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江 《新民周刊》2012,(11):34-39
对于乌坎过去的教训,林祖銮有着怎样的总结,对于外界对乌坎事件的误读,他又有着怎样的纠正?对他而言,更严峻的考验是如何解决摆在他面前的这个"烂摊子",让乌坎的经济与社会秩序从负开始,走向正规。  相似文献   

2.
对于俄罗斯总统们修辞的分析表明,提及外部他者是一个常常使用的象征性来源。俄罗斯总统讲话对于美国和中国形象的表述,有很大的差异。首先,美国他者在总统言论中的提及频率几乎是中国的四倍,但是中国以一种更加积极正面的方式被表述。其次,不同总统任期内的表述模式也有很大差异。再次,尽管饱受诟病,他者美国仍然常常被认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而他者中国的经验则被认为是十分特殊的模式,俄罗斯未必会效法。整体而言,在俄总统言论中,中国"他者"的建构仍然受到自我认同的历史路径的支配,而美国作为更重要的"他者"则是将俄罗斯政治进程合法化的重要参照物。因此,在可遇见的未来,俄罗斯政治领导人很难用"东方",来"取代"西方这个最关键的"重要他者"。  相似文献   

3.
林莺 《法国研究》2014,(1):61-63
法国小说中的中国镜像,不仅体现了"东学西渐"的魅力,更是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基调使东西文化产生碰撞。中国文化对于法国思想、文学具有一定的浸润作用,法国作家在展示自己民族个性的同时也汲取着中国元素,形成了"法国人视域下的中国镜像",福柯的话语理论就很好的解释了这种"异质"文学风格的产生。"法国人视域下的中国镜像"从本质上反映了东方的神秘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是对于个体自身反思所产生的"他者"环境下的"自者"实现以及对于自身之"道"的体悟。  相似文献   

4.
卢缓 《新民周刊》2012,(18):69-69
吴冠中艺术中,最核心的就是他处于"中西融合"这个历史命题的终点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为对于融合性的绘画语言探索的集大成者。吴冠中的艺术,是一百年来"中西融合"艺术取向及其所思考的一系列艺术命题与社会命题的综合,是对于艺术语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国的焦虑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危机或困境的产物。美国精英阶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一系列的话语策略塑造了一个"邪恶的他者"的虚幻概念,以此烘托"完美的自我",并将二者不断地实质化、绝对化。"他者"想象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时至今日其潜在的影响依然巨大。正是在"他者"想象的诱导下,当前美国国内族群之间的焦虑情绪不断上升。不仅如此,美国还把对于"自我"和"他者"的二元对立的身份想象投射到全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尤其是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邪恶的他者"的想象方式使得美国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霸权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6.
总之,对于有可能动摇美元霸权而且不听话的天秤座货币,美国当然欲除之而后快,但要是天秤座选择顺从,就不会被取缔,尤其是当它能成为阻碍竞争对手中国的工具时,美国就是另一副嘴脸了。保罗刚满5岁,他为此很自豪。他任性地用"这个"来指代小猫,指着硬币叫"钱",身为互联网巨头脸谱高管的父母每次都会纠正小宝贝。但本质上,保罗把硬币叫"钱"有何不对?  相似文献   

7.
蒲琳 《新民周刊》2012,(49):38-39
在有关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持续发酵中,"石原慎太郎"便成了一个在中国"臭大街"的名字。可以说,建国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上,就对华强硬度而言,石原慎太郎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对于中国,其极端的做派、激烈的言辞使他成了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性符号。  相似文献   

8.
李奎报是高丽时期杰出的诗人,也是出色的诗论家,他的诗论对韩国古代诗学的确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的诗论中,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诗学范畴,其中"味"目前还很少有人论及."‘味'是中国古代文论确立的关于艺术美特征的重要范畴".①李奎报的诗歌观念深受中国诗论的影响,在高丽诗坛中,他是较早地使用"味"来论诗的.与"意"神"等诗学范畴相比,"味"在李奎报诗论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它已经包含了对于诗歌风格、审美特征和审美属性的基本认识,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丁·怀特是当代西方最杰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对英国学派的建立及其学术传统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尊为"英国学派之父"。怀特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他本人研究议题和视角的改变,他由早期的现实主义转向了后期的理性主义。怀特长于运用历史方法分析权力政治、国家体系和国际关系思想,并试图从伦理角度对国际关系作出价值判断,其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关于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的分析模式。他的思想对英国学派乃至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付佳  刘劲文 《新民周刊》2012,(24):87-87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火爆可以归结为市场对于"低风险"、"高流动性"和"可预期的较高收益率"的产品的一种渴求。李先生一直是一个风险回避者,因此在理财方面也显得非常地谨慎。他从来不考虑投资股票这种风险较大的证券品种,也很少考虑购买股票型基金。但是,谨慎归  相似文献   

11.
《新民周刊》2012,(39):26-27
都说朝鲜在变。朝鲜怎么变了?近期来,朝鲜最高领导人号召"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次罕有地就本国经济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这一姿态引发了外部世界对于朝鲜经济思维出现变化的观察热情。日前,资深媒体人江迅以"海产专家"身份,17年来第七次入朝。他在朝鲜五日,记录下平壤在市政建设、购物设施以及穿衣时尚等方面的变...  相似文献   

