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萃 《学理论》2012,(2):139-140
面对日益技术化和工艺化的当代社会,人们在发挥教育促进物质生产的作用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尤其要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调适和精神信念的形成。这是当代教育在应对社会挑战时应该作出的重要选择,也是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回归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界对区域精神的内涵、特征、功能、表述内容和提炼、培育方式方法、弘扬和践行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研究视角和领域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在研究深度方面还应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上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表述内容上要更多赋予区域独特性特征,注重提高区域精神提炼过程的科学化水平,践行区域精神要注重发挥其系统性和综合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持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弘扬和宣传龙江"四大精神",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联合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中共大庆市委、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相继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北大荒精神"三场理论研讨会。系列理论研讨会在强化问题导向、总结现实经验、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方向、推动理论发展等方面,围绕龙江"四大精神"的生成、内涵和时代价值,针对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宣传龙江"四大精神"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4)
长征精神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的形成,既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优秀民族精神,又有其现实的直接源流。而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身处逆境之下对革命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政治、军事、组织上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精神培育机制构建现状进行梳理,对军队院校大学精神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分析了军队院校的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提出构建适合军队院校的大学精神培育机制的对策,对军队院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洁 《学理论》2011,(15):282-283
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其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也为我国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不断强化对精神利益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的价值、尊严和安全的追求,由此而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民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法规,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及其范围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讨和较为科学的界定,揭示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和及其所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彰显的精神品质的集中凝结,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集中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核心范畴、实践保障和目标归宿。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破坏一个旧世界”的革命创造之中,丰富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建设创造之中,创新于“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改革创造之中,升华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实践创造之中。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精神弘扬机制;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构建精神弘扬新平台;强化实践环节,赓续建党精神红色血脉;注重理论研究,构建完善中国精神谱系。  相似文献   

9.
10.
历史雄辩地证明:铁人精神是大庆的传家宝,每一次学铁人、做铁人、踏着铁人的脚步走,都意味着油城人面貌的新变化、大庆的大发展、油田建设的新突破。今年是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推动大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任务艰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英雄的大庆人必将高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居安思危、团结拼搏,以奋发有为、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以敢于碰硬、顽强拼搏的昂扬斗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意识,满怀激情、满怀信心地去开创大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中培育的太行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个精神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近代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等等。与社会经济、政治剧烈变革同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民族精神也发生了由旧向新、由古向今的转换,由传统步入近代。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民族精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变革性与爱国性;科学性与民主性;丰富性与零碎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哲学在当代创新中存在的知性化倾向,提出哲学精神是哲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精致表达,是对科学精神的超越。哲学发展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科学精神,但简单地以科学精神代替哲学精神,却是当代哲学被知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哲学精神主要包括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等内容。哲学的创新恰在于哲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陆杰荣 《理论探讨》2005,6(4):33-36
哲学就其本性和特性而言是人通过反思的途径表达自身精神需求的内在方式,哲学通过境域式开掘与生成体现了人的境界的精神需求。哲学境界成为人超越自然存在的精神体现方式,主要蕴涵着人文精神的指向、自由精神的指向、理想精神的指向以及批判精神的指向。  相似文献   

15.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和谐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和谐社会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的融合有其规范基础和现实基础,实现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融合的途径是多元的,但最主要和首要的是要实现公民社会道德信仰与法律信仰的互通。  相似文献   

16.
王斯斯 《学理论》2014,(7):77-78
"俭以养德"实质为生存论向心性论的转化,是有觉性的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方式。如把它作为一精神现象加以考察,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层次:其可行性为人类追逐自由本质所决定的,实现途径是处理自然与精神、经验自我与超越自我关系。它真正意义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欲望,或是被动性服从说教,而是完全符合人性本质的。  相似文献   

17.
杨艳  王娟娟 《学理论》2013,(15):372-373
艰苦朴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革命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不太重视这些,甚至有人提出疑问:"既然现在国家提倡扩大内需,对大学生艰苦朴素精神教育进行研究的意义何在,扩大内需与艰苦朴素精神教育二者是否矛盾?"事实上,二者是不矛盾的。艰苦朴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提艰苦朴素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至今仍然是学界讨论的法律问题之一,分析精神损害概念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精神损害的损害实质,从而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损害范围做出进一步判断,其损害范围的确定势必对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有一定程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政治精神、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互动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多难兴邦”。一个伟大的民族,没有哪个不是在战胜一次次的人为或自然的灾难中走向成熟、进步的。在这种进步中,最根本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不断升华。人类的民族精神的内容,涵盖了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从大的形态看,不外乎政治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三种。政治精神是一定时期的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的价值判断、认识状况等精神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郭挺东 《团结》2003,(6):42-44
孙中山先生伟大而崇高的品质和情操,博大恢宏的精神财富,永远是青年取之不竭的源泉,永远是我们青年学习的楷模。 一、爱国主义精神贯穿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