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当今,我国社会由于迅速而深刻的变革而导致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特别是社会公正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彰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推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2.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在这一过程中贫富悬殊和社会稳定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公正越来越成为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维护社会公正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社会公正若干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相关.一方面,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准则,社会公正对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和引领功能;另一方面,社会公正的实现必须以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为基本依托和重要条件.当前,社会公正视野下我国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制度不公、社会权利贫困和公共权力腐败.应对这些挑战,政府需从保证社会分配的正义、确保社会制度的公正、保障社会权利的平等和实现公共权力的合法等方面变革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关注社会公正,不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社会公正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其首要价值目标和重要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资源公正配置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和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界也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主要围绕社会公正的内涵、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的关系以及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当前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社会公正对解决这场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兴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政策的优劣。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是政策系统分析的一条主线, 而价值分析必须确定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公共政策基本价值目标的探讨理应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正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正是我国公共政策社会公正原则的具体深化。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中国追求社会公正需具备五种思维:一要具备差异性思维,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合理差异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二要具备辩证思维,准确把握社会革新发展与社会矛盾相伴随的规律,正确认识实现社会公正所应有的条件,克服绝对对立思维;三要具备法治思维,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化程度,增强公民对制度局限性的认识;四要具备多向性思维,发挥政府、市场及个人的作用,减弱人们过分依赖政府、把政府视为万能力量的不成熟心理,避免懒汉作风滋生;五要具备公共性思维,培养人们的平等观念,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形成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化解由社会成员的不公正感等价值原因导致的社会矛盾?中共中央从价值层面和政策制度层面为解决我国社会价值矛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内涵,而且提出要将科学的社会公正价值理念贯穿到党和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并营造出公平的社会环境,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正感,进而消除产生社会矛盾的价值根源。  相似文献   

11.
机会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是公正的底线。机会平等在中国较为充分地实现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存在着不少与之相抵触的因素,直接妨碍其顺利实现。保障机会平等实现的因素有:中国民众机会平等理念的培育和实践;强化政府责任,实现起点的机会平等;消除社会排斥,实现共享的机会平等;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实际的机会平等。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公正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8)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指引。因此,正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于我国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阶段,解决社会领域涌现出的不公正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面深化政治改革,构建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推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正测量的五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正义体现为应然正义与实然正义的统一程度,对社会正义的研究,分别遵循应然正义与实然正义两个脉络,从而形成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无论从理论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制定社会政策、调节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出发,都应加强对社会公正的实证研究.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公正,应着眼于五个维度进行测量:分配对象、分配客体、分配原则、分配空间和分配时间.五个维度彼此融合,紧密相系.对社会公正的五维测量,会更全面地描述和解释社会公正的实现状况及人们的主观认知,也会为社会政策的制定、调整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和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使社会的“离心”倾向明显,组织形式更加松散和复杂;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差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利益结构日趋失衡,利益关系日渐紧张;公共道德与信任关系受到冲击,传统的观念认同出现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政策引导、制度保障、观念认同三个方面建立起利益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和谐的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15.
纵观当前我国社会人们思维方武的现状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提升人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注重实现由真理性思维到价值性思维,由斗争思维到和谐思维,由平面的平等性思维到主体的结构性序级思维等三个方面的转变.只有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地科学化,才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从根本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当前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社会公正对解决这场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以消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为目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对社会公正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本文从价值哲学视角对社会公正予以新的阐释,以期在理论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3)
当今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我国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产业结构与就业体制、社会财富的分配制度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变化带来的社会公正问题也凸显出来,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存在的社会公正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其实质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不公并不是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同样也面临着不少与社会公正有关的难题。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不公现象,无论是在实质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从西方的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2)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女性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女童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但是女童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女童教育仍然受外部的、内部的和历史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能得到良好发展。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出发,本文试图探讨女童教育所涉及的社会公正问题,希望通过研究女童教育的现状和原因,发现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弱势群体与社会公正及其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郑重宣布: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它深刻地表明中国社会已经超越了单纯经济的追求效率阶段,进入了追求社会公正的高度整合期。党的“十六大”正是体现了对这一历史必然性的高度自觉:“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改革发展与社会可承受能力成为理解社会稳定不可忽略的两大因素。 二十多年的实践使人们对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