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语·周语上》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语,是周厉王的大臣召公告诫厉王的话。西周末年,由于厉王施政暴虐,民怨沸腾,厉王于是派人监视国人,发现在背后议论、责备自己的,便将其杀掉,吓得人们“道路以目”——在路上见了使个眼色就走,连话都不敢说。召公便用治水的例子劝告厉王,说治水的人,应该疏通河道,使其畅通,才不会伤人。管理人民应善于开导他们,使其知无不言,政事的善恶才能反映出来,好的加以推行,坏的进行改正。如果堵住百姓的嘴不  相似文献   

2.
《史记》上有一篇《燕召公世家》,内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耐人寻味: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这个简短的故事,当不难懂,大意是说,燕召公曾经治理过陕以西(一说是河南陕县以西)一块地方,在一株棠树下审判案件,处理政务,从伯候到平民都得到适当安置。因此,没有人怠忽职守。他死后,人们思念他的德政,保护他在其下处理过政务的棠树,并作甘棠之歌颂扬他,以寄托思念之情。是太史公言不及意,还是偏爱过誉,笔者不得而知。恐怕仅仅召公在树下办过公,是不会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思念的。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现场办公不是也很多  相似文献   

3.
富贵与骄奢     
《红灯记》中李奶奶的一句唱:“我看那富贵荣华似粪土”,大概还不致于被人误认为“极左”。因为,这“富贵”的含义很明确,它指的是不劳而获的富贵,寄生于民脂民膏的“富贵”,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富贯,正是厌恶这种富贵,她才感到“穷苦人粗菜淡饭分外香”。李奶奶并非“安贫乐道”,或者认为“越穷越好”,她也希望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普天下穷苦人都能富贵起来,  相似文献   

4.
不论古今,但凡是个领导者,应该重视“人言”。当然,对于顺从和赞扬的“人言”,是乐意听的。但如果是批评之言,“逆耳”之言,听下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按说,喜听“顺耳”之言不喜听“逆耳”之言,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领导者来说,能不能听“逆耳”之言,却是能否为政贤明的一个重要条件。翻阅历史,不难发现一个规律:为政者不听“逆耳”之言,偏信顺耳之言,必然会堵塞言路,最终造成乱世;反之,为政者不怕“逆耳”之言,从谏如流,必然会广开言路,进而开创治世。史载,周厉王为政残暴,国人议论纷纷。于是厉王广派密探,重惩批评时政者。一时路人“道路以目…  相似文献   

5.
东方愚 《廉政瞭望》2013,(18):54-55
8月7日,曾被称为“中国民营航空第一人”、“湖北首富”的兰世立出狱。3年前,他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服刑期间,他咆哮“不能把民企当成猪一样养肥了就杀掉”,甚至从狱中传出一封“绝笔信”。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的,但如处于战争状态,则没有安全和自由。为了获得人身安全,人们就必须让渡一些权利,彼此订立契约,从而建立国家,组成社会。于是,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问题,随着订约和守约一并产生。在国家状态下,臣民之间是平等的,但“主权者的荣位应当比任何一个或全体臣民高”;“臣民的自由只有在主权者未对其行为加以规定的事物中才存在”;受委托的人必须体现“分配正义”“将各人的本分额分配给每一个人”。这就是霍布斯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戒骄奢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群众的。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骄奢之风,就是一种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我们学习和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就必须把戒骄奢作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随着我们党长期执政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不断取得,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党内的骄奢之风也在滋生,甚至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呈蔓延之…  相似文献   

8.
季雨 《党史纵横》2004,(8):43-43
1976年,“四人帮”虽已临近倒台,但刮在全国各地的“批邓”之风仍在吹,社会上依然可见各式各样的“批邓”标语。面对这股歪风,邓小平从容以对。下半年,邓小平去广州。许世友为了他的安全,亲自派了几十个人,身着便衣,紧紧跟着他。但他却丝毫也不怕有人对他进行伤害。一天,他戴了一顶有檐的帽子,去看一个菜市场。由于帽檐压得低低的,眉毛都被遮了进去,人们看不出他就是邓小平。进入菜市场以后,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国营蔬菜摊。蔬菜摊上没有鲜嫩的蔬菜瓜果,仅有一些黄叶老菜。他问:“怎么卖这些黄叶菜?”卖菜的说:“还说黄叶菜?照这样下去,…  相似文献   

9.
谭震林的批评艺术董保存有人说批评是艺术,自我批评更是艺术。在参加了《谭震林传记》的采写以后,我对这个说法有了较深的理解。说起谭震林批评人很厉害,人们马上就联想到他大闹怀仁堂和"四人帮"的斗争,他可以当面指责张春桥要"存心把全中国搞乱!要把所有老干部都...  相似文献   

10.
汪金友在《共产党员》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李嘉廷、胡长清、胡建学、李乘龙等人曾经是一些没有人监督的“特权党员”。“特权党员”特在哪里?一是“特”在用人上。他说提拔谁就提拔谁,他说撤换谁就撤换谁。虽然也推荐、也考核、也开会、也研究、也公示,但都是走过场。二是“特”在花钱上。现在许多的单位里,都是“一支笔”说了算。三是“特”在审批权上。土地批给谁,  相似文献   

