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家良 《桂海论丛》2003,19(2):82-84
我国正面临着重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客观地看待和防范地方政府失信现象便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地方治理作为治理理论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改革的指导理念。地方治理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牵涉到地方政府等众多层面的利益相关者。随着地方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推进,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就是其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因此,回顾并整理地方治理理论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深厚理论渊源,探讨当前形势下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地方政府该如何有效作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慈善捐赠在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民生底线、彰显民族正能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频频曝光的慈善捐赠失信行为给慈善事业的稳健发展带来阻碍,影响了慈善捐赠行为的公信力。要通过健全慈善捐赠法治体系、优化慈善捐赠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慈善捐赠舆论导向等措施,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慈善捐赠失信行为治理机制,保障慈善捐赠活动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4.
郭士倜  宁艳丽 《求索》2011,(4):60-62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个动态博弈论模型,分析了重复博弈和民营企业的贿赂策略都不是改善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法治制度才能根本制约政府的权力、消除不规范行为,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循环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府在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又是地方利益相对于中央政府的代表者,形成了三方政策博弈的格局,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此应当立足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探寻地方政府的正当性角色,形成循环经济合作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核心机制,失信联合惩戒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功能,对于营造诚信的社会经济环境意义重大。实证分析显示,囿于全国性法律的暂时缺失,地方立法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出现对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本身的规制缺位、失信行为的种类划分标准参差不齐、失信主体的救济措施缺失以及失信联合惩戒体系互异等现实难题。对此,应当以合法原则、后果与行为相当、必要限度以及责任自负为基本遵循,通过明确区分标准,将失信行为分门别类,完善立法设计,建立失信主体救济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控制,对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推进社会信用法律出台,构建统一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等举措,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村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之中。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及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要以治理主体现代化为基础,优化组织架构;以治理技术现代化为支撑,助推发展动力;以治理环境现代化为条件,推动生态行政。  相似文献   

8.
张涌 《岭南学刊》2007,(4):54-56
地方政府竞争是政府之间区域的竞争,其实质是地方政府围绕非流动要素展开的对流动性要素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形成合作和增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但又带来重复建设严重、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随意滥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负面效应。争取地方利益是地方政府不良竞争的根源,现行的财税政策不合理是其体制性原因、政绩考核不规范是其制度性原因,市场管理行为不规范是其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重复建设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痼疾。在转型时期,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是最重要的投资主体,我国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的重复建设,即行政性重复建设。在地方政府成为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主导的重复建设又表现为以地方保护为前提的重复建设。当下我国已步入发展关键期,地方政府行政性重复建设现象日益突出,须从改革政绩评价体系、深化投资决策体制改革、实现信息畅通流动等方面入手,综合治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行为倾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不仅是"道德人",而且具有"经济人"、"政治人"和"契约人"的一般特征,其行为往往带有企业化倾向。"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能使地方政府超越"道德人"边界,直至成为"准市场主体";"契约人"角色可能诱使地方政府行为缺位;"政治人"角色又易使地方政府致力扩大政绩、降低政治风险。多重角色集于一体,决定了地方政府既要尽可能充分运用改革政策资源,又要权衡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追求自我效用目标,扩大控制权收益,这会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行为变异,过度关注辖区经济规模的扩张,盲目扩大投资,偏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减轻地方政府行为变异的影响,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政府行为评价监督机制.本文认为当前的重点是以公众利益为导向进行政府绩效评估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的治理改革与制度创新,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地方政府,被地方经济和政治利益刺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改革与制度创新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重组和机构改革,决策能力和管理工具的创新,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公民关系等。浙江省的治理创新,走在全国的前列。经济、社会与政府管理的内在协调性和相互促动,构成了浙江政府管理改革的动力和演进机制,其成功还取决于政府的自觉意识和合理的改革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3.
论地方政府文化特点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文化是关于地方政府及其建设的文化,是体现政府工作理念与价值的文化。它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心理、行为和言语中表现出来。地方政府文化具有历史性、多样性和变动性特征。它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领导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15.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制度变量。我国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投资行为异化的一面。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主要与经济转型期政府主导型经济、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约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以及政治晋升竞赛等密切相关。因此,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就要依据地方政府职能确定地方政府投资权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地方政府财力,科学设置地方政府的政绩考评体系以及建立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诚信,也就是诚实守信,它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精神之一,更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今天,这一古老的准则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大量来自我国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信息表明,失信造成的信用危机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问题正成为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竞争的最具实力的中心区域。但是,沪、苏、浙等地方政府行为的选择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是相矛盾的。文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空间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土地资源协调和产业发展协调对地方政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提出了地方政府所应该选择的正确行为。  相似文献   

18.
欧阳美兰 《前沿》2012,(14):99-100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密切.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地方政府一方面在倡导和组织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当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有效发展.本文拟对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不当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完善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公民社会能力、网络化和沟通结构的扩展,参与式治理将成为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中的参与式治理创新实践,提出参与式治理视角下推进地方政府环境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角色、价值取向、行为约束因素等多方面的变化,使得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呈现出利益本位化、权力市场化、行为企业化、目标显性化、运作模糊化的特征,并在经济行为方面体现出一些独特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