻温州的区位优势,深入实施“接轨温州”战略,主动接受温州经济辐射,积极参与温州产业协作和分工,进一步加强与温州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成功路子。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一个温州的青年民营企业家要来上海办一所大学,有人说这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18.
高琦 《前沿》1995,(12)
学思路求发展──温州学习考察的思考高琦今年五月,内蒙“旗县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一行52人,对浙江温州市进行了为期17天的学习考察,所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感慨良多,今择其要者及所得启示,拟成六题,以记此行。找准突破口—“四分天下有其三”温州地处浙...  相似文献   

19.
为弘扬创业精神,南京专门组织了一个市民考察团到温州取经。前些时,考察团成员各自带着目睹和体验到的创业经回到了南京。随行记者对我说:温州人崇尚财富、敢于创富、要创大富的精神,给了前去取创业经者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20.
聂磊 《淮海论坛》2012,(1):15-17
2011年温州老板的不断跑路折射出温州区域金融发展的一个困局,即丰裕的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两难困境,问题的核心在于民间资本无法有效转化为推动当地中小企业、实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