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傣族土司制度历史是傣族政治、法律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历来都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从傣族这一制度的历史线索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傣族在长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作为有着特殊民族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特点的一员,土司制度是傣族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它有着傣族自己民族的特点.而在另一方面,傣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和中央王朝的强势政治因素影响,在傣族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进程中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交错语境中的成长——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面临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交错的语境.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对待后现代法学思潮的正确态度是:诉讼外解纷方式的发展不能消解诉讼程序改革这一主题,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对改革有积极意义;对待我国法律传统的正确态度是:应慎谈无讼的法律传统,不能忽略制度变革对法律文化的影响,积极挖掘和利用法律传统中有利于促进变革的因素;在交错语境中推进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思路是:要以维护公正以及制度利用者的利益作为改革的基调,要使交错语境中的改革朝制度设计者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告知制度是现代刑事诉讼法律中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有效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推动诉讼活动的民主化进程,求得诉讼结构的平衡,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关于告知制度的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国外法律制度中有关告知义务的介绍,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告知制度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0)
刑事证人保护制度是现代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证人能否敢于出庭做证和诉讼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国家法律的尊严。从证人的角度分析证人在证人保护制度中的权利需求以及如何平衡这种需求,最终意识到保护证人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而实现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正义是连接和谐与诉讼的纽带,是二者融合的基石.诉讼内的和谐要求诉讼参与人之间、国家专门机关之间及国家专门机关与各诉讼参与主体之间是和谐的,体现程序正义,实现诉讼内的和谐要从转变观念以确立现代诉讼理念、完善诉讼制度以保障诉讼公正高效进行着手.而通过诉讼实现社会和谐强调的是诉讼作为一种权利救济途径和纠纷解决方法,应发挥定分止争、化解社会矛盾功能,起到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实体正义应是其根本主旨.  相似文献   

6.
周健翔 《学理论》2009,(25):101-103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行政诉讼本身的特征来加以分析,根据诉讼第三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将其划分为行政主体型、行政相对人型以及行政第三人型,既保证了法律关系的逻辑连贯性,又便于法官判断,同时也有利于诉讼第三人明确诉讼自身权利,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7.
黄艳 《学理论》2012,(5):54-55
"存疑不起诉"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公诉制度的重要完善,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形式,也是公诉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一规定对于减少讼累,提高诉讼效率和质量意义重大,是"诉讼经济效益价值"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司法实践中",存疑不起诉"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制约,这一制度并没有真正的随着"存疑不起诉"案件的增多而落实到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可行办法,真正地使"存疑不起诉"制度不再是法律的空谈。  相似文献   

8.
汤耀国  胡星 《党政论坛》2011,(11):34-35
公益诉讼制度一直是多数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却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现在法律制度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公益诉讼制度一直是多数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却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现在法律制度的缺憾。  相似文献   

10.
张思伟  毕敏敏 《学理论》2010,(18):157-158
环境公益诉讼是解决环境纠纷、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还面临着不少障碍。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责及其代表公众提起诉讼的优势,决定它应当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已具有理论的依据和法律实践的支持,但还需解决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起诉范围和诉讼权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诉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在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法院"久调不决"、"强制调解"等现泉,从而影响了其作用发挥.要克服该制度在实践中所存在的缺陷,应采取取消"事清贲明"原则、实行调审分离、限制调解期限、规范调解协议生效条件等举措.  相似文献   

12.
法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民事程序法的借鉴、移植、改革和完善,涉及到传统文化、法文化、诉讼文化的本土化以及他国文化的异质与同构等众多理论,关键是如何做到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文化、本国法律制度与西方法律制度和谐统一,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归结为对文化之间的协同性及其差异性问题的认识程度,这是我国民事程序法改革与完善尤应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吕清  张俊君 《学理论》2010,(27):165-165,167
<正>提高办案效率是现代诉讼法律价值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它对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也是执法为民、关注民生的重要环节。增强诉讼效益观念,简化诉讼程序,强化流程管理,保障当事人用最少的诉讼成本,包括经济、时间、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成本,实现自己的权利,尽快地从诉讼的缠绕、拖累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5.
李宏伟 《学理论》2022,(10):71-74
中国古代司法秩序的衡平对于现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天理、国法与人情等多规范综合法源的模式为衡平司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始终秉持衡平观念,以践行中庸的治理思想,追求无讼的法律目标。引经决狱、执法原情、以礼入法是司法衡平理念下的技术实现。衡平理念可作为古代法律规范的法理加以解读,以此进一步深入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理观念,寻找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法治的借鉴资源。  相似文献   

16.
司法鉴定作为我国的一项诉讼证明活动,其提供的鉴定意见在诉讼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体制问题,我国司法鉴定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重制约着诉讼制度的发展.为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鉴定结论的质量,提升司法鉴定的公信力,对现代诉讼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官当"制度,是封建特权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等级森严 的封建专制政体和"刑不上大夫"的礼教思想是"官当"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思想条件。"官当"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灭 亡而归于消灭,但其对现代社会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少数领导干部怀有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就是"官当"制度 的遗毒,消除滋生封建特权思想的土壤,对建设现代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诉讼制度中并未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我国目前涉及环境问题的诉讼.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大致呈现这种态势,印国家机关为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以原告身份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多为胜诉,其他主体如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为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以原告身份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多以原告与本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或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等理由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试从民事诉讼法的视角,提出有关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制度一直是多数国家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却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现在法律制度的缺憾。近年,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众的法律意识日益高涨,要求建立公益诉  相似文献   

20.
魏虹 《理论导刊》2000,(10):11-12
法律援助制度,是对需要专业法律帮助,而又无力承担诉讼费用以及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当事人予以援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它是现代国家法律制度尤其是诉讼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的国际背景法律援助起源于英国,后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借鉴,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法律援助制度几乎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建立,特别是“二战”以后,一些成文法国家,公民有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规定在宪法原则之中。如:日本、意大利、美国、德国、前苏联等。随着法制的不断发展及国家法律援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