11.
近日看到两则报道,很有感触。 一则是来自《人民代表报》1996年3月27日的报道: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于志安,以个人名义在菲律宾注册了资金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电厂竟无人知晓,1993年又花了7.5万美元为自己办了长期护照。从此,于志安出入国境总是独来独往,究竟去了哪些国家,都干了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直到他“失踪”后,才被证实进到了菲律宾。国有电厂已成为于志安的私人企业,这等人民的血汗就这样被他轻而易举地侵吞了。现在,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逍遥法外却无可奈何。 另一则是来自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1996年3月29日的报道:原安徽省蚌埠卷烟厂厂长李邦福,在任期间利用给客户“批烟条”的权利,短短几年间受贿180多万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在卷烟厂,李邦福集人、财大权于一身,身兼数职,职工们形象地说:“三个牌子一个门,六顶帽子一个人。”厂里的大事、小事他一人说了算。在他看来,企业就是他这个“法人代表”个人的,他要卖烟给谁就给谁,他想批多少就批多少,他说多大价格就多大价格,无需同任何人商量。有时连上千万元一笔的业务,只要他大笔一挥就成交了。有时他一次受贿就达60万元。可以想象,他这个“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人是没有尾巴的,而多数动物是有尾巴的。据说,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也是有尾巴的,只是在向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其尾巴逐渐退化、隐去,直至最后消失。有形的尾巴在人的身上消失了,“无形的尾巴”却在人们的身上滋长起来。比如,当一个人有了成绩就骄傲自满,趾高气扬,别人就会说他“翘尾巴”了;当一个人干了些“门角落里阉狗”──见不得人的事,别人就会说他鬼鬼祟祟,藏头缩尾;当一个人做了坏事被人家批住不放时,别人就会说他尾巴被揪住了,等等。对于这“无形的尾巴”,我们必须正视它。正视的目的是为了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3.
1973年12月底,由周恩来亲笔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邓小平担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工作的通知,迅速发至全党、全军、全国。这时的邓小平,已集党政军三要职于一身,开始全面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几乎就在中央文件下达的同时,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发现,几个月里一直不苟言笑的周恩来,这几天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一 然而,1974年从一开始就是不平静的。 元旦那天,《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的社论中提出:“要继续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批孔是批林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发出了“批林”也要联系“批孔”的信号。 1月25日,在中央、国务院直属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江青等人俨然以党中央领导“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负责人自居,颐指气使,动辄训人,无限上纲,置到会的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于被领导、被指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许春华 《廉政瞭望》2013,(17):68-69
在外人眼里,马来西亚砂拉越州77岁的首席部长泰益·马哈穆德似乎遇到了麻烦,他被多人指责家族“倒卖”土地获取巨额利益。不过他根本不以为意,其表妹法蒂玛更是毫不掩饰地称:“人们总说泰益腐败,但是世界上谁当了官,不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说“小气”     
所谓“小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唯私性“小气”。这种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为了个人或小圈子的私欲,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另一种“小气”,对国家的钱财,精打细算,分分紧抠。后一种“小气”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我党一贯提倡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以史为鉴知兴衰。”翻开中国的历史,凡是能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朝代则兴旺发达;凡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朝代,无不走向破败衰亡。西汉王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在位时注重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对儿子汉文帝刘桓影响较好。文帝继位后,大力倡导节俭,惩治吕后集团的一批…  相似文献   

16.
解放以后,鲁迅的历史地位不断上升,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凡是被鲁迅骂过或批评过的人,大都先后成了“人民的敌人”。章士钊是被鲁迅骂得最早、最凶的,并被指责为1926年“三·一八”惨案的刽子手,乃是一只应该穷追猛打的“落水狗”。这就给章氏的”反动罪行”定下了铁案。其日子很不好过。一般不了解当年实情的人,都把他当做“三·一八”惨案的罪魁祸首,我们党内有些高层领导同志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下属工作失败,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办事的人主观不够努力,或是办事者经验不足,再或者是由于某些客观条件不够成熟,甚至可能是由于巧合,偶然地失败了。在这些原因中,除了主观不够努力尚可指责外,其他都不能简单地归罪于失败者。如果领导不分青红皂白,一听到或看到下属失败就肆意指责的话,下属是肯定不会心服的。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成功都是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才取得的。换句话说,要有人去失败,才会有人成功。如果一失败就会遭到劈头盖脸的指责的话,人们就会过分害怕失败,  相似文献   

18.
江苏某地级市政府一名门卫称,可为领导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顺利进门,可能给领导添堵的人绝不能想进就进。苏北某县政府一名门卫则称,他曾因为放进上访户。险些丢掉饭碗。政府机关的门卫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式门卫”。  相似文献   

19.
土皇帝     
梅桑榆 《唯实》2002,(12):79-79
皇帝这种珍稀动物在中国已绝种近百年 ,然而有个芝麻绿豆大的官职 ,便占“土”称“帝”的人 ,而今却多如驴毛。这些称霸一方的人被百姓称之为“土皇帝”。土皇帝虽然官职大小不等 ,级别高低不一 ,但却皮毛有异而骨子里相同 ,那就是在他治下的土地上 ,处处模拟皇帝 ,寻找当皇帝的威风、当皇帝的快乐、当皇帝的感觉 ,过一把皇帝瘾。皇帝金口玉言 ,土皇帝也说一不二 ,谁若敢于披他的逆鳞 ,开口说一个“不”字 ,绝无好下场。皇帝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 ,他也可以想治谁就治谁。虽不能像皇帝那样“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 ,但大点的家伙可以命令公…  相似文献   

20.
阮直 《学习月刊》2016,(5):28-29
懒人在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的国人面前是要矮三分的,别说百姓懒了人们瞧不起,就是皇帝懒了臣民们也不乐意。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的那个朱翊钧,就因为太相信手下的人,当了个“甩手掌柜”的,从此就遗臭万年了。可我倒觉得这个朱翊钧有儿点意思,作为家天下体制的朝代,管理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宰相制(首辅),官员都是考试选拔上来的牛人,其能力、智慧超过皇帝是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