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在保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存在着巨大价值。中外立法根据经验及实践制定了多种公众参与的形式和类型。然而在实践中,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针对这一问题,应当根据行政决策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形式的公众参与制度,以提高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公众立法参与是现代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化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要求相符合。公众立法参与制度化构建,应对公众立法参与重要内容及具体制度进行概括分析,形成合法、有序、合理的立法参与秩序。  相似文献   

3.
行政立法决策贯穿了行政立法进程的全过程,没有立法决策,就不可能完成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或者废止。公众真正有效参与行政立法决策过程,对行政立法决策的公正、合理、科学、民主作用很大。2012年4月2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法律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暂行办法》,对公众参与行政立法问题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文章从公众关注度、参与的广度、深度三个方面对近几年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程度做了详细分析,评析了影响行政立法决策的公众参与的技术因素和提高行政立法决策公众参与度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世遗景点门票调价听证会以及出租车调价听证会,都出现了听证代表的意见与民意不符甚至相左的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公众话语权在听证程序中的缺失。强调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意味着公众是城市管理的积极行动者,意味着向公众提供参与城市管理决策、实施和监督整个过程的各种机会。公众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公众参与城市管理能够更好地监督权力行使者,能够更好地体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减少政府过多的管治、建立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加强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立法是立法民主化理念体现的重要形式,关于公民参与立法问题,我国宪法法律有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主要是大众参与讨论、恳谈会、听证会、法律草案意见征询、公共立法项目征集等.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立法活动的渠道较为有限,实践效果欠佳,亟需提升公众参与度.借鉴国外公众参与立法中先进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应是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的方案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地方立法民主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民参与地方立法,是立法民主化的基本表现。我国公众参与贯穿于地方立法的各个环节,不但存在明确的政策支持和上位法依据,呈现从地方政府规章到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态势,而且公众参与途径和形式趋向多样化和制度化。完善我国地方立法民主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应实行立法信息公开、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立法监督和区域合作立法。  相似文献   

7.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是现代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是民主立法的表现形式,也是科学立法的保障。从具体的行政立法实践看,参与主体不明确、参与度不高、参与方式单一、参与程序缺位以及行政立法机关过度主导等问题降低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培育科学的公众参与理念、扩大公众参与主体范围、拓宽公众参与平台,建立行政立法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反馈机制,构建公众的全程参与及问责机制是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国外水资源管理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管理法在近年来呈现出一系列新发展,如采取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重视防治面源污染、广泛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推行取水许可与用水付费制度等.国外在长期的立法实践中也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如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重、法律实施与制度改革齐驱、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互补、行政管理与公众参与结合.国外立法经验对于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民民主国家,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参与地方法规规章制定的基本权利,公众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提出各种客观、合理的意见建议及诉求,参与到地方立法工作中来,地方立法机关需要在立法过程中重视并广泛征询公众意见,以此确保地方立法科学、民主。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不少地方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参与能力不足,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参与规则不合理,公众的参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为提高立法的公众参与性,必须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参与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规则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公众的参与保障机制,从而破解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困境和难题。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城市建设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然而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方面还存在着受传统观念束缚,公众参与权利缺乏法律保障,参与内容方法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公众参与意识淡漠等问题,文章提出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当今各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的手段。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特点以及当前轨道交通安全反恐建设方面遭遇的困境,需要公安安全保卫部门提前参与到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中,要求我们根据危机管理、安全防范理论来构建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轨道交通安全反恐系统,从而保障轨道交通和谐有序发展,为民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民宿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的不安定因素和问题,中国民宿内卷化的治安控制模式使民宿的治安问题更为突出。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其民宿业经过了四十几年的发展,在治安管理方面有着相对成熟的经验。虽两国的情况存在差异,但日本的一些民宿治安管理经验对我国仍然具有借鉴意义。通过从制度规训、组织力量、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中日两国在民宿治安管理方面的异同与优缺点,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民宿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我国民宿治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人民福祉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公共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但只要充分推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社会民众等第三方力量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社会民众等第三方力量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就一定能够迎来中国食品安全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因涉及城市规划而引起的纷争日益增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还有法律制度缺失的因素。城市规划作为我国对城市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分区法。我国城市规划相关诉讼原告资格范围的狭窄,导致相关当事人无法在司法层面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城市规划相关诉讼中原告资格范围的适当扩张,涉及扩张的范围、扩张的标准、扩张的意义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国内并没有先例。以美国分区制为研究背景,能够为我国城市规划相关诉讼原告资格范围的法律规制提供启示与参照。  相似文献   

1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国公共管理和政府工作的核心理念。如何在具体工作中体现这一理念, 案例里的滨海市西区政府在老城整体拆迁过程中作了有益的尝试。通过这一案例,不仅使我们了解基层政府在拆迁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工作程序,更有助于深刻理解我国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如何全方位体现“执政为民”这一核心宗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引入城市规划公众参与逾十年,已到应当也可以反思之时.在此时期,其制度设计建构、运行情况均备受关注,但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因此通过理论基础的寻找、评判,确定适当的政府与公众、国家与社会关系定位十分重要.随着公众参与的不断深入,应妥当设置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建构,改进参与所赖以运行的沟通中介机制,在制度内进行自主、理性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在决策过程中,规划价值主体、决策主体与实施主体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要实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权力制衡,扩大和完善公民参与;通过制度加强规划决策过程中决策格局的协调与均衡;加强对政府部门和规划机构的监督,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8.
中缅世代友好邦交,在新世纪,两国人民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支援,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缅甸的发案率较低,治安秩序良好,其警务运作模式顺畅,警务理念较先进,对我国的警务运作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总体,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条件。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各种自然灾害、卫生事件、生产安全及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城市公共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面临的情况,特别是对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恐怖袭击、火灾、爆炸等治安灾害事故和严重刑事犯罪等案件,发现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如构建基础设施、反恐、防爆的工作体系、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基本框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计划生育无后家庭面临三个打击;发现独生子女夭亡父母存在六种心理和三大愿望;提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并建议国家尽快确立"善政为民,良策福民"的人口福利政策和"特别关注,重点关爱,持续关怀"的核心价值理念,迅速启动"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特别关怀行动",建构计划生育无后家庭民生关怀体系。还提出相应的家庭关怀理论和特殊家庭关怀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