12.
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政治领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领袖是苏联和俄罗斯政治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政治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俄罗斯政治文化一直偏爱强势而有个性的政治领袖,从1917年以来的苏联领袖大多都秉持了这一特点。改革派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而丧失了对于改革乃至国家的控制,而与其个人风格和成长经历迥异的叶利钦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成为了新生的俄罗斯联邦的领袖。他推动俄罗斯进行了激进的市场化改革,希望使俄罗斯走上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文明之路",但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政策方面的失误,这一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他是俄罗斯第一任民选总统,但叶利钦自相矛盾的执政风格、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诸多生活上的不良习惯都令人诟病,他虽然赢得了竞选连任,但由于身体原因和杜马掣肘,很难有所作为。在经历了复杂的甄选之后,他选择了普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且帮助普京顺利当选。有克格勃背景的普京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和无比坚韧的性格的领导人。在接任总理之后,很快凭借自己的超群才能,解决了车臣问题,并且有效提高了社会福利,从而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执政之后,普京很快推动了俄罗斯政治制度新的"转型",他通过除了暴力之外的一切手段强化国家权力,打击"寡头",取消地方选举,限制独立媒体,通过"西罗维基"掌控权力,最终使整个政权集中于自己的手中,形成了被称为"可控民主"或"主权民主"的普京体制。在八年任期结束后,普京拒绝了第三个总统任期,而选择了一项略显复杂的政治安排。将总统职务交给自己的亲信梅德韦杰夫,本人则以总理和统一俄罗斯党主席的身份继续参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头制"政权,直到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宫。随着时代的变迁,俄罗斯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普京的重新执政对于俄罗斯未来的改革可能将会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因为他拥有足够的权力推动改革的进行。虽然面对诸多不确定的挑战,但仍然有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3,(12):24-25
早春二月。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关注着一个江阴农民的去世。毫无疑问,他就是吴仁宝。任何一个关注、研判中国农村改革和中国农民命运的人,都无法绕过他和他的村庄。吴仁宝缔造了一个"中国农民"的传奇。当下说法,他真正做成了一个中国农民的"中国梦"。中国从来不乏"传奇农民"。与他同时代。  相似文献   

14.
安伦  崔洋 《新民周刊》2012,(40):80-83
随着麦迪加盟CBA,中国球迷有理由再次对他充满期待。麦迪,还会有多少经典可以重现?10月13日,篮球巨星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向外界正式宣布:CBA,我来了!近些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外援的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但麦迪的到来却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对于诸多中国球迷而言,对那位眼神永远迷离的球星有着太多的感怀,关于他和"MM...  相似文献   

15.
<正>在执法检查中,他因直言保护黄岑水库饮用水源而"得罪"市环保局长;他创办的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数量为全省企业之最,他的慈心善举荣获"湖南慈善奖"。莽山孕育了谢运良的胸襟,责任融进了他的骨血,凡事用心力去担待。他常说,人大代表就得多为社会担当。他品味担当,演绎慈爱,义无反顾。"走"出来的建议谢运良曾任宜章县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6.
"明治宪法之父"伊藤博文的政党政治观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即从最初的"政党邪恶观"到最终的"政党工具论"。这种转变是基于《明治宪法》颁布之后日本政党政治活动活跃这一前提。随着政党政治观的转变,伊藤在宪政实践上对政党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从宪法颁布之初特意在宪法文本中避谈政党和对政党政治进行压制,到之后因政治需要对各大政党妥协,再到最后创建"政友会"。他的政党政治观和实践的转变对于近代日本政党政治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种花与读书     
江迅 《新民周刊》2012,(40):59-59
每次见梁振英,都会与他谈耕耘,听他说"花道"。梁振英喜欢爬山、游泳,也喜欢栽花种菜。在香港政坛,谁都知道他是"花痴",惜花爱草,休息日爱在家的院子里"拈花惹草"。梁振英说:"昨天我还忙里偷闲花了十分钟下种子。"问他,播了什么种?梁振英说:"一种菊花,英文叫cosmos,中文叫波斯菊。我种花经常有一些惊喜,波斯菊品种很...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正本期有两篇文章重点讨论了中美二元格局下的亚洲地区秩序和构架建设。徐进认为,二元格局下中国的崛起困境难以依靠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来缓解。他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兼容中美大国战略及其对中小国家的政策,兼顾制度约束力和灵活性的东亚地区安全架构?该文构想了一个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的东亚安全合作"四轮"架构,对于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研究具有一定启发。马荣久主要从中国崛起和美国"重返亚洲"两条线索研究亚洲地区体系,揭示了在中美权力转移进程中,地区体系对于大国之间相对权力变化、身份认同和政策选择的塑造。这一研究有助于思考如何缓解中美权  相似文献   

19.
日文当中对于"逐语译"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对"逐语译"评价也褒贬不一。在日汉翻译的语境下,"逐语译"既是一种翻译方法,即直译;同时也是一种翻译理念,即忠实于源文本、严谨细致的理念。作者以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作为参照物,探究了其"逐语译"特征,认为"逐語訳"是训读法的衍生物,是"日本式翻译范式"的集中体现。"日本式翻译范式"的形成与流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伊藤漱平的译文重视源文本,表现明显的"逐语译"的风格特点。同时,其译文表达又有重阐发之处。对译文的选择既体现了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他本人对原文本和目标读者的视域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20.
对于欣欣向荣又充满着传奇的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方巍并不陌生,只不过他更多地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艺术商人或艺术圈儿的朋友,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故事的缩略版是,在上海学习艺术后,方巍前往日本继续追寻自己的绘画理想;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