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地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相似文献   

2.
朱磊 《今日浙江》2014,(12):40-40
正一个笔记本、一只旧手机、一辆老式自行车……这些,是平湖市独山港镇运港村村党总支书记倪连根每天走村入户必备的"三件宝",也是他被全村2500多名村民所熟知的"标签"。不过,做了28年村干部的倪连根认为,一名村干部的"标签",应该像贴在他办公桌旁墙上的一句格言:常思民苦以自俭、常思民忧以自律、常思民喜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19日上午,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滨海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给我,说他们遇到了一起特殊的案件,一个正在居民家中盗窃的少年被抓获后,哭着对民警说:“叔叔,你们就别让我出去了,我在看守所比在外面好,这里有活干,有饭吃,民警待我也挺好……”民警听了他的经历,一阵阵心酸,希望我能前去采访一下这个少年。下午,我冒着淅沥的春雨,来到了烟台看守所。面对“光头少年”那忧伤的面孔,我的心受到强烈震撼,反复在想,如此稚嫩的孩子,怎么就成了惯偷呢?他叫小明(化名),男,1984年6月23日出生在烟台市牟平区长…  相似文献   

4.
快乐即成功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可是就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你先拉一支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应邀参加一个革命老区创作题材研讨会,才从一位参加过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土资料征集工作的文友那儿知道,在陵园烈士纪念堂大厅,悬挂着我父亲的遗像。除一散会即请这位文友作向导,马上奔赴那里瞻仰以外,并到陵园所在的县政协挂职副主席,整整六年。挂职结束之后,每年清明,我仍要去陵园一趟。因为这些缘故,使生来未见父亲的我,对父亲的了解日渐多了,深了。父亲曹振亚,原名树楠,字蕴青。1923年上季,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今武汉第十四中学),同年考入湖北公立法政大学。1925年,由陈潭秋(陈比我父亲年长九岁,他早于我父亲在省一中求学,并在我父亲就  相似文献   

6.
<正>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而我却偏偏是少年就读了水浒,而不知愁滋味的少年读水浒,留下的还真不仅仅是好汉们的义薄云天。毛泽东他老人家青年时代的行囊中,始终有水浒和三国在,长征时有同志说他:你就靠三国水浒孙子兵法打仗?毛主席反诘道:你读过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应该是对全中国人民说的,什么洋玩意儿都没有土生土长的东西好使。毛主席在他的《矛盾论》中用三打祝家庄来阐述唯物辩证法,说得真是精妙绝伦:"《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  相似文献   

7.
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苏北乡村,有一个少年理发师,那就是我。我父亲是个兼职理发师,主业是磨粮(开碾米机等)、种田。我有事没事总爱鼓捣父亲做手艺的工具,三弄两弄就有了点基础和模样。先说个趣事。我弟弟小的时候特别调皮,家里只要来了理发的客人,他一定抢先坐上理发椅,要父亲先给他"理"一下。往往父亲给他围上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个女的特能说能把你说哭了,善于做思想工作.副校长是个男的,特厉害。两个校长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我的父母根本摸不透我但我对他们那些心眼非常熟悉。”“大人的书无非是夸张、假话和套话。”1951年塞林格曾经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创造了一个叛逆的、满嘴脏话的16岁的中学生形象一下子便引起了同龄孩子们的共鸣和极需了解儿女心态的家长们的兴趣。时隔49年在中国一部名为《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的书同样在少年与家长中广为流传。本文开端所引用的就是《别》中一位13岁的少年所说的话他的成熟与老练令他骄傲不已但…  相似文献   

9.
戒骄三思     
凡事三思而后行,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一个智慧。思之深刻,方能行之坚定。自治区党委号召全区领导干部力行"六戒"、转变作风,更是三思而后行之举。名为"三思",实为多思、常思。笔者在此提出以下三思:常思领袖教诲、常思骄傲之状、常思戒骄之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的学习中,不知为什么,梁启超一直是我记忆中的一个亮点。也许这起源于他那篇文气迭宕、一泻千里的《少年中国说》,或是他对报纸的职能和性质所发表的独道、超前的真知灼见。提起《少年中国说》,当然就不能不说一说梁启超所创办的《时务报》以及闻名天下的“时务文体”。《时务报》于188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是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报纸,宣传变法维新的各项主张。在他任该报主笔一年多的时间里,《时务报》风靡海内,数月之间,发行达万余份。当时“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时务文体”更是受到各界读者的欢迎。它…  相似文献   

11.
风波     
少年跨进小店的时候,秃顶的店主正在一声一声地打鼾,涎水吊了二尺长。少年手里捏着一张票子犹豫着是否喊醒店主的时候,店主说话了。店主说小孩大爷醒着呢是买吃的玩的还是用的。少年说买一瓶墨水两支圆珠笔三个作业本。秃头店主就起了身在柜台里一阵忙活就把东西堆在了少年面前。少年递了票子看着店主把票子装进了贴身的衣兜又看着店主的嘴唇一张一合算账。后来店主就找回了几张零钱。少年把店主的手推了回去。少年说大叔你找错了。店主说什么错了墨水一块五圆珠笔一块五作业本一块五,总共四块五,找你五块五错什么。店主说毛孩子我还不…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少年法庭陈洁法官近日收到了一封署名为涛涛的特殊来信,信中涛涛说:“姐姐,还有4个月多我就要出去了,不知道将来的日子会怎样,我希望你能帮我,下次我有烦心事就写信给你,你一会要回信……”。涛涛是陈洁曾经做过心理辅导的少年犯,现在,他与法官姐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而在玄武区少年法庭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象陈洁与涛涛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少年法庭“寓教于审、惩教结合”,走出了一条法理与情理和谐、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少年审判之路。  相似文献   

