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海 《瞭望》2000,(29)
外资对我国商品零售业的影响有限,但对国内商品批发业冲击较大,危及生存与发展外资商业对我国城市商业的冲击大于农村,对国内生产企业的影响亦不可小视未来一些年内,外商很可能成为国内批发零售企业的“单打冠军”,而内资企业将在整个国内市场 份额中占较大比重,成为“团体冠军” 自1992年我国政府决定进行 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试点 起,中国便开始了商业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准了20余家中外合资经营的零售商场(其中包括2家中外合资连锁企业)。加之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批准的近300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0,(4)
诚信和谐开拓创新深圳信和(集团)有限公司于一九九五年初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业务开发遍及住宅、写字楼、商业物业、土地综合性规划开发、物业管理、百货零售等众多领域,是深圳市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之一。经过十多年发展,信和集团现已成为业务多领  相似文献   

3.
廖京 《瞭望》2004,(10)
目前,继百货店、便利店、超级市场、连锁超市、仓储式货场之后,第六代商业业态——shopping mall(简称MALL,摩尔),应运而生。作为零售业态的创新者,深圳市铜锣湾百货有限公司自1996年起对新概念美式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进行广泛研究,并于1998年在国内率先将国际摩尔业态引入中国,在深圳创办了全国第  相似文献   

4.
陈滢 《求知》2004,(8):36-37
在零售业处在多业态竞争的格局下,有近80年百货经营史的劝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身的实力,不断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了良好的经营效益,2001年总销售额达18.76亿元,居本市零售业之首,稳居商业龙头地位。但应该看到,这与世界零售业巨头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我国连锁经营协会2003年发布的《2002年外资零售企业大陆销售排行榜》显示,家乐福全年的销售额达到120亿元。同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百货业之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虹 《理论导刊》2001,(3):16-18
纵观西方世界零售业近百年历史,可以看出多种商业组织机构与经营形式的产生、发展与衰退,无不受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直接影响。百货商店的出现正是适应西方工业革命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的要求而产生的。虽然百货商店这个 20世纪初成功的神话正在西方各地衰落,但从 1917年上海先施百货商店起到目前为止,百货商店仍然是中国的主要零售业态。 8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初,是我国大中型百货商业发展的旺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大中型百货商店数量相当于过去 40年的总和。目前,我国大中型百货商店呈滞后状态,经济效益明显滑坡。分析其原因:首…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8,(22)
湖南邵东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邵东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主导当地商业经济的领头羊。1997年,公司商业销售额2.5亿元,利税647.7万元,比1996年分别增长40.4%和80.4%,荣获湖南商业“十佳”、“利税十强”和省...  相似文献   

7.
我们天津劝业场股份有限公司自1992年11月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根据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公司自九五年起,销售额进入全国大型零售商场前十名,服务、管理、经济效益处于市同行业先进水平,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童商 《瞭望》1999,(27)
近几年来,找国流通领域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的严峻形势已在一些大中城市蔓延。在一些大中型商场由于经营困难相继停业关闭的同时,却还有另一些大中型商场仍在剪彩开张营业。其结果是大中型零售企业效益严重滑坡,国有资产大量浪费和闲置。商品流通领域这种由于重复建设导致的巨大浪费,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一些城市的大中型商场在经过前些年的销售猛增、效益显著后,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呈现销售额微增甚至下滑的局面。1998年一至二季度,全国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01%。其中,174…  相似文献   

9.
在繁华的挂中商埠,秀丽的柳江河畔,一座现代化的楼宇拔地而起,她就是柳卅伍星商业大厦。开业两年来,以1.5万平方米的面积创造3.31亿元销售和2522.53万元税利,成为柳州商场的姣姣者。人们惊叹她骄人的成绩,更惊叹她特色服务的扭力,正是这勉力使商厦赢来了顾客,赢来了市场,赢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树立起了企业的形象。五星商厦诞生于1996年2月,时逢全国国有零售商业销售大幅度下滑,为了在竞争中独辟暖径,赢得市场,站稳脚跟,确立了重点突破创特色服务,全面推进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两年来,商厦依据文明服务的客观…  相似文献   

