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欧美债务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最重要经济事件,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降低,新兴经济体的比重相对增加;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落后于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其未来改革方向仍未根本确定;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仍处于转型和探索中,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2.
郑联盛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10-14,79
2011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其未来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受到明显冲击,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拉美经济的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风险不断累积。拉美经济体面临着政策持续与政策退出、政策刺激与衍生风险、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等目标之间的两难抉择。债务问题还将持续冲击金融市场,拉美经济体的主要金融市场中短期内将保持震荡甚至是下行格局,国际资本流动更加紊乱。未来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体的影响将体现为: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部分拉美经济体可能硬着陆,需警惕滞胀风险;全球总需求仍不足,拉美经济体出口将进一步放缓;国际资本流动可能逆转,拉美经济体金融风险需谨慎。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科技、产业、人口、能源、金融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世界经济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经济份额持续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8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GDP占全球40%,预计到2035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规模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的比重接近60%。  相似文献   

5.
全球贸易治理机制为维护战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各国的开放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多边贸易体制缺乏公正性,区域贸易协定不断涌现,导致全球贸易治理出现"碎片化"趋势,非正式制度安排缺乏法律的约束力,合法性也受到质疑。全球贸易治理机制的缺陷导致了诸多治理低效率问题,逆全球化浪潮就是贸易治理机制低效率的突出表现。此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日益上升,现行的全球贸易治理机制所界定的利益分配格局越发不合时宜。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付诸实施,将会引领全球贸易治理机制变革,促进全球贸易治理向公正导向、发展导向转型,将整合"碎片化"的全球贸易治理机制,引领新的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新的多边合作平台。"丝路新秩序"为全球贸易治理机制变革设定新范本。  相似文献   

6.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却未很好地反映这种变化趋势,以金砖国家为首的新兴变革力量开始登上国际安全治理的舞台。然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的盛行使金砖国家内部的贸易势头减弱;美联储加息、投资干预政策以及政局动荡和经济疲弱等因素使金砖国家面临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减少的压力;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给金砖国家能源安全合作带来困扰;金融安全合作进展缓慢。基于此,金砖国家应继续深化各领域的改革,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为金砖国家的安全合作夯实基础;加快相互之间的发展战略对接,以提升金砖国家的安全合作水平;通过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丰富金砖国家安全合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Fund,IMF)成立近70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其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却相对较低,未能反映经济实力的变化。与此同时,IMF份额与投票机制以及治理结构的缺陷日益凸显,国际社会迫切要求IMF进行相应改革。自2006年起IMF发起了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迅速上升。建立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不但不能反映新的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现实,更无法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开始逐渐关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其中,巴西参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意愿和作用在拉美新兴经济体中表现十分突出。然而一些制约因素也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出现,特别是巴西目前低迷的国内经济形势。对于巴西而言,它参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进程与国内经济状况及外交政策侧重点的不断转变密切相关,但归根到底则受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外交传统的影响,这也最终决定它在G20中的角色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金融和经济的范围,涉及国际格局、经济全球化、国际秩序、国际机制、国际思潮、新兴经济体、大国关系、发展模式、文化多样性、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方方面面。当前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变革。在大变革中,国际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及发展模式多样化向广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2,(2):1-5,59,61
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多重风险和挑战,经济形势向下滑行,但没有跌入衰退线。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面临以下关键问题: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二是美国经济走势;三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情况;西是国际油价走势。我宜客观分析,冷静判断以上问题,趋利避害,争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在世界经济总体中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对原有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国际经济格局还需要长期努力.中国在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同时,还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疲弱,增速放缓.美国房地产业出现温和复苏迹象,但整体经济表现平平;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整体陷入衰退;日本经济高开低走,全年可能回归“零增长”;在西方经济同步走弱的同时,新兴经济体也面临一些困难.世界经济未来走势近期主要取决于美国“财政悬崖”能否平稳解决,主权债务危机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中长期看新技术革命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3,(1):10-17,59,61
2012年世界经济较上一年度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同步下行,贸易与投资保护升温,全球治理和政策协调难度增大。世界经济面临新的引爆点。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的转移:G20与大国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20机制的形成被认为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发生了转移,可是G20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挑战。一方面,虽然欧洲倾向于加强这一机制,但美国仍然是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和维护者,日本则极力反对以G20取代G8;另一方面,自身实力的限制和国内问题的掣肘势必影响新兴大国在G20中发挥更大作用。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的转移是大势所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应该积极促进G20的发展,为推动这种转移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治理变局:挑战与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凸显了国家间合作及能源治理的必要.随着国际能源格局与形势的变化,传统的安全风险正在降低,能源产业的投资安全和能源利用的环境安全问题正在成为全球能源治理面临的最紧迫的议题.在这一变局下,现存能源治理机制自身的缺陷日益显露,加之不同机制间互动不足,能源治理的成效差强人意.为了能够应对全球能源的新挑战,全球能源治理模式要从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向复杂的多层治理模式转变.在现有能源治理机制基础上,应尽可能吸纳新兴经济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广泛参与,积极发挥金融工具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加强法制建设,以实现更为公平、高效的国际能源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美国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受怀疑,贸易保护主义、货币多极主义、金融分权主义乃至资源国家主义渐成潮流;新兴经济体崛起,国际力学结构多维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全球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G20、"联合国气候大会"等更具广泛性、反映多重利益关系的全球治理机制及国际金融和货币体制改革日渐主导国际秩序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全球核安全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管理制度,其中,美国扮演了主要角色。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核安全峰会倡议是美国试图延续其对全球核秩序的领导做出的又一轮努力。但是,由于奥巴马政府的动员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美国已经越来越难以将其利益转化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奥巴马政府的核安全议程面临进展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局面。奥巴马政府在全球核治理议程设置方面面临的窘境提示人们,全球核治理应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国际社会的真正利益需求。全球核治理需要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经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能力、政治影响力以及更具代表性的身份特征,应该在全球核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重要成员、作为发展中大国、作为在世界事务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为全球和地区的核秩序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并就如何构建更加贴近民生需求、更加符合各国国情、更加持久的核安全治理提出了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变迁,新兴经济体力量不断增强,推动国际秩序加速向多元中心的方向演变.作为新兴力量的重要一支,新兴中等强国顺应格局变化的新形势,通过推行改革,内塑功能,外强形象,增强实力,提升国际地位,拓展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舞台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形成了富有各自特色的治国方略.在发展中,新兴中等强国还须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内部政局稳定、国际环境压力等挑战.  相似文献   

20.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巨大冲击,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本国经济。这一政策给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稳定带来了严重挑战,新兴经济体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然而,新兴经济体的应对政策在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由于受内外各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明显局限。总体上,通过对量化宽松过程中的利益认知、政策取向、主体作用以及制度构建这四大核心因素的考察,本文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是新兴经济体目前未能成功地通过全球金融治理这一途径来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正当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