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章鲍明远”:沈约对鲍照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沈约对于鲍照的接受。沈约除了因为其文坛领袖的地位,以其创作中的“宪章鲍明远”倾向引领了齐梁文风,促进了鲍照的被接受外,其所著《宋书》中所附《鲍照传》是史书中关于鲍照的最早的一笔史料,他比同时代的评论家更早地注意并充分肯定了鲍照的乐府诗,在对鲍照的接受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相似文献   

2.
何世剑 《理论月刊》2008,(1):119-121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方法着重探讨了清末诗论家朱庭珍对严羽诗学的接受,认为其接受主要表现在:诗学方法论层面,朱庭珍"学悟一贯""密参细求"的诗学方法,主要接受自严羽的由"学""参"而"悟入"的为诗方法;诗学认识论层面,受严羽"学诗者以识为主""自家实证实悟"、"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等强调主体诗学审美判断力思想影响,朱庭珍提出"以我运法"观点,认为"诗中有我,乃可谓之真诗",强调要"别铸真我";诗学审美创造论层面,他的"诗以超妙为贵"、"妙合自然"、"化境神工"说是对严羽"诗而入神"、"诗有别趣"、尚"意兴"、追求"自然本色"等美学旨趣的发扬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尚卿 《前沿》2005,(12):224-227
《诗经》中的民歌与“汉乐府”中的民歌,一个共同点是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它们的表现手法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揭露和反抗阶级剥削和压迫;控诉战争;反映爱情婚姻等方面的诗篇。二者比较,看出《诗经》中的民歌与“汉乐府”的民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4.
《招隐士》的主旨是以道家思想反对为追求名利功业而伤生害性,引导士人疏远现实政治而企慕高蹈隐逸。其在语词、句式、造境、体式等方面受到楚地文化和屈原辞的重大影响,并有创新,最终成为汉代楚辞新声。这与作者的身份、所处地域以及时代思潮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振龙  张晓庆 《求索》2008,(5):180-182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表现在词语的引用、语句的化用与题目的引用上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性上。这对其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即继承了《诗经》内容的感伤情调,发展了《诗经》以来的诗歌抒情传统,《诗经》从文人的立德立功之资已逐步变为立言之资。  相似文献   

6.
作为唐代诗坛的代表诗人李白与杜甫,二者在引用宋玉辞赋方面,李白多引《高唐赋》,钟情于宋玉事襄王时的得意自信;杜甫则多引《九辩》,侧重于宋玉失职后的郁闷哀怨,二者对宋玉辞赋的接受大不同,由此也反映出李、杜在价值取向、诗歌格调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史记 《求索》2011,(3):217-219
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他开创了自由体新诗,打破了传统诗歌韵律的束缚,其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更是超越了当时的资本主义时代。从"五四"开始,惠特曼的诗歌及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早期的田汉、郭沫若,以及后来的艾青、顾城等几代诗人都受到了惠特曼诗歌的很大影响,他对自由、平等的呼唤同样对近代中国的思潮产生了极大的震撼。然而,不同时期的中国诗人和民众对惠特曼的理解和接受却不尽相同。根据尧斯的接受美学范式,读者先前的经验、背景、素养等因素综合形成读者的"期待视野",这使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读者会对惠特曼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本文具体分析了各个时期中国对惠特曼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8.
熊艳娥 《求索》2012,(4):135-137
陆龟蒙乃晚唐著名作家,也是影响深远的高士。从晚唐至今,每一个时代都不乏其接受者,苏轼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接受者之一。他是发现陆龟蒙咏物佳作《白莲》的第一读者,为此诗经典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他在诗作中将陆龟蒙塑造成一个不惧权贵、傲骨铮铮的贫士,提升了其人格精神,使陆氏更容易被后人接受。在政治失意、生活困窘的境遇中,苏轼还接受了陆氏采食杞菊的襟怀和风节,从而强化了杞菊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邓溪燕 《求索》2014,(3):126-129
《思旧赋》是关于竹林之游的文学记忆,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怀旧经典。唐人怀旧诗文中常引向秀及其《思旧赋》为典故,唐人赋作中有接受《思旧赋》的篇章,唐诗对《思旧赋》的接受亦值得关注。从唐人对向秀《思旧赋》的接受,可见中国传统文学怀旧母题的传承与流变,也可见诗赋之间的互渗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撰写了《调查工作》,并寄予强烈的政治效益期待,但由于种种原因,原初接受失败,文本也遗失。1957年《调查工作》重被发现,1964年以《反对本本主义》为题重新出版发行。此后,人们对《反对本本主义》的接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反对本本主义》接受的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郭建勋  毛锦裙 《求索》2006,(10):165-168
魏晋南北朝对《楚辞》的接受是全方位的,人们不仅重视它,甚至把它当成“超逸”风神的象征;屈原作为一种人格范型,已通过民俗的方式深入人心,与他有关的地望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对于《楚辞》这一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此时期的文人比两汉更看重它的抒情性和华美的艺术形式,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九歌》而非《离骚》作为仿效和学习的对象;《楚辞》作为一种先在的文学资源,依然是文人摹仿的对象,其句式、意象和语词被大量运用于诗赋作品中,并在与文体赋、乐府诗、骈文等各体文学的碰撞交融中,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激活新型文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金元时期意识形态中出现了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局面,同时文人对古代文章学的建构进入了关键时期,文人士大夫对韩愈的评价、接受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个体的儒学修养和传统伦理道德看得较轻,而对文章文法的研究比较重视。  相似文献   

13.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后期 ,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建的一种新的文艺理论。本文通过对接受美学的代表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书的解读 ,阐述了姚斯接受美学的贡献及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毛振华 《求索》2014,(1):144-148
陈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存在较大争议,但陈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创作手法等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后世文人多化用其佳旬,袭用其篇制,显现出对陈代诗歌的积极接受与继承。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关键在于人们对一定文化的接受,因此,研究文化软实力形成的接受机制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形成的接受机制是由接收机制、比较机制、选择机制、融合机制和重构机制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深入探索和自觉遵循这一接受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  相似文献   

17.
苏玉娜 《传承》2010,(21):144-145
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当前,影响和制约当代大学生接受文化存在着十大主要矛盾:大学生培养目的的要求与其阅读取向;大学生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大学生个体文化困惑的自助与他助;大学生知“道”与体“道”;学校文化教育内容的设计与遵循文化习得规律;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高要求与教师的文化素养;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大众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大学生的文化高需求与文化供给不足以及民族文化危机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必须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立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实施“读经典名著”计划;系统开设文化教育课程;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措施切实增强大学生接受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的诗风是有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因为在用韵、意趣上化用陶诗,表现出宋人学陶的普遍方式,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陆游学习陶诗的契合点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陶渊明的接受经过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了陶渊明的归隐情趣。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之后才大力学陶,是陆游晚年诗风与前期不同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来到中国已有80余年了。它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从早期的零散化、不受重视的状态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手稿热",再到90年代以后的多样化、深入化接受的曲折历程。在此过程中,《巴黎手稿》接受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之间形成了一种需要与选择、接受与塑造的互动关联:一方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与时代语境一起决定了它在我国的接受状况;另一方面,它的接受状况反过来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因此,考察《巴黎手稿》中国接受史,可以开启一种展现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规律、经验与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