10.
从长远看,外资不可能成为中国零售市场主体;中国商业在深化改革、培育大型零售企业的同时,要更重视中小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在北京市各大商场和零售企业集团的激烈竞争中,具有67年历史的西单商场销售总额雄踞榜首,而这已是它继1986年到1993年销售总额保持在全市同行业中“八连冠”之后的第九次独占鳌头。辉煌的经营业绩来自何处?西单商场经营者如是说: 经营就得讲为人民服务 1991年,西单商场适应形势要求,组建为以零售业为主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1993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集团核心企业——西单商场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4  相似文献   

12.
五一长假对南京家电市场无疑是“黄金周”,继4月中旬苏宁率先在南京掀起价格大战,“五·一”期间又冲上第二次高峰,新百、中央、商茂百货、太平洋百货、宏图三胞大卖场等众商家争相参战,并迅速波及百货零售与电脑市场,数百万人涌入“排浪式消费”行列,数家商场日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创下各自销售的最高纪录,全市实现销售总额5亿多元,比去年“五·一”期间增长30%。  相似文献   

13.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等世界顶尖商业集团纷纷将战略重点转向中国,采用合资、独资、连锁等各种方式在中国市场上大规模抢滩夺地,攻势咄咄逼人,民族商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冲击,有的萧条败落,有的徘徊不前,有的却蒸蒸日上。在这变幻莫测的商海沉浮中,青岛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超常规的跨越式增长格外引人注目。   2000年,青岛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10亿元,同比增长 62. 26%,实现利润 2067万元,同比增长 73. 26%,以骄人的业绩跻身全国大型零售企业前 50强 !企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  相似文献   

14.
方言 《瞭望》2000,(14)
近几年来,我国流通领域的改 革向纵深发展,多种经济成 份、多种流通方式、多种经营业态迅速发展,尤其是各种新型的商业业态以其价格便宜、服务周全、网点众多、购买方便吸引了广大消费者,销售额逐年上升,使其在零售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新型的商业业态的崛起正在打破和重组中国流通业传统的格局。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旧式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迅速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处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货店。进入买方市场以后,商业企业普遍面;临市场消费需求不足、热点缺乏的问题,加上经过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5.
厦门三家国营大型综合百货店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各显神通,为厦门百货业开辟了一个面对梯级消费市场,实行梯级经营的新格局。谱一曲阳春白雪俗话说,百货迎百客,厦门友谊商场则不然。总经理梁栋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友谊商场不再沿袭为全体民众服务的传统思想,选择的目标为海外来客、驻厦外商、台商、港商和国内高收入阶层,顾客人数比例不超过5%。他们把那些过去很少在  相似文献   

16.
大型百货商场何去何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亮  李凡 《瞭望》1998,(52)
1998年对于北京的商家来说难以忘却这些不祥之兆,昔日场面火爆的大商厦接二连三关停并转。我们就此环顾全国各大城市,情况都不甚乐观。据国家内贸局商业经济研究中心李禧华副主任介绍,建国以来第一次大商场关门现象集中出现在1996年,它们是北京的信特、沈阳的...  相似文献   

17.
西安城隍庙商场隶属于西安市百货公司直接领导,为西安市十大商场之一,亦属“全国庙宇商场协会”的成员单位。现在职工373名,其中干部34名。商场下面设有百货文化、服装鞋帽、针棉纺织、五金家电、戏具剧装、综合批发等19个各自独立商店和经营部以及业务、财务、商管、党政和人保等6个职能科室。开业以来,始终保持了历史上经营“小、特、全”商品为主的特色,并经营一引起高、中档商品。 过去,由于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长期以来吃“大锅饭”,流通渠道单一,  相似文献   

18.
杨健 《瞭望》1987,(12)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最近受理了南昌地下商场破产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公布以来,我国法院受理的第一起企业破产案件。 南昌地下商场是南昌副食品系统开办的综合性零售企业。该商场于一九八二年开  相似文献   

19.
昆明百货大楼是一家综合零售商业企业,在全国最大的100家商业零售企业中排名第39位。1992年底,采取定向募集方式,改组为国家居控股地位,企业法人股、职工股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山峰 《学理论》2008,(5):57-57
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各有关部门要通过相关政策、标准、技术等办法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倡导消费者重拎布带子、重提菜篮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