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果达  王伟 《党史纵横》2014,(5):13-16,46
正在以往对西安事变的研究中,人们总以为苏联与西安事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蒋介石西安之行由"和"到"剿"的转变从1935年底起,蒋介石主动派人在莫斯科试探国共谈判的可能性。当时蒋介石以为,长征中的红军已经不足为患,"安内"基本完成,政策的重心开始倾向"攘外"。如果不乘胜抓住机会同中共和谈,就不能指望从苏联方面得到"攘外"不可缺少的援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对西安事变的研究中,人们总以为苏联与西安事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叶剑英西安致电毛泽东:“蒋明日到此。”从1935年底起,蒋介石主动派人去莫斯科试探国共谈判的可能性。当时蒋介石以为,长征中的红军已经不足为患,“安内”基本完成,政策的重心开始倾向“攘外”。如果不乘胜抓住机会同中共和谈,就不能指望从苏联方面得到“攘外”不可缺少的援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后,为求得国内和平的巩固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我党向国民党提出了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国民党于1937年2月召开五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结束内战和国共关系,这是自国共分裂以来国民党的一个重大转变。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抗日救国,在西安兵谏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单靠张、杨本身的力量,实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很困难的.在这一关系到西安事变能否和平解决的关键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西安事变61周年。提起西安事变,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杨虎城将军。杨将军是国民党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首先提出抗日的。1936年,他与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  相似文献   

6.
杨虎城将军曾于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一起,领导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阶段,杨虎城也由此而名垂青史。其实,早在1927年8月至1928年初,他率部在皖北阜阳一带活动时,就曾与中国共产党有过真诚  相似文献   

7.
华北事变与中国共产党在平津地区的组织和活动[日]田中仁著  铁鹰译众所周知,1935年以“一二·九”运动为契机,群众性的救亡运动蓬勃发展。经过西安事变,至1937年9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使中国的政治出现转折,形成抗日抗战的局面。平野正著《从北京一...  相似文献   

8.
<正>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非同寻常,但其在事变时最关键3天的具体行踪许多人却不甚了了。本文特对此做以初步的考证。事变当天周恩来不在保安事变当天周恩来不在保安的证据主要有三:其一,是周恩来给毛泽东的电报。1986年2月,为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主编了《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图片集。该书由胡耀邦亲笔题名,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陕西省档案馆等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早在30年代,中共曾秘密派遣一位谈判代表,多次孤身冒险,深入虎穴,与国民党各方首脑进行接触、谈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做了大量穿针引线的工作,也为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位不辱使命的秘密代表,就是潘汉年。  相似文献   

10.
广艳辉 《党史纵横》2009,(12):45-47
王玉瓒先生早年从戎,是张学良将军的得力部下,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副官、中校副官、上校参事、上校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在其任东北军警卫队第一营营长期间,曾两次担负蒋介石在西安华清池行辕的警卫任务。1936年12月12目,他奉张学良之命率部捉蒋。打响了西安事变的第一怆,活捉了蒋介石,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若干创新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深入,而且新提法、新观点迭见.文章对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中出现的若干创新观点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西安事变、中日秘密交涉、皖南事变、豫湘桂战役、抗日战场的划分、"远东慕尼黑"、国共敌后游击战的关系、国共合作有无共同纲领、正面战场有无反攻阶段、抗日战争是否是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1936年的红军作战新计划,核心是第二次东征山西,主要目的是以战求和,既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又促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联合红军抗日,最后实现"逼蒋抗日"。作战新计划先后两次即将启动,但因山城堡战役胜利和西安事变爆发暂停,最后放弃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阶段。放弃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尚在起步,红军东征抗战的政治环境尚未形成。作战新计划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中共和红军摆脱生死困境,推动西安事变爆发,最终实现了"联蒋抗日"的局面;最终明确中共和红军向东发展的战略方向;增强中共和红军独立自主意识和力量。它虽然军事上没有多少进展,但在政治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3.
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前,曾进行了一段颇为曲折的谈判.谈判过程中,双方开展了一系列的公开活动,以向世人证实国共实施第二次合作的信心和决心.这些活动中影响较大的是国民党派考察团赴延安等中共控制地区考察一事.  相似文献   

14.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谢赐余第二次国共合作从1937年正式形成到1947年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前后经历了10个春秋。正是由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才出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坚持和发展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最终打败了日本...  相似文献   

15.
段炼 《党的文献》2015,(4):74-81
1936年的红军作战新计划,核心是第二次东征山西,主要目的是以战求和,既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又促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联合红军抗日,最后实现"逼蒋抗日"。作战新计划先后两次即将启动,但因山城堡战役胜利和西安事变爆发暂停,最后放弃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阶段。放弃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尚在起步,红军东征抗战的政治环境尚未形成。作战新计划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中共和红军摆脱生死困境,推动西安事变爆发,最终实现了"联蒋抗日"的局面;最终明确中共和红军向东发展的战略方向;增强中共和红军独立自主意识和力量。它虽然军事上没有多少进展,但在政治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6.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是中国现代史上惨烈的一页痛史。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在皖南事变发生前,就提醒全党对黑暗局面的到来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事变过程中,他和中共中央尽了最大的努力加以挽救;事变发生后,又带领全党胜利地打退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毛泽东在此期间的杰出活动,不仅使中国抗日战争克服了一次最严重的危机,而且也维护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为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在第二次反共高潮到来之际,毛泽东集中党内智慧,制订对策,以应付最黑暗的局面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结成法西斯同盟,其霸占全球的侵略野心已昭然若揭。全世界为之战栗。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停止了国民党蒋介石坚持的十年内战,开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全国抗战的新局面。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当时并不甘心,他们仍在千方百计地破坏国共合作,破坏团结抗战,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4月25日的劳山事件,就是国民党顽固派企图谋杀周恩来等中共代表、破坏国共合作及全国抗战局面的血腥表演。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西安事变61周年.提起西安事变,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杨虎城将军.杨将军是国民党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首先提出抗日的.1936年,他与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周总理誉为“千古功臣”,被江总书记赞为“民族英雄”.然而,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的结局如何,了解的人并不多.1983年11月,在杨将军诞辰90周年纪念会上,叶剑英元帅指出:“杨虎城将军终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伟大业绩永垂史册.”“敌人关押折磨杨虎城,最后毁尸灭迹,这是很残酷的,要向青年们介绍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前,发生了震憾中外的西安事变,当时在北平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进一步唤起了北平人民尤其是青年的觉悟,推动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迎接全面抗战作了准备。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甘,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了西安事变。刚好在这一天,北平学生在地下党和北平学联的领导下举行了有五、六千人参加的示威游行,以支援绥东抗战和抗议国民党政府逮捕沈钧儒等爱国领袖。他们高呼“庆祝中国军队收复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共合作,造就了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局面。但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断送了大好革命形势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此后,国共两党兵戎相见,“围剿”与“反围剿”的战火不断。“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共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