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杰 《党史纵横》2004,(7):30-31
1959年春,少帅张学良被宣布结束囚禁,迁至台北西郊一处幽静的地方--北投得以安居,直到其离台赴美.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少帅行踪仍不为世人所知.世事沧桑,斯人已逝.直到若干年后,一位看管张学良数十年的警卫子女见到大陆来访学者,才使这段隐情得以披露,令人不禁长生几分喟叹.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在当今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了。这位东北军的少帅,因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千古留名。但当年少帅与安徽有关的人和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铁系统一号腐败大案中,地铁公司党委书记向中纪委举报地铁公司总经理,总经理则在两规期间检举了党委书记。地铁少帅陷钱网37岁那  相似文献   

4.
盂红 《世纪风采》2007,(1):27-29
失去自由恐怕是世上最让人痛苦不堪的一种遭遇了。一般人都难以承受这种身心双重折磨的苦楚,更何况是曾经叱咤风云、潇洒人生的著名少帅呢?  相似文献   

5.
传奇“少帅”──西安铁路公安处副处长许强二、三事啸泉,王仲刚他曾两次荣获二等功,四次荣获三等功,是全国铁路公安系统打击车匪路霸10名优秀指挥员之一。有人说他是神探,无论多大的案子到他手上,准能一个个攻被。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少帅"的西安铁路公安处副处长...  相似文献   

6.
原国民党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将军,在中国的现代史上是位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他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更是震古烁今,改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张少帅曾同中共领导人多有接触,但他同周恩来的友情更为绵长,使周总理对张学良的思念达4O年之久,曾三次为其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美籍华人富豪何东发电报给在北平的张学良将军:“东北军如抗日,何东个人愿负责供应整个东北军的军火。”见电,一直处于违心、苦闷与国人谴责声中的少帅兴奋异常,即电南京蒋介石,据此理由急切要求对日宣战。蒋回电表示不相信何东此举。少帅甚为恼怒,亦无可如何。  相似文献   

8.
海伦永远忘不了对少帅的记忆:他那天身着一件灰色长袍,愈显儒雅,他有些激动,全身充满革命的激情。1936年6月,南京国民党军与东北军、西北军的紧张关系如阴云笼罩着西安。此时,埃德加·斯诺只身秘密去了陕北,夫人海伦则留守在这座古都,海伦确信这里必将有绝好的新闻发生,她甚至认为这也许是她最后一次有机会来记录历史了。新闻果然在毫无征兆之时发生了。10月3日,张学良派人来请海伦———在西安唯一的外国记者前去采访,希望通过斯诺工作的报纸———伦敦《每日先驱报》向外界披露西安的形势。海伦永远忘不了对少帅的记忆:他身着一件灰色长袍…  相似文献   

9.
一个是东北军富有传奇色彩的统领,一个是国民党至高无上权力者的大公子和接班人:一个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一个是中苏改善关系、促进和谈的礼物;一个是辗转流沛的阶下囚,一个是踌躇满志的监护人。历史有太多的偶然和巧合,又有几许悲怆和无奈,这就是少帅张学良和前任台湾执政蒋经国先生的大半生奇缘。喜乎 ?悲乎 !敌乎 ?友乎 !“西安事变”与经国回国   1936年 12月 12日,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少帅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及其随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少帅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10.
~~少帅舞起化纤“龙头”——记宜宾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郭鸣!本刊记者 @晓健!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11.
雷达 《党建文汇》2008,(2):43-43
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玫瑰的话,那么,“少帅”张学良与赵一荻女士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一对。  相似文献   

12.
世人皆知张学良因“皇姑屯事件”与日本关东军结下“杀父之仇”,但是,极少有人知道日本关东军与张少帅早年曾经有过一次让世人切齿的“杀子之恨”。张学良1915年和于凤至结婚以后,先后生下一女二子。1920年春天,张学良  相似文献   

13.
一份绝秘文件泄露,蒋介石极其震惊。他是《资本论》最早的中文译者之一,张学良深感潜伏在自己身边的潘文郁人才难得,想保住他的性命,蒋介石却不为所动。少帅心情沉重地感慨道:“杀朋友是最不应该的,也是最难过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少帅"是指那些综合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通过擢选、竞聘或者"空降"等方式,担任单位的主要领导,成为班子中执掌帅印的领军人物。所谓"老将"是指那些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因年龄因素与帅位失之交臂,由于工作需要仍留在班子中担任主帅助手的副职干部。  相似文献   

15.
谢明 《党史纵横》2013,(11):26-28
坐落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的张氏帅府,俗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九一八事变前,这里是东三省最高权力和最显贵家族的象征。伪满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16.
他,二十七岁时便与中国航天结缘;他,三十一岁时被任命为火箭副总设计师;他,四十岁时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他,四十六岁时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主任;他,就是被誉为『航天少帅』的张庆伟。  相似文献   

17.
忆沈阳     
又见沈阳“大世面”江山已改旧时容;老人老厂皆新貌,新事新风满故城;埋汰事除方净化,顽敌打败始安宁.倘使少帅临今境,不会“负荆”到金陵.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认为,1928年7月4日,张学良正式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时年28岁,从那时起,被人们称为“少帅”。其实,这是不准确的。1919年3月,张学良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12月被任命为步兵团长。  相似文献   

19.
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明代万户飞天的壮举,中国人的太空梦已持续了数千年。现在,随着运载火箭、神舟号飞船的研制和连续4次发射,中国人造访“天宫”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被誉为“航天少帅”的袁家军,正是精心打造几代中国载人航天梦的总指挥,他率领着他的“梦之队”用实际行动催生这一天早日来临……  相似文献   

20.
1928年底,澳大利亚人威廉·亨利·端纳进入东北,成为刚刚领导东北归入南京政府的张学良的政治顾问。 少帅的政治顾问 初入东北,在和张学良几次谈话后,端纳就认定张学良是块“领袖”的料,决心全力辅佐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