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齐瑞霞 《青年论坛》2002,(2):108-108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产生儒家其他思想主张的基础。孔子仁学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是道德自觉 ,一种自我规范。它实际上是孔子眼中的“人”的道德模式 ,是一种人格理想。由《论语》中所提及的仁人、君子结合孔子本人的思想行为追求 ,可见“仁”就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行为的儒雅。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仁被纳入了礼的约束之中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以下只称后两字 )。仁是本质 ,而礼则是一种表现形式 ,即“克己复礼” ,而“礼之用 ,和为贵”。所以“礼”无论是作为社会 ,还是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制…  相似文献   

3.
最近,陆续听到一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在企业找到了用武之地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据《人民日报》4月11日10版报道 :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 ,欠下1亿多元“政绩债”。据镇政府测算 ,豫灵镇目前每年只能挤出近百万元还债 ,还清债务得要100年。当地的干部群众形象地称之为“一届的政绩 ,几届的包袱”。现实生活中类似豫灵镇欠下巨额“政绩债”而让继任者和当地群众背上沉重债务包袱的县和乡镇有一定的比例。图虚名必然要遭灾祸。凡是欠“政绩债”严重的地方 ,往往是长期拖欠教师工资 ;老干部医药费无法报销 ;国家给的调工资政策不得到位而成为“空调” (进档案不增资 ) ;…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和倡导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内政外交上面提出的两大战略任务.本文对"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内涵与本质,"和谐世界"思想与我国一贯外交政策的关系,"和谐世界"主张与西方国家提出的规范理论的基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和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理论为引言,紧扣科技类英语文献的特点,指出科技英语翻译应忠实于原著,译文准确。同时,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应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相似文献   

9.
王宁 《思想战线》2005,31(5):113-115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学科在经历了多次"危机"之后其衰落之趋势是无可挽回的,但这种衰落恰恰为其"再生"奠定了内在的基础,此也即比较文学学科内部的反拨.在这方面,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东方和第三世界学者将对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再生"有所作为.比较文学的最高境界是世界文学阶段.那种为比较而比较的牵强比附式的"比较文学"确实应该死亡,而一种新的融入了文化研究和世界文学成分的比较文学学科将在这其中获得再生.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存在的"议行合一"两种不同的理解,认为我国"议行合一"的提法并不能恰当地反映我国政体的组织形式,相反,对于"议行合一"的争论,我们既要回归历史,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还原其本真含义,同时,又要立足我国现实,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要准确理解我国政体形式的建立是历史的产物,更要在客观认识权力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破解我国政治体制运行中的权力有效制约难题.  相似文献   

11.
王柳丽  王新 《传承》2007,(6):104-105
“学”为科学之“学”,“技”为“技艺”之“技”。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西方科学思想在科技专家和洋务派的大力推动下,逐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主流。而中国传统科学中“技”为主体的特征导致了中国科学发展并未能培养起国民的科学素质,在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论的提出就是将科学之“学”误作技术之“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跨越理论"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二种途径",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主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跨越理论",提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他认为,这种跨越只是政治制度上的跨越,而绝非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商品化和现代化的跨越,跨越之后的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生产的商品化和现代化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第二种途径"实现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种"不够格"是指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低、生产力欠发达,而绝对不是指政治制度的"不够格",从而解决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难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3.
14.
"领导"与"管理"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在权力的实际运行运作中我们还没有走出以党治国、以党代政的误区,应从理论和实践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汪世锦 《新东方》2005,(5):29-31
《人民日报》2000年6月5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有感于私企经营者学理论》,文中提到,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靠敢为人先创业,取得成功。但现在光靠一个“敢”字肯定是不够了。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怎么会有前途?这是私企经营者深刻的感受和迫切的愿望。有一位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是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是促成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韦有多 《桂海论丛》2002,18(1):24-26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领导核心.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三个代表"与"以德治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对干部工作进行限制,并不是为了拘束干部、增加工作和心理负担。实际上对干部的岗位工作进行明晰化、科学化限制,有助于提升干部工作的便利度并能够保证他们的职业安全,同时也将规避干部岗位权力惯性对群众利益的侵害。未来需进一步推进科学化、标准化的干部岗位工作限制改革,使干部与群众均能够依照明晰的限制标准"按图索骥"实现群众利益诉求,塑造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部队是一个担负特殊使命的集体.新形势下,针对官兵的时代特点和我军的使命要求,在管理中准确把握严与爱的尺度,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与从严治军的要求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程 《理论月刊》2002,(3):41-42
诸葛亮治蜀,以"德治"为本,特别注重自己和各级官员的德行在治理中的作用,以"法治"为辅,又特别注意对各级官吏的严格执法,并把"德治"的精神贯穿于"法治"的过程之中,达到了以"德"治国的目的,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