13.
教诲     
和往常一样,我站在超市的门口,礼貌地注视着来往的顾客。一名营业员匆匆走来向我耳语:“有人偷东西”。我迅速悄无声息地绕过去,只见一名少年紧张而又小心的正往怀里揣。“请跟我到保安值班室走一趟。”我冷冷的说。少年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染着黄发,令我想起录像上的“蛊惑仔”形象。他勾着头,全身在不停地抖,显然是初次。我淡淡地说:“把怀里的东西掏出来。”一阵稀哩哗啦的响动,桌上瞬间垒起一堆零食;我惊诧于这“家伙”的贼胆包天。说实话,处理此类问题,我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激情”,到超市工作至今抓获或处理的小偷近百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有些父母教育孩子防止坏人作案的意识差,侵害少年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治安稳定。前不久,某地发生的一起少年被绑架案给人不少的启示。一天中午,四年级学生小伟和一同学走在放学的路上,三个陌生人上前询问谁叫小伟,小伟毫无戒备地说:“我就是。”陌生人说:“我们正想去你家找你爸做生意,一块去好吗?”小伟不假思索地跟三人上了路旁一辆机动三轮车,当他发现去的不是他家的方向时,小伟只是害怕,不敢吭声,在途经人多的地段时,他也没有呼救。就这样绑架案发生了。小伟的父母在孩子失踪两天多的…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林州市河顺镇南韦底村有位60多岁的老汉,名叫高长红,脾气暴燥,倔强能干。他不顾家人的劝说在山坡上开了片地种上了南瓜。施肥浇灌,锄草松土。在他精心管理下,一个个小南瓜长势喜人。一天中午,局长红去地里摘南瓜,到地里一看傻了眼:一个个水灵灵的南瓜,有的东一块儿西一块儿,有的满身伤痕、见此情景,高长红怒火中烧,回村揪住一个常到山坡上割草的顽皮少年厉声问道:“我地里的南瓜是不是你砍的?嗯!快说!”那少年哆哆嗦嗦地说:“那.那不是我砍的,是,是小栓砍的。”“什么时候砍的?!”“是今天早上。我俩去割草时,…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4日是贺州市钟山县两安乡星寨村少年盘小军(化名)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第二周,此前他因病辍学在家已一年多了。"之前我常常劝儿子回学校读书,但他老是不听。驻村干部、老师多次来劝他上学,终于说服他愿意回学校读书了,我很高兴,心里轻松了,做起事来都有劲多了。"盘小军的妈妈如释重负地说。而对于相邻的回龙村8岁的李明明(化名)来说,这似乎困难得多。李明明是智障男孩,无法像正常的同龄孩子那样去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     
正看我中国少年,未来可期!——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崭露头角的"00后",让人们看到了传承一隅不安,举世皆危。——钟南山认为,大规模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需要2年至3年的全球协作。他强调,自然免疫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如果充分对接需求、考虑"痛点",现有的"适老化"改造还是覆盖面窄了、步伐慢了。——近年来,"适老化"成为一个热词,而研究老年人的诉求,是民生工程,也是市场商机  相似文献   

18.
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我曾与一位成绩不错的少年朋友谈及这个话题,他淡淡地说:都半个世纪了……而我每每与经历过这场战争、尝过被侵略之苦的人触及这个话题,他们都会重重地说:刚刚50年……半个世纪,五十年,一个时间概念,却是两样思想感情。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已是燃眉之急,难怪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把考察北京市青少年教育  相似文献   

19.
寻找“不归”少年 今年42岁的江宏伟曾是“雷锋团”战士,退伍后回到家乡沈阳当过工人、技术员,之后下海开公司……到2003年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和策划公司,可以说是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然而2003年年底,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家住沈阳市五爱街的孙明泽经营门市,是江宏伟的好友,孙明泽最高兴的是儿子孙凯听话乖巧、家里平静祥和。但平静很快被儿子的夜不归宿打破。 2003 年 12 月 7日23 点,孙明泽搀扶着妻子,非常焦急的来找江宏伟:“近来我很忙没多注意儿子,今天他妈说儿子三天没回家了,我爸病都急犯了,我去亲属家…  相似文献   

20.
腊月二十几,快过年了,两个十六七岁的初中生在街上以"借手机"的方式抢劫,被人抓了送到警局。鉴于都属未成年,警方第一时间通知了家人。一个母亲接电话,草草地说:"他不归我管的。"挂机。一个父亲接电话,冲冲地说:"知道了。我生意忙走不开,现在不方便过来。"挂机。少年为什么会抢劫,不用多问了。正月初五,郊区的出租房内,发现一对死去多日的中年男女,门窗紧闭,无外人闯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