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太原市杏花岭区纪委、监委作为中央纪委、监察部信访举报工作联系点,严格按照联系点年度工作安排的要求,在上级纪委的直接帮助指导下,以方便群众举报、提高办案质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目标,积极探索做好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新途径,坚持用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建  相似文献   

2.
刘永平 《前进》2012,(8):42-44
临县是全省的人口大县、贫困大县,也是信访大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一批重大项目的陆续上马,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增生问题日渐显露,群众越级上访总量一直持高位运行状态,成为影响全县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分析,发现群众越级上访反映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村级干群矛盾、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纠纷、社会保障问题、涉法涉诉问题、村矿矛盾以及安全事故等六个方面,主要与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以及思想不重视、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等有关。为此,我们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和任务需要,以转变干部作风、畅通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了“六项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全县信访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涉检信访制度作为重要的民主监督渠道和重要的权利救济手段,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检察机关着力推进规范司法,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树立司法的公正与权威,但不服检察机关决定、不服法院生效裁判以及不服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结果等群众信访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涉检信访形势日趋严峻,处置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客观面对当前涉检信访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发展趋势,釆取多元化的工作措施,逐步完善涉检信访的法律保障和工作机制,提高涉检信访案件处置成效,进一步发挥好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以棍  沈洁 《公安教育》2013,(12):38-41
近年来,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频繁发生,群访缠访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16,(4):100-105
面对民众诉求表达与社会治理法治化之间的内在张力,涉诉信访终结的行动逻辑必须进行整体性改变。以群众工作为叙事文本的传统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已经难以完全回应和化解当今涉诉信访当事人提出的诸多诉求。因而,如何在汲取群众工作所具有的沟通疏导价值优势、修正其规则与程序缺失的基础上,建立涉诉信访"依法断事"价值目标的法治化终结机制,成为信访问题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大问题。法治是实现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构建法治化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就是从之前以群众工作为叙事文本的"就事论事"模式转化为以法治规则和程序为叙事文本的"依法断事"模式的行动逻辑。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诉访分离为前提,以有效导入为依托,以公正裁判为抓手,以案结不访为依归,建构起"四位一体"式的涉诉信访法治化终结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为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改革内容涉及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和全力推动信访问题有效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信访局陆续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合法财产损失群体的信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部分相关利益群体的合法财产受损,因为相关损失补偿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他们的合理诉求难以满足,由此出现了新的"非访"、"闹访"、"缠访"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完善法律法规,出台详细的补偿规定以及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对群众的合法财产进行补偿和保障;其次,严格依法处置一切以信访为借口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严格依法办事更好地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做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对于维护稳定,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监督执纪,获取重要案件线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铁路企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各类深层次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给维护稳定、反腐倡廉工作带来更大考验。因此,纪检监察组织要全面履行职能,发挥信访举报工作的联系沟通、协调疏导、监督保障作用,切实维护大局和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肖勇 《公安研究》2004,(10):82-85
近年来,涉法信访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解决好涉法信访问题,有效遏制其不断蔓延上升的势头,就必须认真分析涉法信访问题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好,确保社会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14,(7):30-31
"妇女张张嘴、代理员来跑腿。"这句话道出了基层妇女群众对全省妇联系统实施妇女信访代理/协理制度的由衷称赞。2011年以来,福建省妇联依托全省社区、村的"妇女之家",全面实施妇女信访代理/协理制,实现妇联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有效引导妇女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仅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逐年快速攀升,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也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列入当年政法工作四项重点改革之一。强大的民族历史习惯;司法努力与群众的维权需求存在较大落差;涉法涉诉行为立法层次低,效率不高;涉法涉诉信访行为管理失序是涉法涉诉信访行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统一信访法";完善民意代表制度;在涉法涉诉信访中推行公正、权威、科学的听证制度;强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引导公民信"法"不信"访"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涉法信访尤为突出,如不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就会影响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接待和处理涉法信访案件,以维护上访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笔者作为人大信访工作人员,现对目前涉法信访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凸显期导致的涉诉涉法涉检等矛盾增加,因不服司法、行政机关对案件处理的决定而引发的群、集、闹访情况日益增多,信访接待场所的维稳、安全压力巨增,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接访人员的安全.作者认为,司法警察作为检察机关专门负责维护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通过进一步完善司法警察参与信访接待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将会促进信访工作和司法警察工作水平的提升,为检察工作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所谓的群体访、越级访、闹访、缠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非常敏感的问题。正确认识涉诉信访,有效化解涉诉信访问题,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涉诉信访的特点出发,分析涉诉信访形成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涉诉信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涉诉信访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以来,全国各地法院接待和处理的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增加,影响了法院的正常审理工作,导致了司法成本加大和司法资源的浪费.本文从目前的涉诉信访现状入手,剖析了涉诉信访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和减少涉诉信访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赞皇县人民法院为减少或杜绝上访和越级上访,力争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设定信访接待室,使大量的信访问题在第一时间、第一道防线得到有效控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2010年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650余人次,诉前化解纠纷65件,引导当事人起诉58件,判后答疑90余件,成功避免当事人上访8件次。为方便地处偏...  相似文献   

17.
袁周斌 《人民论坛》2014,(4):124-126
构建与推行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有利于引导信访人依法上访、形成理性规范的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充分发挥效用.遵循该制度运作的基本原则,探寻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增强运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于充分实现其制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德化县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基层信访问题、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进行认真实践,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实现了"零越级"上访,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更好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打破信访工作的传统模式,按照"贴近群众、方便诉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体现了党中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的决心。但由于涉诉信访终结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相对较短,涉诉信访终结制度本身不尽完善,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只有不断完善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才能让涉诉信访终结制度的设立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群众的信访举报在监督职能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大案要案的重要线索来源。虽然党和政府对信访举报工作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